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8)
- 2023(10873)
- 2022(8792)
- 2021(8147)
- 2020(6988)
- 2019(15903)
- 2018(16140)
- 2017(31426)
- 2016(16885)
- 2015(19263)
- 2014(19271)
- 2013(18952)
- 2012(17819)
- 2011(16144)
- 2010(16627)
- 2009(15241)
- 2008(15212)
- 2007(13949)
- 2006(12591)
- 2005(11591)
- 学科
- 济(68114)
- 经济(68040)
- 管理(49271)
- 业(48397)
- 企(38583)
- 企业(38583)
- 方法(29235)
- 数学(25560)
- 数学方法(25322)
- 中国(22173)
- 农(20539)
- 财(19431)
- 贸(18905)
- 贸易(18897)
- 易(18562)
- 制(17573)
- 技术(16188)
- 学(15196)
- 业经(14652)
- 银(13661)
- 银行(13621)
- 行(13158)
- 体(13147)
- 农业(12978)
- 出(12969)
- 融(12676)
- 金融(12668)
- 理论(12103)
- 地方(11611)
- 务(10539)
- 机构
- 大学(252866)
- 学院(252281)
- 济(106183)
- 经济(103956)
- 管理(92784)
- 研究(87141)
- 理学(79132)
- 理学院(78249)
- 管理学(76915)
- 管理学院(76464)
- 中国(66518)
- 京(54124)
- 科学(52174)
- 财(51674)
- 所(44872)
- 农(42697)
- 财经(40845)
- 研究所(40629)
- 江(38919)
- 中心(38585)
- 经(37113)
- 业大(36611)
- 北京(34362)
- 经济学(34163)
- 农业(33776)
- 范(33097)
- 师范(32667)
- 院(31418)
- 经济学院(31123)
- 州(30386)
- 基金
- 项目(162149)
- 科学(126896)
- 研究(119725)
- 基金(116636)
- 家(102522)
- 国家(101753)
- 科学基金(85503)
- 社会(75859)
- 社会科(72001)
- 社会科学(71981)
- 省(63130)
- 基金项目(60869)
- 教育(56095)
- 划(53523)
- 自然(53426)
- 自然科(52177)
- 自然科学(52159)
- 自然科学基金(51246)
- 编号(48566)
- 资助(48276)
- 成果(40597)
- 重点(37130)
- 部(36925)
- 发(35387)
- 课题(34647)
- 创(34522)
- 创新(32440)
- 国家社会(32038)
- 教育部(31445)
- 科研(30562)
共检索到383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林辉 苏碧娟 董直庆
文章利用1985-2007年世界107个国家SITC三位码分类下60多类机械设备进口数据,以出口品生产世界份额的相对权重,测度我国进口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和技术结构,并从产品层面构建进口机械设备技术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模型,检验进口机械设备的资本体现式技术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我国进口机械设备的技术结构不断升级,中高技术含量和中等技术含量的机械设备进口比重逐年提高,低技术含量机械设备进口比重持续下降。(2)发达国家源于资金和人力资本优势主要引进高技术含量的机械设备,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受资金、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的约束,则以进口中等技术含量的机械设备为主。(3)我国进口机械设备的资本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建勋 仪姗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劳动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不高,劳动收入份额相对较低。本文基于我国要素替代弹性的推测,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应是要素市场扭曲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中介变量。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发现,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在要素市场扭曲和劳动收入份额间起完全中介效应。在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的情况下,压低利率/工资率比率,可以促进与资本相融合的技术进步,即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进而降低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瑞翔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华FDI与我国传统行业内企业技术溢出的传导机制。利用制造业相关部门1998—2007年的行业层面数据,在控制了研发经费和科技人员两个变量的基础上,考察了FDI水平关联和垂直关联对我国传统行业企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传统行业内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来自FDI的体现式技术溢出,即主要通过嵌入在中间投入品中的技术含量来提升技术能力,这也是我国传统行业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FDI 传统行业 体现型溢出 技术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林辉 董直庆
本文基于动态前沿生产面的非参数方法获取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依据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发展耦合于蕴涵前沿技术的机器设备投资过程逻辑,以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设备工器具投资表征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检验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及其匹配结构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是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来源,但技术效率实现与否内嵌于经济环境,受制于行业利润率及技术与人力资本的匹配程度。行业整体合意技术结构效应不明显,而以利润率和国有化程度分组发现,高国有化行业和高利润率行业存在合意技术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玮迪 丁建勋 仪姗
基于一个具有两种类型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型,本文推测,随着我国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倒U型变动轨迹。文章运用2001-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以及东部、中西部地区的倒U型曲线都存在,而且全国整体以及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都已经越过了全国拐点。这为2008年以后我国出现扩大投资下增长下滑的"增长悖论"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除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下降之外,设备资本品积累速度下降引致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速度降低,使经济增长率进入倒U型曲线的右侧,可能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增长悖论 倒U型曲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克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技术被体现在新资本品之中,这种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是全部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增长核算框架,构建了中国1979年至2008年资本品价格指数并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同时估计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结果表明,中国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增长率为11.5个百分点,占全部技术进步的72%左右,为技术进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比以往文献的估计值更大。文章最后就模型的稳健性作了必要的检验。
