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5)
- 2023(7183)
- 2022(6411)
- 2021(5907)
- 2020(5360)
- 2019(12582)
- 2018(12681)
- 2017(25758)
- 2016(14278)
- 2015(16466)
- 2014(16674)
- 2013(16987)
- 2012(16205)
- 2011(14961)
- 2010(15066)
- 2009(14418)
- 2008(14662)
- 2007(13241)
- 2006(11564)
- 2005(10549)
- 学科
- 济(62790)
- 经济(62729)
- 管理(36944)
- 业(36681)
- 方法(32643)
- 数学(29831)
- 数学方法(29591)
- 企(27896)
- 企业(27896)
- 中国(17601)
- 农(17278)
- 财(16328)
- 贸(14132)
- 贸易(14123)
- 易(13767)
- 制(13137)
- 学(13102)
- 银(11539)
- 银行(11511)
- 业经(11216)
- 行(11035)
- 地方(10880)
- 农业(10831)
- 融(10467)
- 金融(10465)
- 务(9459)
- 财务(9442)
- 财务管理(9414)
- 和(9113)
- 企业财务(8864)
- 机构
- 大学(218356)
- 学院(215918)
- 济(92944)
- 经济(90981)
- 管理(80190)
- 研究(74540)
- 理学(68495)
- 理学院(67706)
- 管理学(66532)
- 管理学院(66129)
- 中国(59152)
- 京(46171)
- 科学(45709)
- 财(45184)
- 所(39531)
- 农(38259)
- 财经(35790)
- 研究所(35760)
- 中心(34433)
- 江(32411)
- 业大(32399)
- 经(32326)
- 农业(30574)
- 经济学(29709)
- 北京(29682)
- 范(27578)
- 师范(27298)
- 经济学院(27257)
- 财经大学(26488)
- 院(26121)
- 基金
- 项目(135548)
- 科学(105160)
- 基金(98369)
- 研究(96670)
- 家(86075)
- 国家(85436)
- 科学基金(71208)
- 社会(60310)
- 社会科(57196)
- 社会科学(57178)
- 基金项目(52171)
- 省(52030)
- 自然(46203)
- 自然科(45043)
- 自然科学(45028)
- 教育(44693)
- 划(44594)
- 自然科学基金(44198)
- 资助(41925)
- 编号(39700)
- 成果(32996)
- 部(31136)
- 重点(31121)
- 发(29212)
- 课题(27174)
- 创(27136)
- 科研(26834)
- 教育部(26236)
- 创新(25546)
- 大学(25275)
共检索到320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敏华
本文以门限自回归模型对1990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率水平的非线性动态特征进行了刻画,并进行了全局和机制内单位根检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变动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在低通货膨胀机制中,其变动过程是平稳的;而在高通货膨胀机制中存在单位根,具有持久效应;两机制之间转换并不频繁,总体上,我国通货膨胀水平变动处于较好的稳定状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通货膨胀预测对于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通货膨胀预测机制,系统的、全面的通货膨胀预测模型和方法也相对匮乏,造成中央银行在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时缺乏直接依据。针对这一现状,采用LSTAR模型刻画了我国通货膨胀非线性动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无限制VAR模型、LSTAR模型和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BVAR模型)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加入国际原油价格指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贷款规模变量的BVAR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并且模型的解释力较强,能够较好地预测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应用带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模型,对我国1990年以来通货膨胀率的动态路径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估计和检验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模型较好地拟合了通货膨胀的动态调整过程。我国通货膨胀调整存在减速通货膨胀状态、适中通货膨胀状态和加速通货膨胀状态三个区制。适中通货膨胀状态是一个平稳的自回归过程,减速通货膨胀状态、加速通货膨胀状态则是具有单位根的自回归过程,具有自我加速的作用。在不同的区制下,通货膨胀率均有较高的持久性,但中间状态的持久性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状态。
关键词:
通货膨胀率 非线性 门限自回归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震 王凯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198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以我国通货膨胀率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存在双重门槛值,当通货膨胀率低于6.6%,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当通货膨胀率高于6.6%低于15.9%时,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当通货膨胀率高于15.9%时,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孟庆斌 靳晓婷 吴蕾
本文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非线性扩展形式,研究了开放条件下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从产出、国外价格、汇率和货币政策冲击角度选取变量,构建了马氏域变实证模型,测算了各变量在不同时期所处状态的概率;然后从状态转移特征的比较中得到各变量与通胀率状态周期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地,本文利用马氏域变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宏观经济环境因素波动对通胀率造成的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因素与通胀率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各宏观经济变量对通胀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在不断增强;货币政策因素对我国通胀水平的影响存在动态变化;低通胀状态下汇率对通胀率呈负向影响,高通胀状态下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彭方平
本文应用ESTAR模型对我国通胀的非线性调节和通胀与通缩的非线性转换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非线性调节,通胀与通缩的转换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指数转换的特征,这种转换发生在滞后二期,转换的速度显著;我国通胀具有整体稳定性和局部非稳定性,由于我国通胀与通缩的临界水平c为3.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通胀在3%左右的水平上处于非稳定运行状态;进一步,本文所估计的指数转换函数和c,基本准确地揭示了我国通胀的动态随机周期行为特征。本文的结论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总体有效性和相机适宜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鞠立新
