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0)
- 2023(5244)
- 2022(4633)
- 2021(4502)
- 2020(3803)
- 2019(8747)
- 2018(8844)
- 2017(18355)
- 2016(10116)
- 2015(11528)
- 2014(11635)
- 2013(11617)
- 2012(11333)
- 2011(10552)
- 2010(11094)
- 2009(10706)
- 2008(10813)
- 2007(9988)
- 2006(9375)
- 2005(8678)
- 学科
- 济(40044)
- 经济(39991)
- 管理(29041)
- 业(27699)
- 企(20830)
- 企业(20830)
- 方法(16126)
- 数学(14339)
- 中国(14163)
- 数学方法(14110)
- 农(13800)
- 财(11787)
- 制(11275)
- 贸(10106)
- 贸易(10099)
- 易(9895)
- 银(9596)
- 银行(9581)
- 策(9556)
- 行(9276)
- 农业(8396)
- 学(8340)
- 业经(8145)
- 融(7880)
- 金融(7879)
- 税(7754)
- 及其(7613)
- 税收(7397)
- 收(7349)
- 地方(7065)
- 机构
- 大学(155460)
- 学院(155079)
- 济(66682)
- 经济(65147)
- 管理(57133)
- 研究(55886)
- 理学(47912)
- 理学院(47335)
- 管理学(46523)
- 管理学院(46218)
- 中国(44415)
- 财(35620)
- 京(33752)
- 科学(32035)
- 所(29334)
- 财经(26903)
- 研究所(26082)
- 江(25021)
- 中心(24452)
- 农(24437)
- 经(24195)
- 北京(22204)
- 范(21474)
- 师范(21318)
- 经济学(20250)
- 州(19818)
- 业大(19746)
- 院(19698)
- 财经大学(19666)
- 农业(19130)
- 基金
- 项目(89323)
- 科学(70115)
- 研究(68645)
- 基金(64147)
- 家(54955)
- 国家(54473)
- 科学基金(45350)
- 社会(42370)
- 社会科(40105)
- 社会科学(40095)
- 省(33692)
- 基金项目(32742)
- 教育(31916)
- 划(29484)
- 编号(29090)
- 自然(28102)
- 资助(27712)
- 自然科(27381)
- 自然科学(27368)
- 自然科学基金(26879)
- 成果(26329)
- 部(20983)
- 课题(20875)
- 重点(20173)
- 发(19889)
- 性(18355)
- 教育部(17908)
- 创(17848)
- 项目编号(17310)
- 人文(17162)
共检索到248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之悌
1 我国缺乏森林资源,缺乏造纸原料我国有13亿人口,用纸量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用纸量与日俱增。据纺计:1980年我国纸类消耗量为620万吨,人均6.29kg;1998年增至3 269万吨,人均26.5kg。这种猛增耗量的维持,主要依赖进口。于是我国年年从国外进口纸张,消耗大量外汇资金。1993年用于购纸,用去16亿美元,1994年48亿美元,1998年洪水猛涨天然林禁伐,进口纸及木材耗费竟达117亿美元,折合970亿人民币。千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金竟花在买纸上,相当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迈
林业与纸业是相互依存的、分别处于上下游的两个产业。纸业必须依托林业才能繁荣兴旺,而林业也需要面向纸业才能“身价倍增”。但是,长期以来,因缺乏木材,我国造纸以禾草为主要原料,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我国尚有大量荒山资源没有利用。这种纸业的强烈需求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拥军 谢志华 刘颖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稳步发展阶段,生产建设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刺激着木材消费。近10年来,木材消费需求以平均每年1000万立方米的速度迅猛增加;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如保护自然森林资源,严禁乱砍乱伐,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扩大森林保护区面积和封山育林等,我国可供工业生产用的木材越来越紧缺,致使国内很多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和造纸等生产厂家处于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晓兰 余建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造纸工业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造纸工业低碳转型是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造纸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中国造纸工业要加强造纸纤维原料的管理,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方式,不断推进低碳技术与低碳产品的创新,实现低碳转型。政府部门则要加强国内森林认证体系、碳交易市场与规则的建设,为中国造纸工业的低碳转型提供法律与政策支持。
关键词:
造纸工业 低碳经济 低碳转型 碳循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云华 张德进
本文通过测算1997—2002年的市场占有率、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对我国造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造纸业出口缺乏竞争力的结论。在分析我国造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
