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3)
- 2023(12206)
- 2022(10762)
- 2021(10024)
- 2020(8499)
- 2019(19662)
- 2018(19598)
- 2017(39329)
- 2016(21131)
- 2015(23801)
- 2014(23844)
- 2013(23896)
- 2012(22061)
- 2011(20177)
- 2010(20031)
- 2009(18431)
- 2008(18071)
- 2007(15698)
- 2006(13796)
- 2005(12111)
- 学科
- 济(91447)
- 经济(91351)
- 管理(60847)
- 业(57381)
- 企(46323)
- 企业(46323)
- 方法(45134)
- 数学(40326)
- 数学方法(40009)
- 中国(24264)
- 农(22826)
- 财(21995)
- 地方(19735)
- 业经(18202)
- 贸(17388)
- 贸易(17380)
- 学(17266)
- 易(16860)
- 制(16089)
- 农业(15227)
- 银(14284)
- 银行(14250)
- 融(13818)
- 金融(13816)
- 环境(13757)
- 务(13633)
- 行(13607)
- 财务(13575)
- 财务管理(13545)
- 和(13487)
- 机构
- 大学(310247)
- 学院(307321)
- 济(126799)
- 管理(124592)
- 经济(124164)
- 理学(108670)
- 理学院(107505)
- 管理学(105914)
- 管理学院(105357)
- 研究(99607)
- 中国(75131)
- 京(65402)
- 科学(60312)
- 财(59253)
- 所(49170)
- 财经(48469)
- 中心(44785)
- 研究所(44650)
- 农(44264)
- 经(44069)
- 业大(43668)
- 江(42594)
- 北京(41578)
- 范(39962)
- 师范(39651)
- 经济学(38978)
- 财经大学(36325)
- 院(36207)
- 经济学院(35578)
- 州(35256)
- 基金
- 项目(209707)
- 科学(165456)
- 研究(154683)
- 基金(153349)
- 家(132322)
- 国家(131273)
- 科学基金(113194)
- 社会(98166)
- 社会科(93138)
- 社会科学(93116)
- 基金项目(81973)
- 省(80549)
- 自然(73169)
- 自然科(71409)
- 自然科学(71394)
- 教育(70881)
- 自然科学基金(70118)
- 划(68041)
- 资助(64009)
- 编号(63445)
- 成果(51120)
- 部(47346)
- 重点(46484)
- 发(44533)
- 创(43061)
- 课题(42869)
- 教育部(40864)
- 人文(40229)
- 国家社会(40197)
- 创新(40161)
- 期刊
- 济(133174)
- 经济(133174)
- 研究(92587)
- 中国(49939)
- 学报(45233)
- 管理(44024)
- 科学(42219)
- 财(41585)
- 农(38889)
- 大学(34360)
- 学学(32352)
- 教育(31016)
- 融(29502)
- 金融(29502)
- 农业(27331)
- 技术(25339)
- 财经(23515)
- 经济研究(21914)
- 业经(21746)
- 经(19901)
- 问题(18106)
- 理论(16704)
- 图书(15462)
- 实践(15289)
- 践(15289)
- 技术经济(15109)
- 贸(14665)
- 商业(14601)
- 科技(13992)
- 现代(13781)
共检索到436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喻旭兰 李洋 张欣欣
理论上有效的货币政策应使得全国各区域间不存在或只存在较小的通货膨胀差异,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存在较大的通货膨胀区域差异。本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将通货膨胀区域差异分解为受全国影响的共同因子和受各自区域影响的区域因子,并利用ARDL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共同因子和区域因子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区域差异主要由共同因子所主导,并且会随着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减小的趋势,但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成正相关;消费结构部门差异是区域因子产生的重要原因。文章提出可选用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能有效缩小区域收入和消费差距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策略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区域差异 动态因子模型 政策协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鞠立新
本文利用Gonzalo-Granger分解31个省份组成的4个地区通货膨胀序列,得到4个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进一步分解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得到一个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因此31个省份通货膨胀具有相同的长期趋势成分,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与全国通货膨胀相关系数高达0.996,侧面映证了全国通货膨胀合理地反映各个省份通货膨胀长期趋势。中国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全国通货膨胀共同因子构成中,东部地区的权重高达52.67%,而在东部地区通货膨胀共同因子中,上海、浙江、天津、河北是权重最大的,因而需要对这4个长三角和京津冀部分省(直辖市)的通货膨胀变动情况更为关注。此外,对中西部地区应予以适当监控,且该地区省份应倾斜于安徽、湖南、江西和新疆、重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丹
与通货膨胀相比,核心通货膨胀对衡量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加有效。本文采用DFI模型对我国四大区域的核心通货膨胀区域差异进行研究,将形成区域差异的因素分解来源于国家层面的共同因子和受各区域自身影响的区域因子,并利用ARDL-VECM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影响共同因子和区域因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共同因子和区域因子对核心通货膨胀区域差异的影响程度接近,共同因子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货币供给增长率均正相关,而消费结构的差异是形成区域因子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采取有差别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减少核心通货膨胀区域差异,促进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华
1993年我国通货膨胀由低度向中度转化,并且还有继续发展之势。在需求、成本、结构等形成通货膨胀的诸因素中成本推进因素居于主导地位,它使现阶段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物价上涨呈现出渐进和递推式特征,并具有结构性。我国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济增长中成本推进因素逐步加大。1992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高速增长的结构性特征,投资的迅猛增长带来生产资料投入品价格暴涨,90年代的经济增长面临更为强劲的成本推进后力。而当前高速低效的外延型和粗放型增长格局难以有效抵消成本推进的影响。相反,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全面市场化的趋势大大加强了成本与价格之间的联系,使得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更易直接释放,要素市场发育中的不正常...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永强
