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43)
- 2023(20230)
- 2022(17615)
- 2021(16284)
- 2020(14126)
- 2019(32558)
- 2018(32351)
- 2017(62444)
- 2016(34395)
- 2015(38762)
- 2014(38720)
- 2013(38257)
- 2012(35340)
- 2011(32157)
- 2010(32340)
- 2009(30083)
- 2008(29694)
- 2007(26409)
- 2006(22896)
- 2005(20209)
- 学科
- 济(135679)
- 经济(135523)
- 管理(96937)
- 业(93225)
- 企(76919)
- 企业(76919)
- 方法(66303)
- 数学(58102)
- 数学方法(57220)
- 农(36373)
- 财(36007)
- 中国(35760)
- 学(31061)
- 业经(29333)
- 贸(27876)
- 贸易(27864)
- 易(27080)
- 制(26082)
- 地方(25633)
- 农业(23988)
- 理论(23534)
- 务(23010)
- 财务(22919)
- 财务管理(22866)
- 银(22169)
- 银行(22074)
- 融(21803)
- 金融(21799)
- 企业财务(21635)
- 行(21012)
- 机构
- 大学(499338)
- 学院(497761)
- 济(195606)
- 经济(191375)
- 管理(190276)
- 研究(167204)
- 理学(165361)
- 理学院(163443)
- 管理学(160054)
- 管理学院(159173)
- 中国(124447)
- 科学(107473)
- 京(106151)
- 财(90464)
- 农(90237)
- 所(86589)
- 业大(80390)
- 研究所(79238)
- 中心(75690)
- 财经(73175)
- 江(72154)
- 农业(71758)
- 北京(66818)
- 经(66421)
- 范(64197)
- 师范(63380)
- 院(60218)
- 经济学(59201)
- 州(58552)
- 财经大学(54451)
- 基金
- 项目(338856)
- 科学(263347)
- 基金(244101)
- 研究(238364)
- 家(216354)
- 国家(214612)
- 科学基金(181996)
- 社会(147380)
- 社会科(139666)
- 社会科学(139626)
- 省(133334)
- 基金项目(128849)
- 自然(122458)
- 自然科(119643)
- 自然科学(119606)
- 自然科学基金(117444)
- 划(113292)
- 教育(111399)
- 资助(102994)
- 编号(96510)
- 成果(78172)
- 重点(76911)
- 部(73942)
- 发(71454)
- 创(69741)
- 课题(67376)
- 科研(65917)
- 创新(65162)
- 计划(64291)
- 大学(62532)
- 期刊
- 济(206594)
- 经济(206594)
- 研究(140064)
- 中国(89018)
- 学报(88817)
- 农(80400)
- 科学(76731)
- 财(68684)
- 管理(67932)
- 大学(65555)
- 学学(62127)
- 农业(54814)
- 教育(52469)
- 融(43546)
- 金融(43546)
- 技术(43086)
- 财经(35485)
- 经济研究(34024)
- 业经(33918)
- 经(30353)
- 业(28760)
- 问题(27624)
- 版(24933)
- 统计(24830)
- 科技(23934)
- 技术经济(23931)
- 图书(23762)
- 贸(23566)
- 业大(22915)
- 理论(22805)
共检索到715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莹莹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持续贬值引起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国际资本流动扩大。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我国通货膨胀屡创新高。文章从美元贬值导致的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内外利率因素、人民币预期升值三个角度,分别结合国内经济增长,探讨了国际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经济的过热增长是我国通货膨胀的主导因素,但外部冲击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国不完善的汇率和利率机制,推动了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国际因素对我国工业领域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消费领域而言偏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琳
本文对30多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对主要宏观影响因素冲击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通胀本身具有持续效应,GDP增长率、货币供给M2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能够造成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率自身的传导效应很大,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将会持续一段时期。
关键词:
通货膨胀 VAR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丁磊 郭万山
选取国际油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汇率三个指数变量,利用2006年2月2015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国际油价、CPI与汇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CPI与汇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其中CPI与国际油价、汇率正相关。同时,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其中汇率是国际油价和CPI的G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
国际油价 汇率与通货膨胀 汇率传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文峰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结合主流文献观点,在分析国际石油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冲击的传导路径的基础上,构建了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利用贝叶斯定理通过施加先验信息约束进行估计,实证研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持久的冲击,每当国际石油价格上涨1%,分别导致我国RPI、PPI和PCI上涨1.21%、0.18%和0.07%。
关键词:
石油价格冲击 通货膨胀 贝叶斯向量自回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天顶 李汶骏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问题不断凸显,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经济热点问题。为探究全球通货膨胀现象背后的助推因素,本文对全球流动性扩张如何影响全球通货膨胀进行考察,从全球金融市场数据中识别出货币政策、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等全球流动性因子,通过附加符号约束识别因子模型对全球流动性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将全球流动性指标纳入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经济变量对全球流动性扩张冲击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充沛的全球流动性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力,降低了短期利率水平,对货币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股票价格亦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全球流动性扩张和供应链瓶颈、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全球通货膨胀的持续性预期将长期存在,我国有必要储备足够的政策调节工具,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市场机制,妥善应对全球通胀危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淳 王宝林 金洪飞
