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0)
- 2023(3478)
- 2022(3134)
- 2021(2962)
- 2020(2725)
- 2019(6444)
- 2018(6587)
- 2017(14015)
- 2016(7446)
- 2015(8563)
- 2014(8628)
- 2013(8818)
- 2012(8484)
- 2011(7796)
- 2010(7962)
- 2009(7761)
- 2008(7636)
- 2007(6830)
- 2006(6246)
- 2005(5749)
- 学科
- 济(35118)
- 经济(35086)
- 管理(20906)
- 业(20291)
- 方法(18601)
- 数学(17189)
- 数学方法(17122)
- 企(15458)
- 企业(15458)
- 贸(14885)
- 贸易(14881)
- 易(14683)
- 中国(11855)
- 出(11731)
- 财(10263)
- 农(8805)
- 口(8501)
- 出口(8493)
- 出口贸易(8492)
- 制(8160)
- 银(6938)
- 银行(6929)
- 行(6729)
- 融(5701)
- 金融(5701)
- 业经(5671)
- 学(5099)
- 农业(5076)
- 体(5034)
- 税(4900)
- 机构
- 大学(116772)
- 学院(114339)
- 济(54214)
- 经济(53242)
- 管理(43724)
- 理学(37557)
- 理学院(37167)
- 研究(36846)
- 管理学(36658)
- 管理学院(36462)
- 中国(30015)
- 财(27887)
- 京(24337)
- 财经(22145)
- 经(20093)
- 科学(19816)
- 所(18646)
- 经济学(18236)
- 经济学院(16817)
- 财经大学(16493)
- 研究所(16480)
- 江(16347)
- 中心(16162)
- 北京(15800)
- 农(15347)
- 业大(14156)
- 范(13763)
- 师范(13664)
- 院(13089)
- 州(13067)
- 基金
- 项目(68191)
- 科学(53695)
- 基金(50923)
- 研究(50438)
- 家(43477)
- 国家(43140)
- 科学基金(36428)
- 社会(33936)
- 社会科(32369)
- 社会科学(32363)
- 基金项目(26581)
- 省(24523)
- 教育(23415)
- 资助(22208)
- 自然(22004)
- 自然科(21484)
- 自然科学(21477)
- 自然科学基金(21116)
- 划(20928)
- 编号(19970)
- 部(16954)
- 成果(16840)
- 教育部(14822)
- 重点(14725)
- 国家社会(14396)
- 人文(14259)
- 发(14254)
- 创(13616)
- 课题(13416)
- 社科(13362)
共检索到175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任永菊
本文根据我国 1980 - 2 0 0 1年的有关数据 ,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 ,检验了我国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协整关系 ;在建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的基础上检验了二者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 ,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协整关系 ,而且在滞后期数为 1~ 2时进口是出口的Granger原因 ,反之 ,却不成立。基于检验结果 ,本文在最后部分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献金 黄飞 付晓燕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持续扩张,与此同时,能源消费量也急剧增加。随着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能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二者间的联系十分必要。文章基于1995~2005年东部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考察。结果表明,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出口贸易对能源消费有显著影响,同时也受能源消费量制约。文章最后对改善能源消费方式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印中华 宋维明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原木进口和木质林产品出口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原木进口与木质林产品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木质林产品出口与原木进口之间存在单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据此,本文认为短期内减少对进口原木的消耗是我国木材产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从长期来看实现我国木材产业的资源基础转换才是解决对进口木材依赖的根本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富华 李国平
本文运用E-G两步法,分析我国自1951年至2003年期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检验发现,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间还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本文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
出口贸易 进口贸易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长云
文章采用CEPII全球贸易特征数据库2000-2010年美国HS6分位进口贸易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高、中、低品质出口产品种类数及其占比的影响,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对各档次出口产品种类数的影响存在差异:对高、中品质出口产品种类数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高于后者;对低品质产品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无价格信息产品存在负向影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地改善出口品质结构。加入地理因素和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发现,上述结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出口品质 出口价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张帆 陈志远
本文在着重考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进口、直接与间接出口以及出口贸易方式等因素的基础上,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利用改进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系统地检验了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中国企业在出口活动中既不存在明显的"自我选择效应",也不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其次,间接出口企业或从事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活动不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与"出口学习效应";直接出口企业或从事混合贸易企业的出口活动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但这两种类型企业的出口活动只存在相对微弱的"出口学习效应";只有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其出口活动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项松林