本文利用Gonzalo-Granger分解31个省份组成的4个地区通货膨胀序列,得到4个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进一步分解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得到一个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因此31个省份通货膨胀具有相同的长期趋势成分,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与全国通货膨胀相关系数高达0.996,侧面映证了全国通货膨胀合理地反映各个省份通货膨胀长期趋势。中国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构成中,东部地区的权重高达52.67%,而在东部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中,上海、浙江、天津、河北是权重最大的,因而需要对这4个长三角和京津冀部分省(直辖市)的通货膨胀变动情况更为关注。此外,对中西部地区应予以适当监控,且该地区省份应倾斜于安徽、湖南、江西和新疆、重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核心通货膨胀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中持久的、潜在的部分。现有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度量主要都是针对CPI进行分析的。文章利用比CPI更多的价格信息,通过动态因子模型得到核心通货膨胀率。在此基础上,检验出核心通货膨胀率具有非线性特征。基于logistic平滑转换自回归(LSTAR)模型描述了核心通货膨胀率,并对其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率 动态因子模型 LSTAR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吕梦菲 刘廷宇
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关键在于剔除通货膨胀序列中的噪音,且这些噪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这使核心通货膨胀的度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此,该文构建了加入异常值调整的不可观测成分随机波动模型,使长期趋势与暂时性冲击项中的因子载荷与随机波动均具有时变特征,并利用高斯混合近似卡方误差法进行估计,在度量出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同时,捕捉到了物价水平的异常波动现象。随后,该文从基本统计性质分析、追踪趋势通货膨胀和因果关系检验三个方面对这一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基于UCSVO模型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能较好地反映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应用LSTAR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特征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自身调整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分为显著的低通货膨胀区制和高通货膨胀区制,区制转移的平滑参数较大,转移变量为滞后1期通货膨胀率,转折点为0.01036。同时,我国通货膨胀率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调整,随冲击大小、方向、区制不同而表现不同。此外,我国通货膨胀率具有较高的持久性,高通货膨胀区制的持久性明显低于低通货膨胀区制。
关键词:
通货膨胀率 LSTAR 非线性 持久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丽鹏 谢秀娥 郭晓杰
通货膨胀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之一,对通货膨胀进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本文从AS-AD模型出发,运用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模拟我国1992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二季度的通货膨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通货膨胀率的主要因素是货币供应量和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鉴于此,需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等一揽子反通货膨胀政策,以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
关键词:
通货膨胀率 AS-AD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小胜 朱建平
通货膨胀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以往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线性或门槛回归模型基础上的。本文则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检验。通过检验发现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线性假设明显被拒绝,平滑转换模型较好地刻画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的门槛值为14.9%,随着这个值的逐渐降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增大;高于14.9%时,随着通货膨胀的继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减小,甚至为负,非对称性明显存在。对边际效应的分析表明,各省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系数明显不一样,异质性明显,通货膨胀在不发达省份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大于发达省份。检验的结果还表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对外贸易水平,政府消费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影响为负,且比较稳健。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面板平滑转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吉林 原鹏飞
本文分别构建了两、三以及四机制C-STAR模型来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非线性运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通胀率是平稳的非线性均值回归过程,依据三机制模型划分的通缩、通缩-通胀中间态以及通胀的三阶段能很好地刻画我国通货膨胀的运动特点;但是把我国通货膨胀率划分为通缩、通胀适中、温和通胀和高通胀的四阶段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与拟合能力。我们详细阐述了通货膨胀在不同阶段的转换特点以及持久性与不确定性特征,发现通货膨胀的持久性与不确定性成反向非线性关系,与水平值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在温和通胀阶段,其持久性最强,不确定性最小;在通胀适中阶段,其持久性最弱,不确定性最大。另外,温和通胀阶段也是最优通胀目标区间,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央行应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该区间内。最后,本文给出了实证结果所蕴含的政策涵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学霆 吕光明
本文采用动态因子模型测度我国2001年2月至2015年12月的核心通货膨胀,并对测度效果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估计我国CPI分类项目的共同成分和特质成分,对我国CPI及其分类项目的动态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拟最大似然法估计的核心通货膨胀在波动性、追踪趋势通货膨胀能力、预测未来通货膨胀能力方面表现优良,是测度核心通货膨胀较好的估计方法; CPI及其分类项目之间的波动性差异并非单独由宏观冲击或特质冲击引起,而是由二者共同作用产生并具有放大效应;我国通货膨胀的持久性确实是由宏观冲击主导,但由于部门异质性的存在,不同分类项目对于宏观冲击的响应并不完全一致。上述结论对我国当前和未来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春艳 韩敏
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对1987~2012年月度的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建立LSTR模型,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变化率超过2.4991%时,会对11个月后的通货膨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上而不是通货膨胀的成因。另外,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明显,而对通货紧缩的治理效果微弱,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