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5)
- 2023(15522)
- 2022(13411)
- 2021(12696)
- 2020(10795)
- 2019(24799)
- 2018(24634)
- 2017(49102)
- 2016(26568)
- 2015(29854)
- 2014(29996)
- 2013(29217)
- 2012(27231)
- 2011(24666)
- 2010(25248)
- 2009(23230)
- 2008(22873)
- 2007(19869)
- 2006(17484)
- 2005(15451)
- 学科
- 济(107084)
- 经济(106963)
- 管理(76975)
- 业(74888)
- 企(61190)
- 企业(61190)
- 方法(54452)
- 数学(49033)
- 数学方法(48266)
- 财(29720)
- 中国(29273)
- 农(28926)
- 业经(22165)
- 贸(21854)
- 贸易(21843)
- 制(21679)
- 易(21292)
- 学(20258)
- 银(19550)
- 银行(19519)
- 农业(18814)
- 行(18661)
- 务(18574)
- 融(18525)
- 金融(18523)
- 财务(18498)
- 财务管理(18457)
- 地方(18293)
- 企业财务(17551)
- 理论(17504)
- 机构
- 大学(379301)
- 学院(378974)
- 济(156639)
- 经济(153425)
- 管理(147868)
- 理学(128013)
- 理学院(126625)
- 管理学(124153)
- 研究(123628)
- 管理学院(123431)
- 中国(95651)
- 京(78551)
- 财(75783)
- 科学(73627)
- 所(61865)
- 财经(60468)
- 农(59629)
- 中心(57546)
- 研究所(55936)
- 江(55885)
- 经(55096)
- 业大(54019)
- 北京(49271)
- 范(48814)
- 经济学(48749)
- 师范(48334)
- 农业(47055)
- 财经大学(45251)
- 院(44696)
- 州(44540)
- 基金
- 项目(251397)
- 科学(199324)
- 基金(184542)
- 研究(183230)
- 家(160342)
- 国家(159045)
- 科学基金(137101)
- 社会(116054)
- 社会科(110143)
- 社会科学(110115)
- 省(96983)
- 基金项目(96130)
- 自然(89745)
- 自然科(87767)
- 自然科学(87741)
- 教育(87105)
- 自然科学基金(86209)
- 划(82854)
- 资助(78195)
- 编号(74069)
- 成果(61106)
- 部(57213)
- 重点(56516)
- 发(53121)
- 创(52438)
- 课题(51491)
- 教育部(49588)
- 创新(48916)
- 科研(48628)
- 国家社会(47851)
- 期刊
- 济(163956)
- 经济(163956)
- 研究(110357)
- 中国(68490)
- 财(57623)
- 学报(56535)
- 管理(55146)
- 农(53055)
- 科学(52386)
- 大学(43866)
- 教育(41556)
- 学学(41161)
- 融(40732)
- 金融(40732)
- 农业(36199)
- 技术(34166)
- 财经(29848)
- 经济研究(27501)
- 业经(26647)
- 经(25504)
- 问题(21855)
- 统计(20673)
- 贸(19791)
- 业(19310)
- 策(18586)
- 技术经济(18261)
- 理论(18205)
- 商业(17365)
- 版(17117)
- 国际(16980)
共检索到554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洪福 郭万山
通货膨胀惯性内生于通货膨胀动态演进系统中,并会制约外生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而导致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成本增大。纯前瞻性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不包含内在的通货膨胀惯性,无法用来描述和解释通货膨胀惯性问题。构建包含通货膨胀粘性假设的后顾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采用1996—2013年的季度数据来描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惯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惯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较高的通货膨胀惯性意味着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较高的反通货膨胀成本,中央银行应该赋予控制通货膨胀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振江
通胀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效果联系十分紧密,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与国外经济失衡的严峻挑战下,有必要对我国主要通胀率指标的惯性进行翔实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讨论。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周期变化的基础上,利用自回归模型对季度CPI数据的惯性系数进行滚动样本估计以考察我国通货膨胀惯性动态特征,并建立VAR模型定量分析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及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后计算出实际产出缺口,结合CPI数据共同判断货币政策调整时机,力求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规则化的参考。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惯性系数 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钟正生
通货膨胀惯性是指通货膨胀在受到随机扰动因素冲击后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的趋势会持续很久,通常用通胀自回归模型中滞后项系数之和来度量。混合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令人信服地解释了通货膨胀惯性的微观基础,即价格粘性和经济参与人的后视行为。高通货膨胀惯性会削弱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提高中央银行反通胀的社会成本。中央银行承诺在较长时期内钉住一个稳定的名义锚(例如明确或隐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则是降低通货膨胀惯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李颖
通过使用PVAR模型对11个发达国家1999~2009年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11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显著地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但这种效应存在滞后;反之,通货膨胀对于货币政策透明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加强中央银行的信息披露从长期看对治理通货膨胀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透明度 通货膨胀 PVAR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挺国 王霞 苏娜
本文从实时分析的视角,基于多种退势方法的产出缺口最终估计、准最终估计和实时估计序列,分别构建了四类预测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分析了产出缺口修正效应和滞后阶数变化效应对通胀预测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产出缺口在通胀预测中的作用及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胀预测中的适用性。研究结论表明,通胀率的实时预测效果要明显比基于最终数据的差,其中滞后阶数变化效应对实时预测精度的影响大于产出缺口修正效应;尤为重要的是,尽管在最终数据的预测分析中,产出缺口的引入能够提高通胀率的预测精度,但是在实时预测中,产出缺口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产出—通胀"型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通胀实时预测中并不适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金全 金春雨 郑挺国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与价格水平波动之间存在非常相近的共同变化趋势。本文以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为理论依据,采用具有区制转移的状态空间模型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我们首先估计出了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然后依据通货膨胀预期误差和产出缺口的关系来描述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特征。本文发现中国“产出-价格”关系具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性质,经济增长率体现出高波动区制和低波动区制,通货膨胀预期也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适应性预期形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益君 宋长青 王紫瑜
