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0)
- 2023(9740)
- 2022(8732)
- 2021(8263)
- 2020(7169)
- 2019(17087)
- 2018(17182)
- 2017(34144)
- 2016(19215)
- 2015(22056)
- 2014(22285)
- 2013(22036)
- 2012(21020)
- 2011(19060)
- 2010(19401)
- 2009(18110)
- 2008(18109)
- 2007(16661)
- 2006(14662)
- 2005(13181)
- 学科
- 济(79621)
- 经济(79544)
- 业(49864)
- 管理(48300)
- 企(37008)
- 企业(37008)
- 方法(35066)
- 数学(31343)
- 数学方法(31064)
- 农(25713)
- 中国(23015)
- 地方(20062)
- 财(19382)
- 农业(17302)
- 贸(16178)
- 贸易(16168)
- 制(15976)
- 业经(15711)
- 易(15691)
- 学(15567)
- 银(13035)
- 银行(12996)
- 行(12413)
- 理论(12282)
- 融(11634)
- 金融(11630)
- 和(11605)
- 环境(11023)
- 地方经济(10781)
- 务(10756)
- 机构
- 学院(275262)
- 大学(273640)
- 济(112109)
- 经济(109492)
- 管理(99926)
- 研究(94557)
- 理学(84910)
- 理学院(83854)
- 管理学(82454)
- 管理学院(81929)
- 中国(71805)
- 京(58960)
- 科学(57867)
- 财(53075)
- 所(49149)
- 农(48495)
- 研究所(44383)
- 中心(43366)
- 江(43264)
- 财经(41601)
- 业大(40470)
- 范(38607)
- 师范(38253)
- 农业(38243)
- 北京(37437)
- 经(37326)
- 州(34957)
- 经济学(34414)
- 院(33786)
- 经济学院(31378)
- 基金
- 项目(172866)
- 科学(133014)
- 研究(129604)
- 基金(120702)
- 家(104700)
- 国家(103764)
- 科学基金(86394)
- 社会(78393)
- 社会科(74021)
- 社会科学(73997)
- 省(69282)
- 基金项目(64379)
- 教育(61544)
- 划(58322)
- 编号(55837)
- 自然(54522)
- 自然科(53102)
- 自然科学(53084)
- 自然科学基金(52114)
- 资助(50192)
- 成果(46709)
- 重点(39603)
- 课题(39383)
- 发(39097)
- 部(38656)
- 创(35333)
- 性(33367)
- 创新(32979)
- 科研(32789)
- 教育部(32779)
- 期刊
- 济(128353)
- 经济(128353)
- 研究(83779)
- 中国(55627)
- 农(44524)
- 学报(42223)
- 财(41192)
- 科学(38402)
- 教育(36109)
- 管理(35264)
- 大学(31274)
- 农业(29887)
- 学学(29132)
- 融(25997)
- 金融(25997)
- 技术(24789)
- 业经(21787)
- 财经(20599)
- 经济研究(20225)
- 问题(18434)
- 经(17786)
- 业(16042)
- 贸(15388)
- 技术经济(13660)
- 图书(13577)
- 理论(13433)
- 商业(13007)
- 版(12884)
- 资源(12720)
- 现代(12680)
共检索到418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中贤 曾群华 马骏
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新战略,培育区域增长极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武陵山地区作为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第一个试点,适合选择增长极开发模式,带动区域发展。在对核心增长极的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的同时,选择培育增长极的合理路径,构建"组团增长极",以此优化区域增长极等级体系。从而带动像武陵山区这样连片特困地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培育壮大城市增长极,通过城市增长极的发展影响其他地区和部门,对于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像武陵山地区这样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尤其适合选择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中心城市,培育城市增长极。为此,应加快提升武陵山地区中心城市职能,着力培育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合理构建武陵山地区城市增长极等级体系,推进武陵山地区增长极组团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建军 李峰 黄利文
应用偏离份额四分量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武陵山连片区为例,对片区内各县市2003—2009年经济增长总偏离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①2003—2009年,片区内初步形成了以增长较快的县市为中心,经济衰落明显的县市为外围的不平衡增长格局;②在空间上表现为增长效应相似的县市趋于集聚的特征,不过集聚程度仍不高;③片区内各县市资源配置没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整体资源配置不够合理;④中心城市吉首、铜仁和恩施所在的县市经济增长优势并不明显,成为地区性增长极仍需时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县域合作、强化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等加快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静
基于2000-2014年武陵山区6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金融发展有效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但未在县域间产生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和投资水平不仅显著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而且在县域间产生了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要大于直接效应,而投资水平正好与之相反;政府干预有效促进了县域农民收入增长并且对邻近县域农民收入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对县域间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负向显著;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静
基于2000-2014年武陵山区6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金融发展有效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但未在县域间产生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和投资水平不仅显著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而且在县域间产生了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要大于直接效应,而投资水平正好与之相反;政府干预有效促进了县域农民收入增长并且对邻近县域农民收入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对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华 赵勇
