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8)
2023(16188)
2022(14054)
2021(13445)
2020(11364)
2019(26381)
2018(26048)
2017(50889)
2016(27094)
2015(30462)
2014(30362)
2013(29936)
2012(27398)
2011(24458)
2010(24398)
2009(22288)
2008(21880)
2007(18673)
2006(16229)
2005(14110)
作者
(75557)
(62647)
(62178)
(59429)
(39885)
(29964)
(28480)
(24490)
(23722)
(22331)
(21142)
(20823)
(19766)
(19670)
(19315)
(19177)
(18619)
(18594)
(17970)
(17930)
(15414)
(15220)
(15105)
(14363)
(14161)
(13907)
(13683)
(13676)
(12532)
(12294)
学科
(105501)
经济(105387)
管理(80882)
(75140)
(62640)
企业(62640)
方法(51571)
数学(45501)
数学方法(44883)
(38205)
中国(30108)
(28317)
(23644)
贸易(23633)
(23112)
业经(22516)
(21483)
(21426)
(20974)
财务(20897)
财务管理(20833)
地方(20365)
企业财务(19730)
农业(18199)
理论(17880)
(17116)
银行(17075)
技术(16443)
(16180)
(16038)
机构
大学(379576)
学院(376629)
(152972)
管理(150602)
经济(149815)
理学(131078)
理学院(129733)
管理学(127317)
管理学院(126640)
研究(121335)
中国(92758)
(79689)
(79056)
科学(73626)
财经(60532)
(59627)
(56112)
中心(55417)
(55130)
业大(54583)
研究所(53804)
(53529)
北京(50213)
(47928)
师范(47504)
经济学(47039)
财经大学(45269)
(44621)
农业(43796)
(43170)
基金
项目(257965)
科学(202738)
研究(189258)
基金(188300)
(163252)
国家(161948)
科学基金(139745)
社会(119381)
社会科(113234)
社会科学(113205)
基金项目(99801)
(99131)
自然(90841)
自然科(88783)
自然科学(88759)
教育(87552)
自然科学基金(87136)
(83397)
资助(78558)
编号(77255)
成果(62385)
(57849)
重点(57050)
(53588)
(53268)
课题(52177)
教育部(50139)
科研(49828)
创新(49697)
国家社会(49288)
期刊
(160448)
经济(160448)
研究(113860)
中国(67779)
(63357)
学报(58184)
管理(54813)
科学(52377)
(49755)
大学(45314)
学学(42571)
教育(39674)
农业(34461)
(33625)
金融(33625)
技术(32690)
财经(29543)
经济研究(27076)
业经(26172)
(25228)
问题(21548)
(19130)
图书(18851)
理论(18748)
技术经济(17909)
(17156)
科技(17135)
(17106)
实践(17070)
(17070)
共检索到548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鹏  杜亚斌  毛德勇  韩庆潇  
使用时变参数自回归(TVP-VAR)模型,从财政支出视角,对我国通货膨胀的财政属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货币供给量和经济周期影响后,我国财政支出与CPI之间总体上具有正向变动关系;财政支出对CPI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不稳定,但中长期非常显著,具有时变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2010年间的物价上涨具有更浓重的"财政色彩",1998年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对CPI的短期影响较大,而2008年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对CPI的中长期影响更明显;同时,投资性和消费性财政支出对CPI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我国通货膨胀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更是一种财政现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哲  周业安  
本文利用1992—2006年间中国省级财政支出的分类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关性。从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的视角来分析财政支出的"财富效应"、"铸币税效应"、"生产效应"和"内部需求效应"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假设,并对三个假设分别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收入集权弱化了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但中央政府支出集权加剧了政府间财政竞争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于财政支出的"生产效应"和"内部需求效应",财政支出竞争导致未来本地区通货膨胀水平下降;财政支出与通货膨胀之间也具有反向因果关系,这是因为本地区政府会根据过去价格水平反向调整本地政府支出水平。尽管存在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徐妍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GHH-偏好的效用函数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对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财政冲击下导致正的消费和负的通货膨胀反应,充分条件是一个适当的政府支出产出弹性。如果政府支出的产出弹性大于稳态下的政府支出占产出的份额,这种效应会更强。这可能是由于政府支出具有较高产出效率和劳动边际生产率,能抵偿其自身形成的成本,进而提高了私人厂商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特别是,政府支出的生产贡献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导致厂商成本的节省,财政冲击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形下,央行愿意降低名义利率以使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导致消费上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源源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将财政支出细分为政府投资、消费以及转移支付,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各类财政支出规则,结合反映中国特征的经济参数深入分析了货币政策外生决定情形下财政变量影响价格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即使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我国财政政策依然可以决定价格,财政政策非李嘉图制度的"债务通胀化"路径存在;政府投资短期最易引致债务和通胀风险,但长期可有效缓解债务压力,且对产出的挤入效应最强;转移支付虽然对产出的挤入效应偏低,但其引致的社会风险和福利损失最小。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时不应仅关注货币政策,还应注重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健全新常态下价格调控体系;在当前经济下行和通缩风险兼存时期,应加大积极性财政政策的力度,主要通过增强政府投资性支出促进社会投资和创新创业以助力供给侧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源源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将财政支出细分为政府投资、消费以及转移支付,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各类财政支出规则,结合反映中国特征的经济参数深入分析了货币政策外生决定情形下财政变量影响价格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即使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我国财政政策依然可以决定价格,财政政策非李嘉图制度的"债务通胀化"路径存在;政府投资短期最易引致债务和通胀风险,但长期可有效缓解债务压力,且对产出的挤入效应最强;转移支付虽然对产出的挤入效应偏低,但其引致的社会风险和福利损失最小。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时不应仅关注货币政策,还应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小华  温涛  宜文  