通过对异质性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不同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都会对实际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并且适应性预期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理性预期。更进一步,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影响力不同,理性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即期影响力大于适应性预期,但是影响的持久性却小于理性预期。所以央行在调控通货膨胀的时候,应关注微观经济体的通胀预期异质性,适时引导各种异质性预期,从而锚定微观经济体的预期,使得货币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益君 宋长青 王紫瑜
通过对异质性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不同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都会对实际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并且适应性预期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理性预期。更进一步,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影响力不同,理性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即期影响力大于适应性预期,但是影响的持久性却小于理性预期。所以央行在调控通货膨胀的时候,应关注微观经济体的通胀预期异质性,适时引导各种异质性预期,从而锚定微观经济体的预期,使得货币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1994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表现形式都十分复杂,使中国经济学家们在通货膨胀的基本判断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从已经发表的文献来看,人们对于这次通货膨胀类型的判断至少已经出现了四种观点:需求拉动型、供给型(含成本推进式、结构性)通货膨胀、制度变革型通货膨胀以及综合型通货膨胀。与之相应,有关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也是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中,有关需求性因素和供给性因素的作用无法截然分开,因此,综合论的观点也许永远都是正确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综合型通货膨胀理论富有内在逻辑地说明需求性因素、供给性因素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推动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涛
文章利用中国1979~2007年的数据用两种方法估计了中国的产出缺口,通过实证方法来分析通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估计的结果很相似,并且显示出与通胀变动的联动性。然而,标准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不能很好地与数据拟合。因此,我们假设存在一个不可观测的变量,其遵循二阶自回归过程,在此基础上重新估计了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结果现实较好地解释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刘喜和
在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引入国际资源品价格变量、货币供应量、人民币名义汇率,扩展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利用S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因素"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资源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其影响力度强于美元流动性、弱于美元汇率;中国的经济增长、国际资源品价格上升和输入性通货膨胀具有共生关系;输入性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强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因素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应大力发展期货市场,鼓励国内大型企业参股或者控股国外资源开发公司的股权,加强政府对国际大宗商品采购的宏观指导;同时,应加速调整中国经济增长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梽芳 李颖 徐小君
本文应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不可观测成分模型(MS-UC)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率动态,并对通货膨胀惯性是否发生结构变化进行识别与动因解释。研究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动态可以由一个具有吸收态的区制转换模型加以刻画;我国通货膨胀率存在两次结构变化,这导致通货膨胀惯性大小呈现区制依赖的特征,但总体上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其主导力量要归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系统性改进,而随机冲击因素对通货膨胀惯性影响正趋于弱化。这些结论对目前中央银行进行的预期管理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通货膨胀惯性 结构变化 预期管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少平 王津港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通胀的面板数据,应用Wachter(2004)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内生结构突变检验,检验我国通胀惯性的结构突变。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对我国的通胀惯性进行估计。本文的结论为,我国通胀的惯性,随通胀运行的不同阶段和货币政策的变化而发生内生性结构突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货膨胀的下降期和紧缩期的惯性较大,当前的惯性相对较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柱鲜 孙皓 邓创
利用新凯恩斯理论框架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时变隐性通货膨胀目标对Taylor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时变隐性通货膨胀目标的条件下,Taylor规则在样本时期内是我国的一种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名义利率的变动基本上能够与Taylor规则的利率调整要求相符合;同时,实际通货膨胀率围绕隐性通货膨胀率波动,通货膨胀率缺口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陈建梁
本文试图在整个宏观经济框架下找到具有微观基础的 ,能够对产品市场产生冲击的货币政策起点 ,然后再找到货币政策相对起点的偏离对产品市场影响的深远程度 ,即对价格的冲击水平和价格的粘性周期。首先本文以凯恩斯 (Keynes)和希克斯 (Hicks)的经典理论为宏观经济框架 ,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 ,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 ,以价格粘性为指导 ,提出并建立了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通货膨胀效应模型。模型可预期未来下一期的通货膨胀 ,可确定均衡价格粘性周期 ,是一个通用的国家模型。然后本文建立了它的中国模型 ,并对中国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