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2)
- 2023(7108)
- 2022(6203)
- 2021(5706)
- 2020(5024)
- 2019(11883)
- 2018(11939)
- 2017(23903)
- 2016(13226)
- 2015(15229)
- 2014(15643)
- 2013(15936)
- 2012(15282)
- 2011(14167)
- 2010(14301)
- 2009(13789)
- 2008(13953)
- 2007(12689)
- 2006(11071)
- 2005(10063)
- 学科
- 济(62096)
- 经济(62040)
- 业(34957)
- 管理(34210)
- 方法(30550)
- 数学(27963)
- 数学方法(27793)
- 企(25533)
- 企业(25533)
- 农(21622)
- 中国(17727)
- 财(16029)
- 农业(14214)
- 贸(13402)
- 贸易(13395)
- 业经(13380)
- 易(13075)
- 制(12552)
- 地方(11663)
- 银(11009)
- 银行(10987)
- 学(10899)
- 行(10529)
- 融(9877)
- 金融(9875)
- 务(8529)
- 财务(8514)
- 财务管理(8486)
- 和(8294)
- 发(8106)
- 机构
- 大学(205536)
- 学院(204616)
- 济(89100)
- 经济(87226)
- 管理(76196)
- 研究(68704)
- 理学(64994)
- 理学院(64273)
- 管理学(63315)
- 管理学院(62931)
- 中国(54434)
- 财(43172)
- 京(43067)
- 科学(40839)
- 农(36088)
- 所(35799)
- 财经(34156)
- 研究所(32121)
- 中心(31926)
- 经(30763)
- 江(30550)
- 业大(29809)
- 经济学(28644)
- 农业(28488)
- 北京(27529)
- 范(26303)
- 经济学院(26265)
- 师范(26063)
- 财经大学(25131)
- 州(24519)
- 基金
- 项目(125766)
- 科学(97416)
- 研究(92708)
- 基金(90517)
- 家(77929)
- 国家(77282)
- 科学基金(64597)
- 社会(58672)
- 社会科(55551)
- 社会科学(55532)
- 省(48749)
- 基金项目(48023)
- 教育(42620)
- 划(41076)
- 自然(40013)
- 自然科(38999)
- 自然科学(38985)
- 编号(38844)
- 自然科学基金(38280)
- 资助(38050)
- 成果(32430)
- 部(29073)
- 重点(28454)
- 发(27723)
- 课题(26408)
- 创(25279)
- 教育部(24780)
- 科研(24462)
- 人文(24036)
- 国家社会(24018)
共检索到303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在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的二元经济割裂了城乡市场,造成城乡价格水平的不同演化态势。对有关数据的分析表明,城市和农村在零售商品额、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差异,以及城市化程度、GDP缺口、外贸依存度等因素,可以部分解释城乡价格变化速度的差异,而人均GDP与不同省份的城乡价格变化速度的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城乡价格指数的差异有减小的趋势,而城乡价格水平的统一,应该是我国的长期趋势。
关键词:
二元经济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城乡差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锦顺
本文利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分别估计了中国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VEC)和改进的信息共享模型(MIS)分析了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估计结果,本文认为城乡通货膨胀动态调整的过程十分缓慢,缩小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差距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并提出缩小城乡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福利成本 贡献度 城乡差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志 王鹏
通货膨胀水平以及通货膨胀持久性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通货膨胀持久性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经济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对中国城乡通货膨胀的持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受到扰动冲击后在农村波动的时间长,在城市波动的时间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凯 庞震
文章使用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通货膨胀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不仅加剧了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还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扩大了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水平、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了城乡收入差距;政府财政支出、经济开放度和人力资本水平降低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王明舰
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通货膨胀的经济计量模型,以便定量地考察各种因素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我们从货币数量论出发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根据货币数量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冯伟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不是一般经济周期中产生的价格上升。而是类似于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所产生的滞胀,即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对当前的通货膨胀不应该采用全面紧缩的政策,而是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增长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调整过高的资产价值和提高工资在GDP中的比重,通过调整结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增加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率 滞胀 剩余劳动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罗斌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通货膨胀表现出明显的地区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定量分析来考察这一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地区差异 在1988-1989年通货膨胀期,最先达到物价指数峰点的是合肥、南昌和宁波,最迟达到的是海口、南宁;在1993-1994年通货膨胀期,最先达到峰点的是广州,最迟达到的是西宁、银川和兰州。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龙硕
