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9)
- 2023(6801)
- 2022(6145)
- 2021(5645)
- 2020(5199)
- 2019(12230)
- 2018(12399)
- 2017(25274)
- 2016(13995)
- 2015(16191)
- 2014(16511)
- 2013(16691)
- 2012(15918)
- 2011(14713)
- 2010(14883)
- 2009(14241)
- 2008(14385)
- 2007(13152)
- 2006(11481)
- 2005(10396)
- 学科
- 济(61724)
- 经济(61671)
- 管理(36401)
- 业(36063)
- 方法(32432)
- 数学(29674)
- 数学方法(29469)
- 企(27163)
- 企业(27163)
- 农(17316)
- 中国(16900)
- 财(15403)
- 贸(14071)
- 贸易(14065)
- 易(13718)
- 制(12535)
- 学(11981)
- 业经(11188)
- 银(11141)
- 银行(11104)
- 农业(10876)
- 行(10611)
- 地方(10139)
- 融(9893)
- 金融(9891)
- 务(9030)
- 财务(9015)
- 财务管理(8985)
- 和(8808)
- 企业财务(8449)
- 机构
- 大学(215696)
- 学院(213540)
- 济(91868)
- 经济(89978)
- 管理(79679)
- 研究(71862)
- 理学(68183)
- 理学院(67405)
- 管理学(66356)
- 管理学院(65957)
- 中国(56258)
- 京(45332)
- 财(43927)
- 科学(43707)
- 农(38883)
- 所(37878)
- 财经(35029)
- 研究所(34171)
- 中心(33174)
- 业大(32917)
- 江(31892)
- 经(31558)
- 农业(31148)
- 经济学(29190)
- 北京(28876)
- 范(27101)
- 师范(26821)
- 经济学院(26785)
- 财经大学(25880)
- 州(25423)
- 基金
- 项目(132912)
- 科学(102749)
- 研究(95900)
- 基金(95571)
- 家(83058)
- 国家(82393)
- 科学基金(68852)
- 社会(59881)
- 社会科(56826)
- 社会科学(56803)
- 省(51735)
- 基金项目(50969)
- 教育(44874)
- 自然(44049)
- 划(43999)
- 自然科(42962)
- 自然科学(42946)
- 自然科学基金(42215)
- 资助(40380)
- 编号(39785)
- 成果(33402)
- 部(30604)
- 重点(30158)
- 发(28655)
- 课题(27064)
- 创(26984)
- 科研(25981)
- 教育部(25976)
- 创新(25326)
- 大学(25076)
共检索到314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金明
本文就我国总需求因素、货币因素和生产成本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计量研究。通过测算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变化,本文认为产出缺口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总需求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拉动效应在减小。本文选择了对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的货币因素和产品购进价格因素,利用NBER方法分别计算合成指数,并将得到的合成指数与反映工资成本的指标共同引入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货币因素和生产成本对物价具有显著的推动效应。因此,本文认为,在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产品购进价格尤其是工资成本的上升是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决定性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益平 王勋 华秀萍
本文研究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我们分别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了月度同比和月度环比数据。研究表明,过剩流动性、产出缺口、房价和股价对通胀会产生正向影响。结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冲击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前5个月,10个月后基本消失。我们发现,过剩流动性和产出缺口是影响通胀的重要因素。考虑到资产价格对通胀的溢出效应,中央银行应密切关注资产价格走势。同时,管理流动性的措施仍然是控制通胀的主要手段,然而进一步推进利率和汇率的自由化进程至关重要。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过剩流动性 产出缺口 资产价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丽芳
文章选取11个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为代表,采用针对不同国家的最优ARIMA模型预测东亚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发现东亚大部分国家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持续上涨的趋势明显。并采用面板数据和Pooled-OLS分析法分析东亚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东亚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复杂,在惯性通胀、产出缺口、国际油价和粮食价格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发现次贷危机前后的东亚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有所不同,次贷危机前石油和粮食价格等成本因素大大地推动了东亚的通货膨胀,次贷危机后产出缺口等需求因素较大地影响了东亚的通货膨胀。针对东亚通货膨胀问题,文章提出包括中央银行改革、紧缩性货币政策、能源和粮食储备...
