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1)
- 2023(18689)
- 2022(16338)
- 2021(15361)
- 2020(13263)
- 2019(30883)
- 2018(30863)
- 2017(60067)
- 2016(32790)
- 2015(37123)
- 2014(37397)
- 2013(36907)
- 2012(34086)
- 2011(30716)
- 2010(31107)
- 2009(28840)
- 2008(28624)
- 2007(25579)
- 2006(22138)
- 2005(19722)
- 学科
- 济(132433)
- 经济(132290)
- 管理(94921)
- 业(91953)
- 企(76400)
- 企业(76400)
- 方法(64775)
- 数学(56898)
- 数学方法(56036)
- 财(36821)
- 农(35138)
- 中国(34544)
- 学(29285)
- 业经(27955)
- 贸(27801)
- 贸易(27789)
- 易(27075)
- 制(25632)
- 地方(25034)
- 务(23916)
- 财务(23823)
- 财务管理(23772)
- 农业(23052)
- 企业财务(22554)
- 理论(22496)
- 银(21060)
- 银行(20999)
- 和(20313)
- 技术(20215)
- 行(19958)
- 机构
- 大学(475984)
- 学院(474706)
- 济(188851)
- 管理(184923)
- 经济(184736)
- 理学(160404)
- 理学院(158604)
- 研究(156011)
- 管理学(155414)
- 管理学院(154563)
- 中国(116399)
- 京(101052)
- 科学(98410)
- 财(88470)
- 所(79739)
- 农(79363)
- 研究所(72587)
- 业大(72586)
- 财经(71278)
- 中心(71010)
- 江(69229)
- 经(64590)
- 北京(63760)
- 农业(62689)
- 范(61407)
- 师范(60725)
- 经济学(57244)
- 院(56693)
- 州(56050)
- 财经大学(52969)
- 基金
- 项目(319835)
- 科学(250165)
- 基金(231432)
- 研究(229609)
- 家(202676)
- 国家(201031)
- 科学基金(171838)
- 社会(142180)
- 社会科(134733)
- 社会科学(134692)
- 省(125281)
- 基金项目(122245)
- 自然(114389)
- 自然科(111725)
- 自然科学(111693)
- 自然科学基金(109677)
- 教育(107305)
- 划(105842)
- 资助(97719)
- 编号(93928)
- 成果(76301)
- 重点(71942)
- 部(70669)
- 发(67238)
- 创(65773)
- 课题(64734)
- 科研(62034)
- 创新(61407)
- 教育部(60224)
- 大学(59719)
- 期刊
- 济(200950)
- 经济(200950)
- 研究(135272)
- 中国(84450)
- 学报(78199)
- 农(70641)
- 科学(70068)
- 财(68779)
- 管理(66677)
- 大学(58663)
- 学学(55407)
- 教育(50700)
- 农业(48424)
- 技术(42509)
- 融(39969)
- 金融(39969)
- 财经(34743)
- 业经(33142)
- 经济研究(32769)
- 经(29677)
- 问题(27110)
- 业(25275)
- 统计(23959)
- 技术经济(23613)
- 贸(23552)
- 图书(23186)
- 版(22627)
- 理论(22322)
- 科技(21755)
- 商业(21539)
共检索到684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毅 万炼
本文以我国1982-2007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基于VAR模型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分别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相互替代效应,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分别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相互补充效应;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各变量与对外直接投资均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但共同构成了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短期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利平
文章选取我国近几年的外贸数据,分析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揭示出我国现阶段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出高级化的趋势;同时,比较了外商投资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揭示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尤其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中的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海云 王菁
将OFDI分为顺梯度和逆梯度两类,从OFDI的动机出发分析其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并构建出口商品高度化指数(EXPY),利用2007年~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OFDI能显著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东部、中部、西部OFDI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程度、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这种优化效应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耿献辉
本文基于1987—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选取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测算我国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能力和推动能力,据此选取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进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指数,在20年的时间跨度里考察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趋势及其合理度的变化轨迹。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玲 郭羽诞
生产者服务业作为最初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以专业化形式存在,聚集人力资本的服务业具有规模化效益和知识溢出效应,其对于母国经济和国际贸易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利用封闭、开放两种均衡条件下我国生产者服务业效用的发挥,从理论上推导出生产者服务业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图和方差分解法实证分析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国际贸易间的关联性,突出生产者服务业与我国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作用。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国际贸易 关联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何欢浪 杨容
本文研究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对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发现:我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逐渐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加大了对技术工人的相对需求,扩大了我国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则不确定。行业特征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偏向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劳动密集型行业则会偏向对具有比较优势的非技术工人的投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蕙 张武强
通过研究1980-2009年期间我国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出口额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 I)的统计数据,利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和Johansen协整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就FD I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长短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建立模型并得出结论。研究发现:FD I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做出了正向积极的贡献,其长期效应明显优于短期,且长期效应对短期波动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商长期投资,并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强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和行业政策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曹旭平
本文借鉴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最新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演变情况。研究发现,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度降幅大于出口合理度降幅;机械设备制造、纺织皮革制造、金属制造、化工和建筑等五大支柱产业影响力系数相对稳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我国经济拉动效应不断增强,采掘业推动力系数快速增长至各产业首位,推动力系数排名和进口占比排名一致性不高问题比出口更加严重,化工、机械设备制造和金属制造业同时承担着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两种任务。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机械设备制造商品的进口占比、加大采掘与化工业的进口力度、提升化工和金属制造业出口占比、鼓励企业追踪支柱产业及瓶颈产业前沿技术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曹旭平
本文借鉴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最新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演变情况。研究发现,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度降幅大于出口合理度降幅;机械设备制造、纺织皮革制造、金属制造、化工和建筑等五大支柱产业影响力系数相对稳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我国经济拉动效应不断增强,采掘业推动力系数快速增长至各产业首位,推动力系数排名和进口占比排名一致性不高问题比出口更加严重,化工、机械设备制造和金属制造业同时承担着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两种任务。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机械设备制造商品的进口占比、加大采掘与化工业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云龙
中国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是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国内金融领域考虑,利率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在多方面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经济总量指标在整体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但是随着中国入世时间越长,"入世红利"时期将逐步成为过去。因此,为了对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有清晰的认知与把握,有必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浩 杨穗
笔者利用1978年~2008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对外贸易总额、进口和出口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表现为"倒U型",符合"库兹涅兹假说"。目前,对外贸易总额、进口、出口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都表现为正相关,处于拐点之前;综合考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小于进口商品结构优化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总效应表现为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我国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期实现对外贸易缩小城乡收入...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进口 出口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德标
我国《对外贸易法》规定“对限制进口或者出口的货物,实行配额或者许可证管理,进出口货物配额,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根据申请者的进出口实绩、能力等条件,按照效益、公正、公开和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分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边菲斐
本文经过实证研究表明:长期情况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进口商品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出口商品结构的格兰杰原因,进口商品结构既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也是出口商品结构的格兰杰原因;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冲击比对进口商品结构的冲击影响更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浩 陈灵娟
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关系,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工业制成品进口的增加并没有带动我国GDP的增长,同时GDP的增长也没有促进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是GDP增长的原因,但是GDP的增长不是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出口商品结构每提升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将上升0.38%。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新
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导致全球进出口贸易增长减缓;国内自然灾害严重、"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此背景下,探讨研究我国进出口商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