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5)
2023(12476)
2022(10943)
2021(10560)
2020(8635)
2019(20125)
2018(20315)
2017(39138)
2016(21655)
2015(24724)
2014(25111)
2013(24694)
2012(22564)
2011(20386)
2010(20577)
2009(18808)
2008(18426)
2007(16390)
2006(14441)
2005(12752)
作者
(62927)
(51472)
(51413)
(48925)
(32552)
(24807)
(23388)
(20365)
(19521)
(18736)
(17726)
(17348)
(16351)
(16339)
(15785)
(15629)
(15569)
(15089)
(14830)
(14687)
(12840)
(12795)
(12395)
(11730)
(11686)
(11648)
(11488)
(11445)
(10480)
(10117)
学科
(80533)
经济(80436)
管理(60782)
(56558)
(46142)
企业(46142)
方法(36642)
数学(31312)
数学方法(30945)
中国(24123)
(23906)
(21096)
业经(18806)
(18520)
(17081)
地方(16397)
农业(15737)
(15721)
贸易(15711)
理论(15290)
(15282)
(13927)
(13902)
银行(13865)
(13185)
(13115)
财务(13046)
环境(13043)
财务管理(13006)
教育(12961)
机构
学院(307143)
大学(305772)
管理(120299)
(115190)
经济(112315)
理学(103127)
理学院(101980)
管理学(100267)
管理学院(99718)
研究(98847)
中国(74683)
(66427)
科学(62363)
(55852)
(49964)
(46715)
(45703)
业大(45647)
研究所(45053)
中心(44780)
财经(44314)
北京(42936)
(41913)
师范(41581)
(39984)
(37767)
(36771)
农业(36044)
技术(34035)
经济学(33204)
基金
项目(202750)
科学(156718)
研究(153444)
基金(142145)
(122826)
国家(121729)
科学基金(103088)
社会(91707)
社会科(86546)
社会科学(86521)
(80485)
基金项目(76126)
教育(71017)
(67449)
编号(66461)
自然(66314)
自然科(64579)
自然科学(64566)
自然科学基金(63370)
资助(58504)
成果(54764)
课题(45870)
重点(45024)
(43864)
(43438)
(41612)
项目编号(40678)
创新(38630)
科研(38499)
大学(38084)
期刊
(132618)
经济(132618)
研究(92671)
中国(57802)
学报(46866)
管理(43309)
科学(43172)
(42392)
(41379)
教育(40893)
大学(35520)
学学(33045)
农业(29338)
技术(27833)
(26362)
金融(26362)
业经(24172)
财经(20513)
经济研究(20066)
图书(18818)
问题(17972)
(17322)
理论(16569)
实践(15424)
(15424)
科技(15017)
现代(14550)
技术经济(14364)
商业(14250)
(13867)
共检索到452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正礼  
回顾了我国退耕还林实施现状,从思路与方略、封山育林、模式与技术、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进展综述,对国外退耕还林实践进行了借鉴性分析,并在试验研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的思路和"以封山育林为主,辅之以人工措施"的基本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谷振宾  王立群  
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核心目标,工程建设的生态影响与可持续性备受关注,对工程进行全面、客观的生态影响评估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退耕还林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总结了已有研究中退耕还林生态影响评估的角度、定性与定量评估方法,以及对小范围内治理效果的评述。本文在肯定已有研究对退耕还林生态影响评估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认为应进一步研究如何解决好评估角度的选取、评估方法的完善和评估结果的可比性等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正礼  
本文在试验研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基于中国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背景、现状及研究基础 ,通过对国外相关实践进行借鉴性分析 ,提出了西北地区退耕地植被恢复的思路和“以封山育林为主 ,辅之以人工措施”的基本途径 ,并提出了不同景观立地条件下的 5 6种植被恢复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小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世东  吴转颖  
在将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划分为 2个大区 9个类型区的基础上 ,研究了每个大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基本技术思路和每个类型区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包括其类型区域范围、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主要限制因子、基本技术思路、林草类型结构、植被恢复方式、植被恢复技术、主要树种草种、经营管护方式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树川  左停  李小云  
对国内外在退耕还生态方面的政策进行了探讨,对退耕还林(草)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和观点进行综述,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我国当前的补偿政策缺乏以农民为主体的深入和系统的思考,应更全面深入地关注农户的生计,让“农民的知识”发挥创造性作用;在补偿的同时应考虑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方案,并由中央、地方、社会等多方共同协调合作完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诗铿  何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葛文光  李录堂  李焱超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吴旗、志丹两县实施退耕还林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了退耕还林取得的成就,指出从退耕还林总体规划、苗木选择、造林技术、后期管理、补助粮款、林权证发放以及后续产业的发展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从制定规划、宣传政策、建立管护体系、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建立基本农田制、改变领导作风等方面,提出了退耕还林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婷  郑宇梅  
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了解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发展历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主要内容: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区域集中,研究层次较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较为科学,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对象单一,影响因素不够全面;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对农户影响结果存在差异性;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研究内容与尺度不够全面。未来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可以在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差异化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制定补偿机制;丰富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注意影响补偿客体意愿因素的多样性;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学科交叉和创新;进一步在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中拓宽研究内容与尺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茂英  陈光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宏飞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因工作和政策因素,个别地方也出现一些复耕或敷衍情况。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效,本文从农户角度提出了使其持续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岗栓  杜社妮  杨恒  李志熙  
 针对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后果业地位下降和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果业是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中的主导产业,该区果业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科技宣传与推广、建立果农协会、抓好果树区划、开展绿色果品生产、加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等,才能保证果树的优质丰产,确保农民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以推动退耕还林还草的健康、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