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6)
- 2023(6204)
- 2022(5670)
- 2021(5311)
- 2020(4854)
- 2019(11600)
- 2018(11791)
- 2017(24255)
- 2016(13481)
- 2015(15541)
- 2014(15898)
- 2013(16229)
- 2012(15617)
- 2011(14451)
- 2010(14596)
- 2009(14085)
- 2008(14300)
- 2007(13070)
- 2006(11370)
- 2005(10387)
- 学科
- 济(61842)
- 经济(61789)
- 业(34684)
- 管理(34673)
- 方法(31014)
- 数学(28411)
- 数学方法(28227)
- 企(25463)
- 企业(25463)
- 农(17748)
- 中国(16932)
- 财(15228)
- 贸(13812)
- 贸易(13805)
- 易(13441)
- 地方(12812)
- 制(12526)
- 学(11520)
- 农业(11384)
- 银(10933)
- 银行(10909)
- 业经(10749)
- 行(10447)
- 融(10016)
- 金融(10013)
- 务(8625)
- 财务(8610)
- 和(8591)
- 财务管理(8582)
- 环境(8167)
- 机构
- 大学(207924)
- 学院(206068)
- 济(89928)
- 经济(88083)
- 管理(76300)
- 研究(70957)
- 理学(64993)
- 理学院(64231)
- 管理学(63255)
- 管理学院(62871)
- 中国(55940)
- 京(44207)
- 财(43131)
- 科学(42783)
- 所(37792)
- 农(36497)
- 财经(34293)
- 研究所(34000)
- 中心(32771)
- 江(30869)
- 经(30863)
- 业大(30386)
- 农业(29125)
- 经济学(28840)
- 北京(28407)
- 范(26596)
- 经济学院(26464)
- 师范(26342)
- 财经大学(25289)
- 州(24994)
- 基金
- 项目(127335)
- 科学(98128)
- 研究(92606)
- 基金(91522)
- 家(79506)
- 国家(78887)
- 科学基金(65440)
- 社会(57780)
- 社会科(54742)
- 社会科学(54722)
- 省(48739)
- 基金项目(48711)
- 教育(42794)
- 划(41728)
- 自然(41458)
- 自然科(40386)
- 自然科学(40371)
- 自然科学基金(39646)
- 资助(39027)
- 编号(38630)
- 成果(32421)
- 部(29589)
- 重点(28976)
- 发(28114)
- 课题(26223)
- 创(25382)
- 教育部(25014)
- 科研(24803)
- 人文(23984)
- 性(23975)
共检索到307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罗斌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通货膨胀表现出明显的地区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定量分析来考察这一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地区差异 在1988-1989年通货膨胀期,最先达到物价指数峰点的是合肥、南昌和宁波,最迟达到的是海口、南宁;在1993-1994年通货膨胀期,最先达到峰点的是广州,最迟达到的是西宁、银川和兰州。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龙硕
本文考察了我国各省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差异的潜在原因。通过ADF检验和面板单位根检验,发现各省通胀与全国通胀之间的差异是收敛的。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在决定各省通胀差异问题上,结构性因素大于周期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同时研究还发现各省通胀差异的决定因素在改革开放前期和市场经济时代有很大不同:改革开放前期,经济增长、对外开放有利于缓解通胀,非国有化则刺激通胀;而在市场经济时期,上述影响的方向反转或者变得含混。研究也发现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城市化有利于舒缓通胀,而地方分权则会增加各省通胀压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蓓 王文举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各省市自治区的通货膨胀率和地区工业增加值作为研究样本,采用HP滤波法计算各地区的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研究发现,不同地区通货膨胀的滞后性差异较大,应该重视微观数据研究,提高宏观政策的预见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滞后性 地区差异 微观数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王明舰
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通货膨胀的经济计量模型,以便定量地考察各种因素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我们从货币数量论出发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根据货币数量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冯伟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不是一般经济周期中产生的价格上升。而是类似于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所产生的滞胀,即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对当前的通货膨胀不应该采用全面紧缩的政策,而是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增长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调整过高的资产价值和提高工资在GDP中的比重,通过调整结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增加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率 滞胀 剩余劳动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在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的二元经济割裂了城乡市场,造成城乡价格水平的不同演化态势。对有关数据的分析表明,城市和农村在零售商品额、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差异,以及城市化程度、GDP缺口、外贸依存度等因素,可以部分解释城乡价格变化速度的差异,而人均GDP与不同省份的城乡价格变化速度的差异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城乡价格指数的差异有减小的趋势,而城乡价格水平的统一,应该是我国的长期趋势。
