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0)
2023(6454)
2022(5623)
2021(5360)
2020(4643)
2019(10800)
2018(10943)
2017(21630)
2016(11905)
2015(13247)
2014(13597)
2013(13590)
2012(12836)
2011(11828)
2010(12059)
2009(11289)
2008(11498)
2007(10459)
2006(9355)
2005(8842)
作者
(34476)
(28153)
(28113)
(27148)
(18102)
(13601)
(13049)
(10775)
(10618)
(10553)
(9535)
(9360)
(9349)
(9086)
(8817)
(8680)
(8493)
(8460)
(8140)
(8072)
(7348)
(6999)
(6966)
(6505)
(6491)
(6457)
(6405)
(6380)
(5841)
(5573)
学科
(46577)
经济(46524)
管理(31490)
(29868)
(23700)
企业(23700)
方法(20486)
数学(17950)
数学方法(17748)
中国(15529)
(13717)
(12403)
(12257)
(10938)
贸易(10929)
(10795)
银行(10784)
(10708)
(10351)
(9426)
(9324)
金融(9323)
业经(9010)
理论(8739)
(8266)
财务(8240)
财务管理(8209)
企业财务(7775)
(7631)
农业(7413)
机构
大学(170647)
学院(170440)
(70227)
经济(68572)
管理(59103)
研究(57792)
理学(49218)
理学院(48639)
管理学(47720)
中国(47628)
管理学院(47390)
(38543)
(36930)
科学(33124)
(30212)
财经(29561)
(27083)
(26684)
研究所(26518)
中心(26233)
(25668)
北京(24247)
经济学(22489)
(22471)
(22342)
师范(22241)
财经大学(21948)
业大(21734)
(20491)
经济学院(20398)
基金
项目(97982)
科学(75261)
研究(74079)
基金(69471)
(59986)
国家(59478)
科学基金(49349)
社会(45265)
社会科(42824)
社会科学(42811)
(37496)
基金项目(35613)
教育(35505)
(31788)
编号(31259)
自然(30548)
资助(30269)
自然科(29812)
自然科学(29800)
自然科学基金(29277)
成果(27609)
课题(22473)
(22431)
重点(22321)
(21944)
(20676)
(19802)
教育部(19320)
大学(19132)
项目编号(19018)
期刊
(82681)
经济(82681)
研究(57936)
中国(36444)
(30458)
学报(25566)
管理(23864)
(23457)
金融(23457)
(23384)
教育(23119)
科学(22120)
大学(19576)
学学(17979)
技术(15241)
财经(15203)
农业(15198)
经济研究(14286)
业经(13267)
(13078)
(11417)
问题(11415)
国际(9567)
理论(9541)
图书(8885)
商业(8701)
实践(8592)
(8592)
技术经济(8018)
统计(7914)
共检索到274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志英  张梦皎  
本文基于2000年1月到2011年3月的月度同比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SVAR模型分析了过剩流动性、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对自身冲击影响最为敏感,即通货膨胀预期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过剩流动性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伟霞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以长期结构性因素和外部压力为主;接着分析引发通货膨胀的内因和外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长远影响,以及外部依赖型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然后分析通货膨胀的财富转移效果—私人部门向政府部门的财富转移,中国向美国的财富转移;最后针对所分析问题,提出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敏  王相宁  缪柏其  
文章首次应用MS(3)-AR(2)模型研究了1988年1月-2008年11月间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波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MS(3)-AR(2)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近20年来的通胀率的动态转换过程,我国通胀率波动存在显著的三状态特征:"低通胀"状态、"温和通胀"状态和"高通胀"状态;(2)对于政府决策者而言,可以结合当前通胀率所处状态及其转移概率,判断通胀的下一步走势,进而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米建国  
结构性通货膨胀原因米建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产业结构失衡是多年来一直制约我国宏观经济效益提高的棘手难题,虽经多年调整,进展总是不太明显。通货膨胀与产业结构失衡两个问题搅在一起,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使本已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为了治理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萱  
论我国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王一萱1993年以来,我国面临着又一轮通货膨胀,理论界对此轮通货膨胀的性质也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需求拉上型,有人认为是成本推进型,也有结构性通货膨胀之说。但应该充分认识到,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经常项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毛一峰  
本文分别从社会整体、企业、银行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价格上涨对商业银行赢利的影响,并从优化信贷结构、建立劣质贷款客户退出机制、加强行业信贷风险防范、把握信贷资金投放的节奏、完善管控机制、建立贷款二级市场、培养高水平的信贷风险管理队伍七个方面提出了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提高商业银行赢利的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伍戈  
本文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利用PcGets软件,实证考察了1994~2009年中国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产出缺口、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但通货膨胀并不完全是"货币现象"。除货币供应外,还有其他更多重要变量共同决定通货膨胀的变化。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因而不能忽视汇率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昊  王少平  
本文在蕴含微观经济基础的结构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内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结构和性质。基于最大熵自举的模型估计和推断显示:微观企业平均每三个季度调整一次价格;我国季度数据不支持通货膨胀粘性假设;在微观企业的定价过程中,理性预期所起的作用要强于适应性预期;但由于通货膨胀非粘性,真实经济中通胀持续性反而具有主导作用。经验研究结论表明,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中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持续性和透明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薇薇  
<正>随着疫情后经济的复苏,2023年前两个季度,日本GDP平减指数当季同比分别增长2%和3.5%。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迅速拉动CPI上涨。2022年,日本CPI同比增长2.5%,核心CPI同比增长2.3%。2023年8月,日本CPI同比增长3.2%,核心CPI(扣除新鲜食品)同比增长3.1%,连续24个月超过上年同期水平(见图1)。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靖  陈国进  
笔者根据DSGE模型,首次全面考虑价格黏性和工资黏性,对产出缺口、通货膨胀预期、利率及工资之间动态关系采用高阶滞后DSGE模型建模,结果显示考虑价格黏性和工资黏性的DSGE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拟合效果较好,通货膨胀预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不可忽视,滞后时间为1年到2年半,我国工资黏性特征不如价格黏性特征明显,调整时间为半年,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和利率影响较快,通货膨胀预期冲击、劳动供给替代弹性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大部分,央行采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需考虑预期效应,政策制定应及时发布消息,提高政策透明度,从而增强政策的长期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钦先  
通货膨胀问题的中外比较及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原因与对策辽宁大学教授白钦先在货膨胀已成为举国上下普遍严重关注的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上,我国各级决策机关和理论界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985年前是不承认我国存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健  
’94通货膨胀特殊原因探析王健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迅速向市场经济转轨,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原有的通货膨胀理论在解释1994年以来的通货膨胀时显得效微力乏。本文试从微观经济视角提出一种新的通胀理论来解释导致本次通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  
本文以2000年第1季度到2011年第1季度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模型,说明自2010年7月以来,中国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引起的,但广为流传"央行超发43万亿货币"说法是不成立的。笔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货币超发15.21万亿,预测2011年第二季度的货币超发为15万亿~20万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娟  
在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起源于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其实质在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政府对农业价格的长期管制。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因此必然存在调高农产品价格的客观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此轮结构性通货膨胀既是中国长期以来二元经济局面未得以改观的后果,也是产生全面性通货膨胀的隐忧所在。因此,利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扩大有效供给,成为应对此轮通货膨胀的必要和有效的政策组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才德  
通货膨胀的企业性原因及其治理对象蔡才德(一)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世界性经济现象,就是一定的经济发展伴随一定的通货膨胀,这种经济现象已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通货膨胀不仅表现为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同时也表现为是一种货币价值不断下跌的现象,也就是说,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