本文考察了我国各省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差异的潜在原因。通过ADF检验和面板单位根检验,发现各省通胀与全国通胀之间的差异是收敛的。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在决定各省通胀差异问题上,结构性因素大于周期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同时研究还发现各省通胀差异的决定因素在改革开放前期和市场经济时代有很大不同:改革开放前期,经济增长、对外开放有利于缓解通胀,非国有化则刺激通胀;而在市场经济时期,上述影响的方向反转或者变得含混。研究也发现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城市化有利于舒缓通胀,而地方分权则会增加各省通胀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敬桂 黄普
文章运用SVAR方法分析了食品价格、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对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从城乡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的角度解释食品价格对通胀的冲击影响,得出结论:食品价格冲击对通胀的正向冲击效应较大,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对通胀的冲击响应函数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对通胀的冲击响应函数的波动具有一致性,食品价格对通胀的结构影响参数不显著;通胀对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正冲击大于食品价格对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冲击;食品价格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正冲击要大于通胀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冲击。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食品价格 恩格尔系数 SVAR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高凌云
本文基于一价定律和我国的经济转型背景,针对城乡通胀的数据演化特征,设定内生性结构突变的平滑机制转移模型,以此检验我国城乡通胀的趋同性及其非线性调节特征,揭示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分割与整合的演化进程。结果表明:(1)我国城乡通胀差是在1994年发生结构变化的平稳过程,平稳性表明我国城乡通胀具有趋同性,城乡商品市场整体呈现一体化特征。(2)1994年前,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较大,城乡商品流通的非套利区间较宽,城乡通胀差向均衡的回调速度较快;1994年后,城乡商品流通的非套利区间较小,城乡商品市场整合程度进一步深化,城乡通胀差向均衡的回调速度较慢。(3)城乡商品流通的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和贸易壁垒等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智淋 赖小琼
本文基于1978~2009年全国的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分别以通货膨胀率和金融发展水平作为外生的门限变量,考察通货膨胀率、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当通货膨胀率低于门限值1.9%时,通货膨胀率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反之,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门限回归模型 通货膨胀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长(月军)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通货膨胀加剧,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或者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通货膨胀,在投资决策与经济分析中都必须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一、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收益的影响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所谓通货,是指处于流通中的货币。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过程的实际需要,引起货币贬值与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有多种因素。有为弥补财政赤字之需;有人为刺激经济而过度扩张信用之需;有为在外贸顺差情况下形成巨额外汇储备时,为收购出口所得的外汇之需等等。可见,影响通货膨胀因素尽管是多重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L.R.克莱因 沈利生
一、对通货膨胀的理解把价格的概念作一般的延伸就是通货膨胀指标。如果我们把价格指数定义为:我们就可用下式来量度通货膨胀上式用变化率的形式表示就是(以上各式中的P为价格,W为权数,t为时间——译者注)。把单个的百分比变化平均(在加权的意义上)以后的其他公式也能同样很好地表示。实际上都用离散的变化,作为瞬间变化的近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蓓 王文举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各省市自治区的通货膨胀率和地区工业增加值作为研究样本,采用HP滤波法计算各地区的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研究发现,不同地区通货膨胀的滞后性差异较大,应该重视微观数据研究,提高宏观政策的预见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滞后性 地区差异 微观数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颖 林景润 高铁梅
本文利用滚动构建VAR模型的方法进行样本外动态预测,估计得出粘性信息假设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线性的LSTR模型,刻画出通货膨胀率的非对称调整路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通货膨胀预期超过某一特定门限值后,对未来通货膨胀的作用反而减小。另外,通过比较利率和M1这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物价的作用,本文发现当通货膨胀预期低于2.8%时,减少M1具有显著的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当通货膨胀预期在2.8%~3.9%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均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而当通货膨胀预期高于3.9%时,利率是抑制未来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