关键词:
二元经济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城乡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长(月军)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通货膨胀加剧,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或者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通货膨胀,在投资决策与经济分析中都必须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一、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收益的影响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所谓通货,是指处于流通中的货币。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过程的实际需要,引起货币贬值与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有多种因素。有为弥补财政赤字之需;有人为刺激经济而过度扩张信用之需;有为在外贸顺差情况下形成巨额外汇储备时,为收购出口所得的外汇之需等等。可见,影响通货膨胀因素尽管是多重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L.R.克莱因 沈利生
一、对通货膨胀的理解把价格的概念作一般的延伸就是通货膨胀指标。如果我们把价格指数定义为:我们就可用下式来量度通货膨胀上式用变化率的形式表示就是(以上各式中的P为价格,W为权数,t为时间——译者注)。把单个的百分比变化平均(在加权的意义上)以后的其他公式也能同样很好地表示。实际上都用离散的变化,作为瞬间变化的近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颖 林景润 高铁梅
本文利用滚动构建VAR模型的方法进行样本外动态预测,估计得出粘性信息假设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线性的LSTR模型,刻画出通货膨胀率的非对称调整路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通货膨胀预期超过某一特定门限值后,对未来通货膨胀的作用反而减小。另外,通过比较利率和M1这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物价的作用,本文发现当通货膨胀预期低于2.8%时,减少M1具有显著的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当通货膨胀预期在2.8%~3.9%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均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而当通货膨胀预期高于3.9%时,利率是抑制未来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欣 王文平 吴湘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向梅 夏海勇
2005年至2010上半年间,我国货币供给速度(尤其M1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货币供给过快对物价产生冲击,而货币政策的相机性使得通货膨胀率成为货币供给的Granger原因,两者相互影响呈现出发散的"螺旋"关系。基于货币交易方程的实证模型表明,金融危机及之后时期我国经济体存在较高的通胀惯性,并且高速的M1供给显著的抬升了CPI水平,但M2货币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具有负相关关系。因此,在中长期内保持货币供给的平稳性有助于维持物价水平稳定,而短期内则可以通过降低M1供给,刺激M2货币增加,抑制较高的通货膨胀风险。
关键词:
通货膨胀风险 货币供给 后金融危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The paper forwards preliminary judgmen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new round of inflation of China through analyzing all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ices of China.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政策 价格总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筱雯
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是通货膨胀过高会给社会造成较高的成本,本文分析认为不仅未预期的通货膨胀而且预期通货膨胀也带来一定的成本,通货膨胀目标在各国都不为零。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表明,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实施中货币供给仍然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给通过影响通货膨胀而作用于经济运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昊 王少平
本文在蕴含微观经济基础的结构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内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结构和性质。基于最大熵自举的模型估计和推断显示:微观企业平均每三个季度调整一次价格;我国季度数据不支持通货膨胀粘性假设;在微观企业的定价过程中,理性预期所起的作用要强于适应性预期;但由于通货膨胀非粘性,真实经济中通胀持续性反而具有主导作用。经验研究结论表明,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中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持续性和透明度。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 通货膨胀粘性 最大熵自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英
一、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强第一,信贷投放在经济高增长的背景下继续扩张。首先,从1989年四季度到1990年末投放信贷资金已达4000亿元,1990年信贷资金增长22%,而同期工业生产增长为6%;1991年各项贷款投放总额3286.07亿元,年末余额增长19.9%。超过该年度工业生产增长约7个百分点;1992年信贷资金投放达3547亿元,大大突破了信贷计划,也快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从我国以往情况来看,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往往是因果关系。信用持续过量扩张,实际上已经形成通货膨胀的前奏。其次,从现金投放和贷款状况来看,1991年现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