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7)
2023(14012)
2022(12066)
2021(11068)
2020(9685)
2019(22233)
2018(22136)
2017(43591)
2016(23805)
2015(26928)
2014(26918)
2013(26887)
2012(25030)
2011(22980)
2010(23660)
2009(22407)
2008(22321)
2007(20234)
2006(18063)
2005(16379)
作者
(73523)
(61663)
(61329)
(58737)
(39189)
(29591)
(27930)
(24026)
(22936)
(22036)
(21231)
(20425)
(19836)
(19599)
(19255)
(19061)
(18658)
(18253)
(17764)
(17719)
(15564)
(15554)
(15094)
(14121)
(14067)
(13824)
(13603)
(13435)
(12533)
(12160)
学科
(114973)
经济(114861)
管理(66221)
(62112)
(49547)
企业(49547)
方法(49062)
数学(44058)
数学方法(43419)
(27924)
中国(27748)
(26982)
(23980)
地方(22852)
(22074)
业经(21480)
税收(20601)
(20428)
(20351)
贸易(20340)
(20060)
(19734)
农业(17633)
(16568)
银行(16504)
(15858)
(15748)
(15680)
金融(15677)
环境(15552)
机构
大学(359346)
学院(358483)
(153865)
经济(150831)
管理(132872)
研究(124444)
理学(114591)
理学院(113239)
管理学(111014)
管理学院(110362)
中国(93543)
科学(78345)
(75575)
(73573)
(65845)
(65517)
研究所(59786)
财经(57864)
业大(55863)
中心(54974)
(54019)
(52205)
农业(52154)
经济学(48379)
北京(47881)
(44711)
师范(44147)
经济学院(43589)
(43387)
(42588)
基金
项目(230706)
科学(179263)
基金(167365)
研究(160970)
(148390)
国家(147214)
科学基金(123713)
社会(102622)
社会科(97299)
社会科学(97267)
(90092)
基金项目(88182)
自然(81404)
自然科(79521)
自然科学(79488)
自然科学基金(78067)
(76599)
教育(73798)
资助(70049)
编号(64252)
成果(52685)
重点(52545)
(50667)
(49869)
(47400)
科研(44946)
创新(44543)
课题(44368)
计划(44036)
教育部(42735)
期刊
(171716)
经济(171716)
研究(108761)
中国(62993)
学报(62043)
(58527)
(55838)
科学(54394)
管理(47475)
大学(45134)
学学(43185)
农业(39101)
(31550)
金融(31550)
技术(29863)
教育(29834)
经济研究(29731)
财经(28847)
业经(26228)
(24753)
问题(22918)
(20546)
统计(20340)
技术经济(19528)
(18918)
(18040)
(17695)
商业(17507)
(17470)
国际(17044)
共检索到533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易行健  杨碧云  易君健  
准确地把握逃税规模是对选税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本文运用现金比率法对我国自1985年到2002年地下经济规模和因地下经济导致的逃税规模进行了测算。同时,还估算了我国地上经济中存在的逃税规模,通过对二者的合并,计算出了我国逃税的总体规模。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我国逃税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一是逃税对财政收入与GDP的效应,二是逃税的资源配置效应.三是逃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最后本文还对我国逃税的治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文  
本文建立了逃税的成本收益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影响逃税数额的各种因素,包括税率水平、逃税者的风险偏好、逃税可能受到的处罚、逃税的操作成本、舞弊的心理代价等,并结合我国税收管理及相关制度的现实,提出了建立科学严谨的税收制度;适当设置征管机构,健全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税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改变税务机关工作的评价标准;建立公共品需求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机制,提高公共品供给的透明度;改变税收宣传方式;注重纳税人的权利,改善税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等遏制逃税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文  
本文在分析各种逃税规模测算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了适合中国增值税实际情况的逃税规模测算方法,并对1995-2003年期间的增值税逃税规模进行了实际测算。在保守估测下,测算结果和分析表明,我国增值税的逃税率在经历了实施初期近37%的高峰后,从1998年开始呈现出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到2003年达到了12%左右的水平,管理绩效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与欧盟大部分国家的增值税管理水平相比,我国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霞  秦琴  
本文运用对伊兹哈基模型的推导,把分析建立在如何缩小申报收入同真实收入的差距上,指出了对逃税水平变化有重要意义的四个变量:所得水平、税率、发现的概率和罚款率。在社会经济中建立一种能促进所得水平显性化机制,比较容易查出逃税行为。逃税对整个经济具有三方面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玉霞  纵凯  
逃税作为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各个国家普遍存在。在转轨经济背景下,我国逃税现象更为严重,它给我们的资源配置及收入分配均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在介绍评价A-S经典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逃税心理成本的角度拓展了A-S模型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解释了我国的逃税现象并据此提出治理逃税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熊波  
逃税问题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逃税行为不仅导致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也使资源配置受到扭曲,加大诚实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加剧社会分配不公。本文通过对一个逃税模型的经济分析,阐明逃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并提出几点防范逃税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传志  
一、征纳双方的博弈关系博弈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税收征管中征税人与纳税人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博弈关系。作为国家利益的委托人,征税人为了完成税收收入任务,总是希望税收越多越好。然而,征税毕竟是国家对纳税人自身利益的强制占有,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将纳税人所创造的一部分财富转移到政府手中的一种手段。对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秀琴  
偷逃税成因的分析及其治理杨秀琴新税制实施以来,税收在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以及调节收入分配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税收工作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有关偷逃税的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其涵盖面之大、案发率之高,已经到了令人担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运平  
偷逃税成因的分析及其治理□张运平新税制实施以来,税收在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以及调节收入分配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税收征管仍难尽人意,特别是偷逃税的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其涵盖面之大,案发率之高,令人担忧。据不完全统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寒波  
由于税收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将纳税人所拥有的一部分财富无偿转移到政府手中的强制性手段,纳税人有一种将其纳税义务最小化的强烈愿望,其方式大致有避税和逃税两种。虽然两者都严重地损害了税收管理,并往往导致税制在其运行中偏离税收立法时所确定的目标,从而降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孙玉霞  珊丹  
本文借鉴前景理论的确定性效应、参照水平效应、表述性效应以及分离效应等内容,对逃税行为予以解释,以深化对逃税现象的认识,推动税收管理朝着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勇  
逃税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因而政府理所当然地关心社会中的逃税程度,而且逃税程度的大小也代表了一国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成效的高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逃税规模的衡量就显得必要了。不过,由于纳税人的逃税行为是隐蔽的,故很难对逃税规模进行直接有效的衡量,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一些方法从侧面去测算一国的逃税规模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晁毓欣  崔金平  
逃税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逃税行为发生的概率取决于税务稽查成本、应纳税额和罚款金额 ,提高罚款税可有效降低逃税行为的发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世泉  
本文通过对经济转轨时期偷逃税行为的现实表现及其道德诱因的深入分析,按照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方针,提出应在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强化道德治理的观念和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