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5)
- 2023(15567)
- 2022(13594)
- 2021(12745)
- 2020(10762)
- 2019(24692)
- 2018(24421)
- 2017(48002)
- 2016(26266)
- 2015(29262)
- 2014(29253)
- 2013(28827)
- 2012(26733)
- 2011(24442)
- 2010(24476)
- 2009(22621)
- 2008(22269)
- 2007(19643)
- 2006(17544)
- 2005(15438)
- 学科
- 济(100033)
- 经济(99905)
- 管理(74799)
- 业(72454)
- 企(57562)
- 企业(57562)
- 方法(46542)
- 数学(40723)
- 数学方法(40233)
- 农(30603)
- 中国(28411)
- 财(26856)
- 学(23674)
- 业经(22341)
- 贸(20796)
- 贸易(20787)
- 制(20486)
- 农业(20478)
- 易(20244)
- 地方(18983)
- 银(17578)
- 银行(17506)
- 行(16715)
- 务(16289)
- 财务(16221)
- 财务管理(16190)
- 环境(16050)
- 技术(16008)
- 理论(15769)
- 和(15703)
- 机构
- 大学(382329)
- 学院(379890)
- 济(150153)
- 管理(148600)
- 经济(146892)
- 研究(130578)
- 理学(129029)
- 理学院(127568)
- 管理学(125282)
- 管理学院(124608)
- 中国(96867)
- 科学(83442)
- 京(81652)
- 财(70436)
- 农(70383)
- 所(67458)
- 研究所(61811)
- 业大(61713)
- 中心(58191)
- 财经(56405)
- 农业(55751)
- 江(55280)
- 北京(51643)
- 经(51266)
- 范(49879)
- 师范(49309)
- 院(46800)
- 州(44777)
- 经济学(44498)
- 财经大学(41884)
- 基金
- 项目(259667)
- 科学(202189)
- 基金(187922)
- 研究(185113)
- 家(166360)
- 国家(164985)
- 科学基金(139363)
- 社会(115226)
- 社会科(109070)
- 社会科学(109043)
- 省(100666)
- 基金项目(99877)
- 自然(92908)
- 自然科(90705)
- 自然科学(90675)
- 自然科学基金(89053)
- 划(86241)
- 教育(84480)
- 资助(77930)
- 编号(75456)
- 成果(61467)
- 重点(58246)
- 部(57193)
- 发(55200)
- 创(53463)
- 课题(51542)
- 科研(50038)
- 创新(49928)
- 计划(48481)
- 教育部(48193)
- 期刊
- 济(162323)
- 经济(162323)
- 研究(111977)
- 学报(67073)
- 中国(67060)
- 农(63411)
- 科学(59331)
- 管理(52136)
- 财(50448)
- 大学(49420)
- 学学(46793)
- 农业(43323)
- 教育(38841)
- 融(34723)
- 金融(34723)
- 技术(29867)
- 业经(27666)
- 财经(26782)
- 经济研究(26308)
- 经(22813)
- 问题(21755)
- 业(21464)
- 科技(19096)
- 图书(19089)
- 版(18882)
- 理论(18657)
- 技术经济(18054)
- 业大(17619)
- 贸(17305)
- 商业(17180)
共检索到549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海东
我国的退休年龄政策至今仍延用了上世纪50年代的相关规定,既不符合人口预期寿命已经大幅提高的现实,更不能提供可靠、有效的退休金保障。个人账户替代率与缴费金额紧密关联,较低的退休年龄必然导致保障不足。通过定量研究,分析了推迟退休、推迟或减缓领取养老金等措施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揭示了推迟退休等措施对于保障养老金替代率的重要性。研究认为提高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但可灵活采取包括推迟退休、推迟或减缓领取养老金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政策组合,缓解提高退休年龄的改革阻力。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替代率 退休年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益 任超然 汤学良
本文运用精算模型研究发现,当女性退休年龄延长至60岁,2039年及以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财政补助较现行政策从0.3%下降至9.83%,但2040年及以后从0.44%上升至4.67%;当男女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和60岁,2037年及以前财政补助较现行政策有所降低,但2038年及以后不断提高;当男女退休年龄均延长至65岁,2040年及以前财政补助较现行政策有所减少,但2041年及以后不断增加。因此,延长退休年龄只能减少25~28年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财政补助,之后政府的负担逐年加重。
关键词:
退休年龄 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精算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建伟 兰晔
在一般经济均衡框架内采用世代交叠模型,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分析测算四种生育情景下不同退休年龄的社会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和总养老保险的最优替代率,并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和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延迟退休会导致统筹账户替代率下降,提高生育水平对其则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个人账户替代率会随退休年龄增加而上升,随生育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总替代率随退休年龄增加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延迟退休年龄至61岁时,最优总替代率为51.87%,此时提高生育水平,会使最优总替代率进一步增加,同时最优值所对应的退休年龄也会增大。延迟退休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生育政策调整会使人口增长率上升,虽提高了最优总替代率,但会使个体效用水平下降,两种政策需要配合实施。除了受退休年龄和生育政策影响外,最优替代率对个人贴现因子、资本收入份额和社会贴现因子的敏感性较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焦嫚 黄健元 王欢
基于经济生命周期理论,使用国民转移账户收支模型,比较研究现行退休年龄、男女62岁和65岁退休方案下男性、女工人和女干部三类人群的国民转移账户收支情况。结果表明:在现行退休方案下,男性和女工人的国民转移账户收不抵支,女干部的国民转移账户收大于支;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62岁和65岁退休方案均使男性和女工人的国民转移账户由赤字转变为盈余;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推迟居民起始工作年龄,进而削弱延迟退休年龄对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的改善效果。综合考虑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及青年一代起始工作年龄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志伟 黄健元
文章根据传统精算理论构建固定利率下个人账户基金精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未来利率市场化具有随机性特征,将标准Wiener过程和Poisson过程引入利息力积累函数中构建联合随机过程下个人账户精算模型。对不同利率方式下个人账户替代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高退休年龄或利率水平可提高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其次随机利率下的替代率水平相对于固定利率略微有所降低;最后随机过程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标准Wiener过程参数β对替代率水平的影响更大,β每增加0.1,替代率水平降低约4%,并且这种影响在退休年龄较高时更为明显