造纸业 产业竞争力 发展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斌
分析了中国木浆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条件以及进出口贸易基本现状,以产品国际贸易竞争指数、产品平均贸易价格、产业和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为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中国制浆造纸行业连续11年的国际贸易竞争能力及变化趋势。研究认为,中国木浆造纸业产品国际贸易竞争能力较弱。在评价基础上,从体制、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中国木浆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木浆造纸产业 国际竞争力 评价 发展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建平
以林业为基础发展木材制浆造纸工业是我国造纸工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目前造纸产业发展趋势是向企业大型化、原料基地化、产品高质化方向发展.有计划地培育造纸原料林,使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有助于林业和造纸业的双重发展,对建设我国高速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达龙 林晓燕
本文阐述了密植、纯林经营马尾松造纸工业专用林的负面效应,并根据马尾松的树种特性,提出了解决其负面效应的模型,争取单位地块面积和单位空间面积综合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马尾松 密植 负面效应 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蔡海静
本文针对我国2007年7月实施绿色信贷以来的效果进行经验检验,结果发现,银行对于长期借款的审批更多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绿色信贷政策仅体现在企业的短期借款行为上。在考虑金融危机因素后,绿色信贷政策对短期借款行为的效果在金融危机后出现,信贷市场就出现了供少于求的局面,银行在选择信贷对象时除了会考虑偿债能力等必要的财务指标外,也会更加关注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环境保护问题,这不仅符合绿色信贷政策的要求,也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需求,更符合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而短期信贷的利息率较低,且差异并不显著,绿色信贷的效果并未体现在借款成本上。
关键词:
绿色信贷 银行借款 借款成本 金融危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贺燕丽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认识,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提高宏观调控水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朱炎生
当前,就中国解决跨境税收争议的国际机制而言,相互协商程序处于完全主导地位,然而数据显示,该机制的运行效率偏低,未决案件数量具有明显上升趋势。有鉴于此,根据国际上相关的"最低标准"和"最佳实践"完善相互协商程序机制固然要紧,引入约束性税收仲裁机制以克服相互协商程序的"有敦促无强制"的固有缺陷也实属必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秋娟 陈有庆 吴武汉 李国方 林惠斌
通过对4年生毛白杨杂种无性系BL101、BL102A、BL102B、毛新杨×银灰杨4个系号的制浆造纸性能研究,可以初步确定,使用磺化化学机械浆的制浆方法,从制浆造纸性能总体上看,BL101、BL102A表现不错,易于磺化,易于漂白,得率高,漂白浆的机械强度也较好,基本上可以满足生产胶印书刊纸的要求.由于BL101、BL102A前期生长迅速,如能在城市郊县地区采用高密度超短轮伐期的栽培技术,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大量优质的造纸纤维用材,这对解决象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造纸工业的原材料供应问题,以及对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毛白杨杂种 磺化 漂白 打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翼
本文对现阶段绩效审计操作指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审计项目等实务工作中具有典型性且鲜有针对性的实务指导意见的难点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旨在提高绩效审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审计实效。
关键词:
绩效审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吕艳 王续琨
环境问题是人们在旧价值观支配下的行为结果 ,环境教育是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实施的教育活动。最近二三十年来 ,环境教育的开展并未产生特别明显的效果 ,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愈演愈烈。出现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 ,在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利益追求的无限性。因此 ,环境教育作为澄清价值和更新观念的必要手段 ,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理性难题和人性难题。针对这两个难题 ,今后的环境教育必须实施全方位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理性难题 人性难题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