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3)
2023(6661)
2022(5924)
2021(5733)
2020(5233)
2019(12252)
2018(12323)
2017(24736)
2016(13796)
2015(16034)
2014(16465)
2013(16801)
2012(16006)
2011(14406)
2010(14739)
2009(14150)
2008(14573)
2007(13225)
2006(11485)
2005(10354)
作者
(41026)
(34363)
(34124)
(33036)
(21589)
(16295)
(15892)
(13397)
(12584)
(12346)
(11498)
(11305)
(10941)
(10875)
(10830)
(10694)
(10684)
(10147)
(9828)
(9822)
(8623)
(8571)
(8413)
(7892)
(7776)
(7681)
(7681)
(7615)
(7003)
(6942)
学科
(57442)
经济(57385)
管理(41248)
(39038)
(30418)
企业(30418)
方法(29029)
(28789)
数学(26303)
数学方法(26127)
中国(18399)
(17133)
(15040)
(13594)
财务(13578)
财务管理(13524)
财政(13195)
企业财务(12805)
(12382)
贸易(12377)
(12081)
地方(11571)
(11321)
(11183)
银行(11159)
(10617)
(10499)
农业(10491)
业经(10354)
(9613)
机构
大学(206042)
学院(205096)
(87195)
经济(85338)
管理(75956)
研究(68456)
理学(64523)
理学院(63830)
管理学(62895)
管理学院(62514)
中国(54278)
(51049)
(43584)
科学(41374)
(36444)
财经(36392)
(35315)
(32663)
研究所(32346)
(31459)
中心(31268)
业大(29509)
北京(28066)
农业(28060)
经济学(27622)
财经大学(26471)
(25556)
师范(25316)
经济学院(25301)
(24873)
基金
项目(123886)
科学(95167)
研究(91408)
基金(88038)
(75924)
国家(75278)
科学基金(62582)
社会(56520)
社会科(53516)
社会科学(53496)
(48404)
基金项目(46715)
教育(42495)
(40837)
自然(39180)
编号(38800)
自然科(38140)
自然科学(38123)
自然科学基金(37421)
资助(37216)
成果(32971)
(28726)
重点(28028)
(26736)
课题(26365)
(24940)
(24366)
教育部(24338)
科研(24111)
人文(23484)
期刊
(97915)
经济(97915)
研究(64621)
(43996)
中国(38754)
学报(31785)
(31557)
科学(27454)
管理(25405)
大学(23465)
学学(22113)
农业(20831)
(20603)
金融(20603)
财经(18770)
教育(18537)
经济研究(16512)
技术(16504)
(16013)
业经(15645)
问题(14132)
(12338)
理论(11298)
技术经济(10727)
(10709)
会计(10562)
商业(10476)
财会(10466)
统计(10238)
实践(10158)
共检索到312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詹鹏  吴珊珊  
本文根据2010年微观个体数据对遗产继承特征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遗产继承对财产不平等的影响,以及不同遗产税可能发挥的再分配效果。文章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微观个体的财产分布、家庭成员结构和死亡率信息,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推算一般性的遗产继承现象。结果发现,遗产继承人所获得的遗产与他们初始财产的比重达到68%,其中子女继承人所获得的遗产与初始财产的比重为22%。不过,由于平均死亡率较低,发生转移的总遗产只占全社会总财产的0.43%。本文还发现,遗产继承不一定能够引起财产不平等的上升,具体影响效果与穷人和富人的死亡率分布、家庭特征、家庭内财产分布等因素有关。最后,本文发现遗产税征收过程的再分配效果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宁光杰  雒蕾  齐伟  
近年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严重,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容小觑。本文利用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清华大学消费金融调研2008年的微观数据,以及2005、2008、2010年的省份数据,考察内部构成和家庭特征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发现租金收入和金融资产投资收益成为推动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利息和保险收益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产性收入差距。城乡和地区差异、教育培训水平和风险偏好程度等都是影响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举措应更多地向低收入群体倾斜:通过大力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和教育事业、引导低收入群体适度...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关键词: 遗产继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海燕  
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尚未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而财产性收入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由无到有,再到快速扩大,是造成总体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我国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一系列不完善制度所导致的,如劳动性收入的不平等累积造成财产性收入的差距,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及财产性收入的税收制度等都造成了我国巨大的贫富差距。而过高的贫富差距会阻碍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甚至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因素。鉴于此,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的新时代改革的重点应是,完善各种制度以提高我国中产阶层占比,促使我国进入"橄榄形"的稳定社会结构,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诚  杨澄宇  
个人储蓄和财产遗赠等行为对于个体财富分布的差距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一个多期的世代交叠模型,并引入代际间生产力联系、意外遗产和主动遗产动机等因素。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主动遗产动机会增加财富不平等程度并可以更好地拟合中国的实际数据,而只存在意外遗产的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财富分布差异。另一方面,本文重点关注遗产税对财富分布的影响,在基础模型中引入遗产税后发现,财富不平等程度降低,但过重的遗产税负会给高财富人群造成很大的福利损失。因此,本文提供两种方案进行政策模拟实验,包括降低遗产税率和提高遗产税起征点,使调整后的遗产税设置能更适应中国的现实情况并有效降低高财富群体的税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秀云  郭省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遗产税的开征再次提上议程。2013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问题",2014年5月7日,不动产登记局正式挂牌,摸清财产"家底儿"的开征准备工作正式启动,并成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重点之一"。遗产税,又称继承税,是以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的财产为课征对象,向财产继承人或遗嘱执行人、遗产管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再贵  
