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5)
- 2023(14313)
- 2022(12584)
- 2021(11778)
- 2020(10120)
- 2019(23425)
- 2018(23367)
- 2017(44887)
- 2016(24273)
- 2015(27659)
- 2014(27475)
- 2013(27503)
- 2012(25682)
- 2011(23456)
- 2010(23873)
- 2009(21924)
- 2008(21605)
- 2007(19157)
- 2006(17361)
- 2005(15657)
- 学科
- 济(97393)
- 经济(97272)
- 管理(69081)
- 业(67293)
- 企(55183)
- 企业(55183)
- 方法(43775)
- 数学(37487)
- 数学方法(36997)
- 中国(28428)
- 农(26383)
- 学(24091)
- 财(23540)
- 业经(20680)
- 制(19263)
- 技术(19081)
- 贸(18709)
- 贸易(18696)
- 易(18180)
- 地方(17978)
- 农业(17491)
- 理论(16830)
- 银(16318)
- 银行(16251)
- 和(15942)
- 行(15582)
- 融(15430)
- 金融(15428)
- 环境(14534)
- 务(13817)
- 机构
- 大学(361762)
- 学院(354831)
- 济(139595)
- 管理(136846)
- 经济(136453)
- 研究(126520)
- 理学(117551)
- 理学院(116138)
- 管理学(113948)
- 管理学院(113318)
- 中国(93279)
- 科学(80592)
- 京(79773)
- 所(65973)
- 财(64933)
- 农(62247)
- 研究所(60147)
- 中心(55423)
- 业大(55352)
- 江(52714)
- 财经(51590)
- 北京(51258)
- 农业(49157)
- 范(48623)
- 师范(48095)
- 经(46845)
- 院(45596)
- 州(42468)
- 经济学(41369)
- 师范大学(39256)
- 基金
- 项目(238070)
- 科学(185411)
- 基金(171762)
- 研究(171497)
- 家(152448)
- 国家(150970)
- 科学基金(126649)
- 社会(105327)
- 社会科(99596)
- 社会科学(99563)
- 省(91819)
- 基金项目(90828)
- 自然(83929)
- 自然科(81899)
- 自然科学(81871)
- 自然科学基金(80416)
- 划(78982)
- 教育(78607)
- 资助(71360)
- 编号(69688)
- 成果(58246)
- 重点(53978)
- 部(52615)
- 发(50639)
- 创(49445)
- 课题(48710)
- 创新(46187)
- 科研(45857)
- 教育部(44338)
- 计划(43954)
- 期刊
- 济(156413)
- 经济(156413)
- 研究(109093)
- 中国(70594)
- 学报(62491)
- 科学(56879)
- 农(56248)
- 管理(52303)
- 财(47012)
- 大学(46480)
- 学学(43335)
- 教育(42913)
- 农业(39365)
- 技术(31845)
- 融(30634)
- 金融(30634)
- 财经(25163)
- 经济研究(24909)
- 业经(24031)
- 经(21439)
- 业(20841)
- 图书(20817)
- 问题(20456)
- 科技(18678)
- 技术经济(18269)
- 理论(18060)
- 版(17262)
- 贸(17081)
- 实践(16507)
- 践(16507)
共检索到535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晔 程家瑜
本文以我国"十一五"期间应优先发展的99项重点技术为对象,通过对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Ⅱ)数据库进行检索,提出了世界一流科学家和一流研究机构所从事的重点技术,并对我国入选科学家和研究机构从事的重点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世界一流 科学家 研究机构 重点技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谦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短缺是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建设的突出问题。调查分析表明,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中制约科技人才成长的弊端是导致我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一支宏大的、有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和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就必须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优先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和科研环境,建立世界先进的、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科技人才开发利用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闰明涛 郝艳萍
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国家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发表的研究报告,介绍了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生(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生(graduat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是指已获得科学或工程硕士学位者。科学包括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工程包括所有的工程专业。)的就业现状,详细分析了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变化原因,阐明了美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就业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红梅
本研究以863计划制定过程中的事实为基础,引入政策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探讨了少数权力精英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该政策制定中“上下结合”、“内外互动”的特点。并分析了863计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以期为今后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863计划 科技政策 政策过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坦 黄金霞 张建勇 黄永文
[目的/意义]面向国内科学家国际化学术交流需求的步步逼近,研究建立中国科学家国际化识别的解决方案。[方法/过程]分析人名唯一标识符的发展特征和研究者识别国际规范的发展趋势,基于ORCID研究提出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化标识服务方案。[结果/结论]创建中国科学家在线——iAuthor,提供中国科学家"全球学术身份证"标识服务,并嵌入科研工作流的投稿、文章发布、存储等环节。iAuthor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15000人。大数据时代下不同系统的信息精确识别和互操作,将依赖于更多重要中间组件,例如国际唯一标识符。iAuthor建立的中国科学家国际标识符服务,将可能支持更多来源的信息资源在研究型图书馆实现融汇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振宏 周萍入 冯良宣 董园园 张董敏