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但是,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区存在规模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力与经济联系较弱、先导部门成长性不足等问题。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应采取"突出总量和规模扩张,注重多元化发展,强化区域和区际合作,协同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战略思路,以加快核心城市发展来推动增长极经济规模扩大、以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来提高增长极产业支撑能力、以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合作推动增长极创新发展、以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功能分工来提高增长极的经济联系、以区域联通和发展环境塑造来优化增长极的发展环境、以信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杰 许锋华
连片特困地区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跨行政区域组织管理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及数字化建设薄弱;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及现有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区域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缺乏。因此,要转变观念,凸显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完善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完善片区信息化组织管理机制;完善信息化人才引进机制及现有工作人员培训机制;推进片区职业学校协同合作;完善片区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远程职业教育。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职业教育 信息化 武陵山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良武 黄臻 罗玲玲
增长极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及省域经济增长极体系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重要借鉴价值。基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经济环境视角,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以黔中经济区为例,我们拟选择并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体系。
关键词:
省域经济 增长极 培育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良武 黄臻 罗玲玲
增长极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及省域经济增长极体系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重要借鉴价值。基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经济环境视角,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以黔中经济区为例,我们拟选择并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体系。
关键词:
省域经济 增长极 培育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朝明 靳景玉 杨玉明
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并由此导致区域增长极的孕育和形成。区域增长极从全国来看,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已具雏形;从西部来看,则有可能在川渝地区或成都和重庆形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增长极形成的条件最终取决于区域内的投资环境和产业部门的竞争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英 甘增艳
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广东经济工作一大重点。其中,区域产业共建和新经济增长极培育更是重中之重。广东的区域产业共建和新经济增长极培育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今后的思路应将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纳入全省新产业体系,多圈层推进和"量身定做",优化产业共建及新经济增长极的投资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志新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采取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港口经济为核心、余慈地区和奉化鄞南组团为两翼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宁波经济面临着区域竞争的严峻挑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应该继续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选择和培育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
经济增长极 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英 甘增艳
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广东经济工作一大重点。其中,区域产业共建和新经济增长极培育更是重中之重。广东的区域产业共建和新经济增长极培育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今后的思路应将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纳入全省新产业体系,多圈层推进和"量身定做",优化产业共建及新经济增长极的投资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行政边界对振兴连片特困区的影响:区域增长极扩散效应的视角
环京津贫困带经济增长极培育路径研究
劳动力流动、增长极培育与区域协调发展——以江苏省为例
人才集聚视角下的中原经济区增长极培育研究
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中、西部增长极战略布局
我国第四增长极的战略定位与思考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发生率的空间特征——基于3D框架对武陵山片区的个案分析
连片特困地区消费市场规模对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2009-2015年武陵山片区31个贫困县数据的分析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的规模特征及其经济效率评价——以武陵山片区恩施自治州为例
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及时空分异——以武陵山湖南片区20个县(市、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