王某之母以王某为被保险人投保终身寿险 ,没有指定受益人。次年王某结婚 ,生一子。一年后王某受意外伤害身故 ,其父母仍在世。王妻与王母因保险金争执不下。诉诸法律。法院与保险公司共同分析 ,结论基本正确 ,而分析过程中的不少观点有待商榷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国强  耿伟杰  
数字遗产包括互联网上的账号、密码、文字、声音、图片、影像、虚拟货币、游戏装备等。这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的虚拟财产在拥有者去世后会不会像现实中的财产一样由亲人继承,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该文阐释了数字遗产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分析了数字遗产继承的必要性,讨论了数字遗产继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数字遗产继承的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洪友  彭小准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微观数据,对2019年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以及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减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及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以后的相关财产税进行测算,比较了税前税后的基尼系数、K指数、MT指数等。结果表明: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主要来自个人所得税,贡献度高达91.78%;新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减税效应明显,但再分配效应由原政策下的11.63%下降至新政策后的6.5%,纵向公平效应由0.04下降至0.02;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仅有微弱的0.3%,而叠加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后,财产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由原来的0.35%下降至0.02%。因此,仍需进一步扩大税基,提高税负集中率,从而达到在实际减税的同时不减弱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晓蓉  杨博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提供的数据,分析了财产性收入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总收入不平等中所处的地位和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财产性收入内部的不平等和各部分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以及个人所得税在财产性收入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并且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此外,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内部不平等情况十分严重,目前个人所得税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调节效果不明显,今后仍有很大的调控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斌  陈伟泽  陈军  邱哲圣  
本文基于居民资产与消费结构差异等特征,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两产品的Bewley模型来研究中国通货膨胀对财产不平等的影响,而已有文献基本上只从居民资产结构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通货膨胀率从0上升到5%,那么总体财产不平等程度将会被加剧,城镇穷人家庭的净财产减持比例将达到富人家庭的30倍以上,农村家庭将遭受到较城镇家庭更高的福利损失。究其原因,除了穷人家庭因为在资产结构中持有更高比例的货币资产,所以在通胀过程中遭受到财产减持与福利损失之外;更重要的是,带有结构性特征的中国通货膨胀会进一步恶化以穷人(尤其是农村的穷人)为代表的高恩格尔系数居民的消费结构,从而导致财产减持与更高的福利损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勇  白小滢  邹薇  
本文从初始财产与内在能力匹配的视角研究我国的居民收入差异的决定。在初始财产与内在能力双重异质性前提下,本文证明劳动供给内生的代表性消费者理论成立,且财产与能力的匹配决定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数值校准的结果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正向匹配的改革;财产与能力匹配的相关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0.44下降至90年代以来的0.166,同时,匹配不平等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解释能力从26.8%下降至8.1%;我国经济目前运行在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均衡路径上;10%的财产比例税率可以使2006年我国收入不平等标准差下降2.4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亚囡  李佳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重要法律原则,是海洋法在国际海底区域的重要应用,对解决国际海底区域及资源权利归属,促进海洋资源公平合理分配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界定和法律属性出发,在国际法的框架下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进行阐释,结合中国相关实践发现,当前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存在适用界定不清、惠益分享有待细化、发达国家认可度低和管理机构影响有待加强等适用困境。从国际法角度提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发展路径。明确界定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及原则适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惠益分享制度,加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国际立法与实践,充分发挥国际海底管理局作用。结合中国对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立法与实践,以及适用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证明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担起大国使命,为国际法体系建设和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发展和完善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庆祥  
被保险人死亡后 ,没有指定受益人的 ,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 ,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本案中被保险人死亡后 ,虽然其父亲与母亲已离婚 ,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因此 ,这笔保险金应由被保险人的父亲领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梦冰  李实  
随着中国城镇住房分配体制的转型,居民的居住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住房的不平等状况。基于2002年和2013年的城镇和农村的住户调查数据,本文从住房面积和房产价值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住房不平等的总体状况。研究发现,在住房市场化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从财产所有权上的住房均等化有所提升,家庭居住面积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人均居住面积分布的不均等程度却进一步扩大。房产价值的不平等分析表明,虽然这一时期居民的住房财富高速增长,但城乡内部和城乡之间的房产差距都急剧扩大。基于回归分解的方法考察住房财富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区域差异、收入差异和人力资本是造成居民房产价值分布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