关键词:
个人账户替代率 利率 精算模型 随机过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宁 袁建华
文章以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为依据,建立"新农保"个人账户精算模型,测算农村人均纯收入不同增长预期下个人账户的替代率水平,分析"新农保"替代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参保年龄、缴费档次的选择、收入增长率和缴费方式等都对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的情况下,要维持一定的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不仅要鼓励农民延长缴费年限、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标准,还应建立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自动调节机制,根据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适当调高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金额。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精算模型 替代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益 叶琪茂
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灵活就业人员与私营企业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不再缴费的挑战,即“参而不缴”难题。本文基于基金可持续性与养老金替代率视角,运用精算模型模拟适度最低缴费年限。研究发现:提高最低缴费年限能增加养老金替代率,但会扩大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赤字;在不延迟退休年龄的情况下,兼顾基金可持续性和养老金替代率的适度最低缴费年限为21~22年;延迟退休年龄能减少未来基金累计赤字并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当女性退休年龄延迟至60岁,适度最低缴费年限为26~27年,当男女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适度最低缴费年限为30~31年。上述结论均通过敏感性测试。因此,本研究建议最低缴费年限在现行15年的基础上延长5年,并根据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再逐步延长5~10年,实施25~30年的最低缴费年限政策,以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并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国内很多学者主张参考商业年金产品的设计改革我国现行强制性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针对这种提法,借鉴商业年金产品的设计,结合个人账户的积累和发放过程,对我国强制性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作了实证研究。通过精算模型和定量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合意的假设条件下,按照商业年金产品的设计改革现行计发办法可以使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达到合适水平。2.延迟退休和提高投资回报率对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有显著作用。3.对投资回报率的随机模拟结果表明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渠道理应放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磊 席恒
从国际经验看,延迟退休年龄是许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尤其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如何影响青年人就业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就业数量,该政策在短期内对青年人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但在长期内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吸纳效应";对于就业质量,该政策对应届毕业大学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对青年农民工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就业结构,该政策在大部分行业内不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斌
现有文献从多角度分析了中国退休年龄政策调整的动因和利弊,探讨了退休年龄政策调整的价值取向、政策设计和路径步骤等,并提出了统筹兼顾、小步渐进、适时展开的政策调整理念。但学者们关注点和侧重点的不同导致目前中国尚未就是否以及如何调整退休年龄政策达成共识。下一步,需要在延迟退休年龄的时机选择、退休年龄政策调整利益相关人的行为策略、如何构建统筹兼顾的退休政策及其配套措施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
中国 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政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阳义南
当前我国劳动力逐渐短缺,职工退休年龄直接关系到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结构。使用2011年在广东省21个地市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影响职工退休年龄问题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工资、工龄对职工退休年龄的影响显著为正。养老金对男职工退休年龄的影响显著为负。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年龄更晚。教育年限对女职工的影响显著为正。已婚、配偶在职的女职工退休更早,而当其配偶退休时,女职工会选择更晚退休。职务高的职工退休更晚,而低职务职工的退休年龄更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佳 吕学静
河北省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自2005年颁布以来,根据缴费方式及待遇领取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精算型"和"低保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建立保险精算平衡模型对被征地农民的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进行研究,发现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受到不同的被征地农民制度、参保年龄、参保农民的性别、农民纯收入增长率,及城镇平均低保增长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 个人账户 替代率 精算模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荣莉 林健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国外退休年龄的研究动态,主要包括退休年龄的影响因素、延迟退休问题和投票法决定退休年龄等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于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昌平
近些年来,随着"养老金缺口"的争论日益白热化,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了"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议题,一时间有关"延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和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延迟退休年龄这样一个看似必然的政策,为什么会引起众多人的反对,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普通职工。本文试图剖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