关键词: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内生增长 价格指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建勋 仪姗
基于一个含有资本结构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本文以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对象,运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资本结构对我国"增长悖论"的影响,探讨资本结构影响我国"增长悖论"的深层次原因。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增长悖论"的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资本结构没有朝着有利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方向变动,设备资本占总资本比重的下降抑制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基于上述分析结论,本文提出破解我国"增长悖论"的政策建议,即除了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外,应该调整投资方向,引导资金避免过度投向建筑投资品,而是更多地投向设备投资品,以提高设备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优化资本结构,促进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增长悖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关峻
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和非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不平衡的。为了论证其潜在的不平衡性,文章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和Solow模型,构建了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以能源技术进步为基准,分别对资本体现式和非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水平值进行测度,进而比较了两种技术进步方式对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差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乐俊
机械设备更新改造的技术经济探讨江西铜业公司王乐俊1.机械设备更新与改造1.l设备更新。是用比较先进、经济的设备,去更换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设备更新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原形更新,是用结构、性能相同类型的新设备;技术更新,即用技术上更先进的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建勋 仪姗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劳动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不高,劳动收入份额相对较低。本文基于我国要素替代弹性的推测,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应是要素市场扭曲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中介变量。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发现,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在要素市场扭曲和劳动收入份额间起完全中介效应。在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的情况下,压低利率/工资率比率,可以促进与资本相融合的技术进步,即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进而降低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林辉 宋冬林 董直庆
针对国内对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贡献率定量研究的局限性,本文回顾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前沿经验研究文献,指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发生的经济增长、高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根源在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作用,总结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估计方法主要包括不变质量价格指数法、C-M方法和生产函数法。而对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国内文献还主要局限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组成成分分解,或只涉及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定性分析或存在性检验。当然,如何有效剥离并精确测度依附于资本投资和设备更新过程中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仍然是前沿文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文献综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林辉 董直庆
文章采用修正的C-M方法,通过构建纺织业资本指数KI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指数KETI,测算融合在纺织业资本积累中的技术进步,并利用隐性变量法估算出非体现式技术进步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我国纺织业资本增长30.31%源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资本对纺织业产出贡献率为51.83%,劳动力贡献率为31.69%,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贡献率为15.71%,是非体现式技术进步贡献的5.1倍,技术进步综合贡献率为18.79%。这表明纺织业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证明了我国高资本积累中蕴含高技术进步的事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小娟 王娜
近年来,我国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进口的资本品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从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形成了从技术发达国家向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态势。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对1996—2009年间我国资本品进口相对集中的六大制造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分析,通过构建CH模型,研究我国资本品进口来源国这一转移过程中技术溢出效应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品进口来源国转移对我国技术溢出不利。针对这一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品进口 来源国转移 技术溢出 R&D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燕梅 简泽
进口先进的中间投入品和资本品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获得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中国机床行业微观层面的数据,考察了进口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机床行业存在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并且只有进口强度达到某一门槛之上时,进口才能促进企业层面生产率的改善;进口对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依赖于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进口对那些生产率水平较高、学习和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在改变生产率测度方法,以及采用一阶段方法论的情况下,研究结论均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作为扩展性研究,本文进一步将反映企业累积生产经验的"干中学"引入实证模型,结果显示,尽管机床行业的"干中学"显著促进了微观层面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