关键词:
东亚 通货膨胀趋势 决定因素 调控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志文 白钦先
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发现:在样本期内,通胀惯性是造成中国通胀的最大影响因素,GDP过快增长是第二大导因,流动性过剩虽然也促成通胀,但是其不具决定影响;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对通胀的影响非常小;国际食品价格上升对中国物价有统计上显著但不是很大的推升作用,而国际能源涨价显著地推高PPI但对CPI的影响统计上不显著。此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够降低通胀,但是幅度不是很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欣 王文平 吴湘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在这里应注意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汇率只是两种货币间的名义上的相对价格,即名义汇率。当两个国家具有不同的通货膨胀水平时,即使名义汇率不发生变化,以两种货币计算的生产成本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假定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为1美元等于8元人民币,当年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零,而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初始时中国企业生产一只电子表的生产成本为7元人民币,外国企业生产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曾艳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货膨胀率和实际产出增长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通货膨胀惯性对当期通货膨胀也有一定的影响。M2/GDP比率的变化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方元 侯军霞
基于2001年到2012年3月间的月度数据,本文选取通货膨胀率、国际粮食价格、外汇储备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指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通货膨胀率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得到通货膨胀率变化对自身的影响程度,以及国际粮价、外汇储备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对通货膨胀率的当期和长期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国际粮食价格只在短期内引起物价的波动,而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在长期内对通货膨胀会产生稳定的影响。因此,加快建立外汇储备的运营管理机制,合理的控制粮食对外依存度,慎重地选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于控制通货膨胀至关重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美今,曾五一
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运行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超量发行的货币投入流通后,参加了生产单位的资金周转,从而也参加了社会总资金的运动。本文试图通过设置经济计量模型和有关的统计指标来分析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影响。一、收入流量分配中的通货膨胀效应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把总收入分解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按上年价格修正的收入实际值;第二部分是收入名义值与实际值的偏离值,显示为吸纳物价上涨而引发的收入增长。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王明舰
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通货膨胀的经济计量模型,以便定量地考察各种因素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我们从货币数量论出发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根据货币数量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冯伟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不是一般经济周期中产生的价格上升。而是类似于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所产生的滞胀,即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对当前的通货膨胀不应该采用全面紧缩的政策,而是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增长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调整过高的资产价值和提高工资在GDP中的比重,通过调整结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增加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率 滞胀 剩余劳动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平心 靳庆鲁 欧佩玉
现行资产评估中,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常用收益现值法。应用收益现值法,折现率和资产剩余寿命期间内每年的净现金流量预期是关键。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情况下,如果能较为精确估计未来通货膨胀率,利用名义净现金流量和名义折现率进行评估无疑是最为科学的。但精确估计通货膨胀率有一定难度,成本较高,主观性颇大,计算也较为繁琐。通货膨胀因素对评估影响有多大,有没有较为实用简单的评估方法,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五湘 许剑平
本文从对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分析入手,运用经济计量学的相关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的T型关联度分析法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影响因素排序认为,我国的通货膨胀除需求拉起和成本推进的综合作用外还有结构性矛盾的作用,并提出防止高通胀的意见
关键词:
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实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强 朱映凤
文章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对1995—2010年间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走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市场不仅存在实际货币需求、真实GDP和名义利率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在贸易市场上还存在名义汇率、国内价格水平和国外价格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表明通货膨胀的短期波动依赖于货币供给、名义利率和实际GDP的变化,且具有很强的通货膨胀惯性,货币市场和贸易市场非均衡对通货膨胀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市场 贸易市场 外生性检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戴李元
自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通胀预期管理"列为重点工作内容后,通胀预期变动对实际物价总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2013年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做到稳增长、防通胀、控风险,将防通胀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内容。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应始终注重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强调管理好通胀预期的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