基于国家干预的凯恩斯 AD - AS 视角,主要对财政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采用 1952—2010 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 1) 长期内,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关键性因素; 而中央财政支出的扩张却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则并不显著; 除此之外,通货膨胀还受到消费者预期、人民币汇率、职工工资水平和原材料购进价格的正向影响。(2) 短期内,无论是中央抑或是地方财政支出都能对通货膨胀产生负向的冲击作用; 然而,货币供应量( M0、M1、M2) 却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且 M0与通货膨胀具有双向的 Gr...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文锋  
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滞后,亟需发展。其主要问题是:片面倚重抽象法与轻视抽象法的倾向并存;轻视实证法与简单运用实证法的倾向并存;轻视数学方法与滥用数学方法的倾向并存。这些问题与研究目的上的功利主义(进而表现为功利主义与价值偏执并存)、思维方式上的简单化倾向(进而表现为简单否定与照搬照抄并存)、价值观念上的官本位思想(主要表现为轻视理性思维和轻视科学方法的观念)密切相关,且有着“言行不一”、“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封建等级专制政治体制”等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瑞杰  
论我国当前反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厦门大学财金系刘瑞杰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是继1980年、1985年,1988-1989年之后发生的第四次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是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具有与以往通胀明显不同的特征。及时、有效地治理这次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鹭  
财政支出政策总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微小,而财政收入政策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永远是一个货币现象",但政府还是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荣幸子  蔡宏宇  
传统货币主义观点将通货膨胀视为一种单纯的货币现象,但价格水平的财政理论认为财政政策与价格水平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本文利用简单的框架对价格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进行整理,并利用实证模型来检验上述理论在我国现阶段是否适用。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我国财政政策符合李嘉图体系,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的决定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即便如此,仍不能因此否定财政对价格的影响作用,随着财政收支、债务规模的进一步加大,保持政府的预算平衡依然是重中之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建臣  朱林  
从总量角度分析财政和银行两大经济范畴内在联系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原理告诉我们:财政和银行作为国家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渠道,是具有错综复杂内在资金联系的有机整体.传统体制下财政在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中起决定作用.财政平衡中实际包含了信贷收支平衡。改革十多年来,为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出发,我国财政银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突出表现在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中信贷已由一个被动的因素转变为一个主动、积极的因素.无论是宏观金融政策运用、还是微观金融操作、都对财政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储德银  费冒盛  
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新型央地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不仅是规范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的重要举措,更是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防范化解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立足中国式分权体制理论诠释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然后构建动态面板联立方程模型、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实证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土地财政与通货膨胀显著正相关,但财政纵向失衡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最后,通过对动态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进一步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结果显示:虽然财政纵向失衡对通货膨胀的直接作用渠道并不显著,但能通过土地财政间接助推通货膨胀水平;与之相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会直接推动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平安  
当前通胀问题是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一件大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率,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缩小。更为重要的是,在开放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在通胀过程中遇到较多两难问题。为此,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职能,以财政政策为抓手,继续收紧银根,并辅之以其他措施,共同管理通胀预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分析的结论是:财政赤字不一定必然诱发通货膨胀。从理论分析来看,当赤字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若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相应地以等比例增加,就不一定产生通货膨胀缺口;而当赤字未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若社会总需求超出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产出水平,通货膨胀缺口也可能存在;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终取决于赤字融资对公众持有金融资产构成(是货币还是债券)的影响。从实证分析来看,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密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华武  马国贤  
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角度解释中国CPI与PPI的相对动态特征。通过将异质性居民与企业以及借贷约束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我们发现财政政策扩张会通过偏向性地带动生产资料企业产能,从供给侧抑制其价格水平。同时,借贷约束的存在使得此类企业能够更为容易地获得配套资金,从而导致其产能进一步扩张,使PPI相对于CPI持续下降。鉴于此,本文认为"财政政策—信贷—产能过剩"这一机制是理解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通货膨胀动态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