通货膨胀是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本文将从实证分析和数量分析出发,探讨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一、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可能发生。引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既有体制的因素,又有决策的因素;既有主观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绍环
文章以通货膨胀和社会总产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PI和消费、投资、对外贸易为变量,通过单位根检验,构建了变量之间长期和短期的关系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投资与通过货膨胀的关系相互拉动,其他变量与通货膨胀的存在很微弱或者不存在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文锋
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滞后,亟需发展。其主要问题是:片面倚重抽象法与轻视抽象法的倾向并存;轻视实证法与简单运用实证法的倾向并存;轻视数学方法与滥用数学方法的倾向并存。这些问题与研究目的上的功利主义(进而表现为功利主义与价值偏执并存)、思维方式上的简单化倾向(进而表现为简单否定与照搬照抄并存)、价值观念上的官本位思想(主要表现为轻视理性思维和轻视科学方法的观念)密切相关,且有着“言行不一”、“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封建等级专制政治体制”等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钱枫林 赵喆
运用2007年~2012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广义货币供应量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证明以上变量均是影响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然后运用冲击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法分析了各变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广义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较大,是主要因素;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说明货币超发和国际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推动本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龙革生 曾令华 黄山
本文对比研究了5种度量方法下的核心通货膨胀序列,发现不对称截尾法、中位数法得出的序列受食品类权重过大的影响,不适合作为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对不对称截尾法、剔除法、共同趋势法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法产生的序列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它们都与CPI序列一样是一阶平稳的,虽然它们与CPI的相关系数很大,除了30%比率截尾平均法外,与CPI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果检验表明,除共同趋势法的序列是CPI的原因外,其余序列的因果关系不是很明确,但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CPI。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华 惠晓峰 李敦亮 王玉霞
文章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和VAR模型对外部冲击影响我国通货膨胀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文章认为:调节国内需求结构,刺激消费需求、抑制投资需求,以及提高宏观政策的有效性,稳定公众通胀预期,是治理当前国内通胀的重要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腊生 蔡春霞 张冕
运用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测度方法,结合商业银行风险压力测试的基本思想,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的通货膨胀承受力进行了测度与比较。通过构建东中西部地区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压力测试模型,比较分析了决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的宏观经济因子。在此基础上,依据情景分析法,分别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进行了压力测试分析,并结合压力测试结果和我国当前的实际经济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超
通货膨胀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早已被重视。通货膨胀的测度,实质上是对通货膨胀程度的一种估计。文章对通货膨胀测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物价指数 因子分析 通胀影响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立
将电子货币嵌入通货膨胀诱因分析框架,通过构建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电子货币在短期和长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理,并选取1995—2014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显著存在,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龙 刘澜飚
本文采用创新的广义通胀和实体经济流通货币变量,通过扩展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和VAR模型研究我国流通货币变化对广义通胀的短期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货币变化短期内并不能解释广义通胀的变化,并提出进口依赖度提升带来输入性通胀和资产市场快速扩张等可能的解释。研究还发现国际大宗工业品价格和通胀预期对于广义通胀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供应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筱雯
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是通货膨胀过高会给社会造成较高的成本,本文分析认为不仅未预期的通货膨胀而且预期通货膨胀也带来一定的成本,通货膨胀目标在各国都不为零。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表明,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实施中货币供给仍然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给通过影响通货膨胀而作用于经济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