采用东中西部经济发达城市的调查数据,分析公众和科学家对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的认知现状,并利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风险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众认知的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均高于科学家所认知的风险;导致公众与科学家风险认知差异的根源之一是公众缺乏GMF相关知识;在知识、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公众易于受到外在信息因素和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信息来源于传统媒介、GMF争论了解越多的公众,其认知的GMF风险越大;而专家、政府、企业的可信度以及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能够有效降低公众的认知风险;科学家因相关知识储备较多,受信息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小。此外,个体特征因素亦...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公众 科学家 风险认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国瑜
学科建设以提升学科组织的学术创新能力为根本,追求学术卓越则是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本质要求。指出服务国家和社会既是开展卓越学术研究的重要源泉和支撑,也是取得卓越学术成果的重要路径。我国高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应坚持在服务国家和社会中追求学术卓越:积极开展问题导向型研究、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郑坚 郭晨
国际社会基本形成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网络。这一网络主要包括全球性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国际中心)、地区性机构(如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及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研究机构。主要发达国家基本都有国家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如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澳大利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延东 叶锦涛 何光喜
公众对科学家的系统信任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在风险情境下发挥着提高风险治理效率、稳定社会心态等特殊作用。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湖北省居民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讨论了在突发风险事件中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状况及其影响机制的变化。结果显示,疫情期间我国公众对科学家给予了高度信任,个人的科学素养、媒介使用、信息获得、社会网络和价值观等因素影响着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科学素养较高者、希望媒体传播正能量者更信任科学家,而频繁使用互联网媒体者、获知科学家负面信息者、网络中有科学家成员者和相信谣言者则对科学家更加不信任。这些结论呼应了以往的研究结果,说明在"常态社会"情境中起作用的影响因素在风险事件情境下也对科学家信任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疫情的冲击使得人们对科学家的信任水平有所提升,受疫情影响越大的人对科学家信任水平也越高。疫情冲击还对公众对科学家信任形成机制起到调节作用,疫情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社会群体在科学家信任问题上的分歧,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最后就研究的理论和政策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阳春 贾丹 陈超颖
学科带头人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节点,一流学科建设要重视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和培养。一流学科带头人应当定位为领袖型学者,承担起提出学科愿景、战略布局、资源整合、队伍建设等职责,具备学术研究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内外部关系建立能力、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建设和领导艺术、良好个人素养和声誉等六方面胜任能力。目前学科带头人以自然产生为主,为促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建立科学的学科带头人遴选和考核标准,通过公开竞聘择优选拔学科带头人,做好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继任计划,提升学科带头人的战略管理能力、学科使命感、组织管理和领导艺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晋秋
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高校类型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其发展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我国可吸收各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经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并认定一批研究型大学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从中逐渐在我国建设并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定位,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研究型大学,统筹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双一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科学谋划 创新推进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如何促进教育研究迈向世界一流——访知名科学教育专家蔡今中教授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性及其对策
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关键成功因素研究——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为例
弘扬我国新一代优秀科学家的历史业绩——当代中华科学英才》丛书评介
科海拾得七彩贝 执著铸就金色梦——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研究员
“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和重点行业投资的税收比较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中国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进步和问题——基于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