从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出发,文章对中国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进行了考察。运用OP估计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本文发现出口企业的TFP比非出口企业高,初步说明中国出口企业具有自我选择效应。进一步使用Heckman方法分析生产率的促进出口作用,在控制企业规模、生产能力、行业、经营年限、地区、所有制等因素后,中国企业的出口选择和出口供给都表现出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且在行业、所有制和地区子样本中依然稳健。上述结论说明,我国政府应继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微观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以便实现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企业出口 选择效应 OP估计 经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李萍 武戈
近几年,国内外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对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馨 滕建州
本文在基于多重结构变化最小LM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利用Hsiao的检验方法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实际出口贸易和GDP总量都是分段趋势平稳的随机过程。这意味着建立在以差分的形式获取平稳序列的方式并不妥当,协整分析缺乏理论基础而导致模型的定式化错误。1952-2003年为样本期的实证分析表明,存在着从出口贸易增长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本文的结论与大多数现有的研究存在者显著的区别,文章最后进一步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阐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瞿华 夏杰长 马鹏
依据1978-2010年我国消费、投资、出口和GDP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表明,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若其他因素不变,消费、投资和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分别增长0.64、0.29和0.07个百分点。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经济增长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显著而对出口的影响不显著。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急需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和改善出口,以更好地发挥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消费 投资 出口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延武 王虹 邓小英
众多的数据和研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外贸出口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现有文献大多只限于研究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数量的关系,而较少有关于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结构关系的研究。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商品结构、出口方式结构的关系及对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提升和优化了我国的出口结构和出口方式,削弱了国内多数行业和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瑶 张军 耿燕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从附加值贸易视角重新审视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十分重要。本文基于1995—2018年65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验证了出口国内附加值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倒U型”关系;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美洲、欧洲地区整体到达了出口国内附加值提升、碳排放下降的阶段,但是亚太地区尚未到达碳达峰出口拐点;行业异质性分析显示,碳达峰出口拐点在农林牧渔业、服务业、采矿业、制造业中依次提高。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出口—碳排放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会整体降低碳排放,但使碳达峰出口拐点右移,而全球价值链嵌入地位的提升会使碳达峰出口拐点左移;全球价值链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出口—碳排放关系中发挥差异性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碳减排提供了经验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刘珅 王悦
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间品贸易已经成为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中间品进口结构如何影响最终品出口结构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解中国中间品和最终品进出口数据,对中间品贸易、最终品贸易两者间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在引力方程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中间品进口、最终品出口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在中国中间品贸易模式中,中间品中半成品进口和零配件进口主要拉动最终资本品出口,中间品中初级产品进口主要带动最终消费品出口,中国从出口劳动密集型最终消费品向出口高技术含量最终资本品转移。这说明中国正逐步以高附加值产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以实现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FDI 引力模型 中间品进口 最终品出口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李珊珊 向国成
贸易自由化下关税降低竞争加剧时,中间品进口的增加会有利于出口质量的提升。质量阶梯高的企业会因为竞争加剧,一方面激发自主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匹配、吸收与模仿中间品进口技术从而提高出口质量。但是质量阶梯低的企业会因为研发沉没成本以及创新的沮丧效应而无法有效吸收进口中间品技术。本文对企业出口质量阶梯理论进行检验,发现离技术前沿最近的企业才会在关税下降时提高出口质量,大部分企业的出口质量会因此而降低。中间品进口能通过中间品进口规模扩大、质量增加、技术外溢效应等渠道提高企业的出口质量。其中,中间品规模的扩大对出口质量提升的效应显著性最差,质量阶梯最低组企业中间品规模越大出口质量反而下降;中间品进口质量对出口质量提升效应最稳定,而中间品进口技术外溢效应对不同类型企业出口质量提升效果差异性最大。同时,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出口规模越小,出口质量越高。
关键词:
关税 质量阶梯 中间品进口 出口质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鹏
一、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的发展与调整我国出口检验检疫规则或制度,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1989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标志着我国出口商品检验商检法律制度的建立;2002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