通过将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金融市场变量、国际通货膨胀和美国货币政策变量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采用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后得知:国际和国内的通货膨胀对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会促使货币当局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另外,中国经济和金融系统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存在一定的时滞,国际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随时间逐渐增强。因此,在政策制定方面需要加强对国际通货膨胀的应对,必要时需要以国际通货膨胀为政策制定的依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SVAR模型 宏观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坚 王智强
一、引言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阴霾尚未褪去,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普遍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这无疑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要抑制通货膨胀,就要明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利 张桂喜
本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对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率的货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变化符合货币数量论学说。研究发现M1增长率与准货币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作用相反,用存贷比表示的流动性对通货膨胀率有一定的助长作用,实际利率对通货膨胀率影响较小。据此,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方勇 吴剑飞
本文运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发现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货币过度发行,而外部冲击则是次要原因。在外部冲击中,国际食品价格变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影响较弱。Diebold-Mariano(D-M)检验也表明包含货币供应量的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要高于其他模型,开放经济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分析有较好的适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永刚
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通货膨胀水平为研究样本,基于空间杜宾计量模型研究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大小。在分析通货膨胀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将各影响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从空间分布上看,通货膨胀具有空间相关性,并且空间相关程度和通胀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不同的经济要素对通货膨胀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这说明各因素对临近区域的影响大于对自身区域通胀的影响;各经济因素对通货膨胀影响差异较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通胀预期和前期通胀水平,产出缺口影响较小,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空间Durbin模型 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智淋 赖小琼
本文基于1978~2009年全国的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分别以通货膨胀率和金融发展水平作为外生的门限变量,考察通货膨胀率、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当通货膨胀率低于门限值1.9%时,通货膨胀率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反之,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门限回归模型 通货膨胀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福育
本文利用我国1990年1月至2007年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门限模型考察我国是否存在"费雪效应"。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模型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且门限数目为2。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通胀水平下,名义利率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致。温和通胀状态下,存在部分"费雪效应",通胀率上升1%,名义利率将提高0.43%;高通胀状态下,也存在部分"费雪效应",通胀率上升1%,名义利率仅提高0.23%;而在通货紧缩状态下,"费雪效应"完全不存在,此时名义利率与通胀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雄强 张晓峒 张庆昌
本文运用分位数自回归模型研究中国通胀率的持久性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通胀率具有高持久性,从通胀率条件分布的低分位数到高分位数,持久性不断增强。基于不同分位数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的通胀持久性具有非对称性,即在受到负向冲击或减速通胀状态下,通胀率序列往往服从平稳自回归过程;而在受到正向冲击或加速通胀状态下,通胀率序列通常服从单位根过程。分位数自回归模型可以有效区分通胀率波动路径中的平稳点和非平稳点。据此,央行可以构建预警机制,以对通胀率的波动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花秋玲 胡苗 李子鹏
汇率能通过多种传导渠道影响我国的商品价格。通过因素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我们发现汇率对我国的出口额以及国内的物价水平影响较大,而对上证A股收盘价综合指数,上证A股成交额以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但比较微弱,并且利率和汇率之间相互影响的通道受阻。最后,我们建议应该提高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减少重要物资的进口依赖度。另外,还要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汇率传导渠道,控制通货膨胀。
关键词:
FAVAR模型 通货膨胀 汇率传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景丽 张仲梁
文章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月度数据,考虑可能影响CPI的各种因素,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时差相关及K-L信息量检验三种方法,初步筛选相关指标,指标维数由29个降为15个。其次,运用PLS回归方法测度CPI的影响要素,结果表明,CPI受成本、广义总需求、货币和投资四个因子影响。最后,得到PLS回归方程以及每个变量对CPI的贡献度。
关键词:
CPI 通货膨胀 PLS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