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86)
2023(2926)
2022(2685)
2021(2874)
2020(2416)
2019(5912)
2018(5850)
2017(10988)
2016(6108)
2015(7387)
2014(7507)
2013(7575)
2012(7425)
2011(7048)
2010(7158)
2009(7147)
2008(7141)
2007(6168)
2006(5620)
2005(5447)
作者
(17530)
(14504)
(14241)
(13828)
(9026)
(6832)
(6769)
(5549)
(5375)
(5215)
(4764)
(4748)
(4611)
(4498)
(4476)
(4306)
(4278)
(4156)
(4132)
(4084)
(3751)
(3525)
(3476)
(3347)
(3330)
(3254)
(3242)
(3183)
(2944)
(2777)
学科
(24839)
经济(24817)
管理(14020)
(13479)
中国(11793)
方法(11076)
数学(10350)
数学方法(10279)
(9110)
企业(9110)
(7487)
(7172)
(6796)
贸易(6791)
(6691)
(6548)
银行(6543)
(6389)
(6359)
(5523)
金融(5523)
农业(4362)
(4319)
(4289)
(4250)
税收(4103)
业经(4087)
(4072)
(3967)
(3930)
机构
大学(94473)
学院(92356)
(42286)
经济(41415)
研究(34196)
管理(32552)
中国(27655)
理学(27215)
理学院(26840)
管理学(26471)
管理学院(26279)
(22006)
(20877)
科学(18123)
(17271)
财经(16817)
(15567)
师范(15507)
中心(15236)
研究所(15231)
(15199)
北京(14318)
经济学(13491)
(12902)
师范大学(12683)
财经大学(12425)
经济学院(12230)
(11779)
教育(11432)
(11277)
基金
项目(50795)
研究(40715)
科学(40183)
基金(36421)
(30593)
国家(30317)
社会(25526)
科学基金(24999)
社会科(24180)
社会科学(24175)
教育(20495)
基金项目(18872)
(18447)
编号(17675)
(16924)
成果(16202)
资助(15530)
自然(14321)
自然科(13935)
自然科学(13929)
自然科学基金(13660)
(12941)
课题(12919)
重点(11873)
(11469)
教育部(11383)
(11054)
人文(10633)
项目编号(10612)
(10497)
期刊
(48338)
经济(48338)
研究(36121)
中国(20022)
教育(16264)
(15161)
(12655)
金融(12655)
管理(12556)
科学(11029)
学报(10694)
(10004)
经济研究(8683)
财经(8629)
大学(8463)
(7972)
技术(7765)
学学(7515)
(7433)
业经(7389)
问题(7233)
国际(7204)
农业(6897)
理论(6496)
实践(5852)
(5852)
商业(5050)
技术经济(4680)
统计(4353)
图书(4337)
共检索到153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强  
通过对我国近30年"教师流动"一词的语义及其主语演变分析,发现在宏观政治权力主语放权及其与知识分子双主语形成的过程中,微主语正开始显现。这种情况下,宏观政治权力主语与知识分子围绕"社会价值"及其与微主语围绕"治理成效"的信心博弈也开始加剧。因此,本文从合法"契约关系"及"流动科层制"两方面提出了主语间信心重建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佳莉  王成  贾宝全  
【目的】以长沙、大连、南昌和深圳为例,探究城市绿色空间格局近30年来的时空演变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完善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型提供数据支持,为城市绿色空间管理提升和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0 m分辨率的Landsat TM/ETM+合成影像为数据源,运用NDVI阈值将绿色空间分为4种类型,利用景观指数量化绿色空间格局特征,并引入距离归一化指数(NDI)进行城乡梯度分析,使用Mann-Kendall趋势检测分别计算绿色空间格局在时间和城乡梯度上的单调变化趋势,运用时间动态弯曲法(DTW)探究不同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时空变化轨迹的差异性,采用最大信息非参数勘探法(MINE)对影响绿色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985—2011年,长沙、大连和深圳高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平均增加0.26%,斑块面积平均增加0.11 hm~2,而中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平均下降0.40%;中密度植被平均斑块面积在南昌和深圳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0.15和0.04 hm~2,而在长沙和大连则分别减少0.01和0.08 hm~2;低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和平均斑块面积在长沙和南昌均呈增加趋势,其面积比例分别增加0.12%和0.23%,平均斑块面积分别增加0.04和0.01 hm~2,而在大连和深圳则均呈减少趋势,低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分别减少0.22%和0.63%,平均斑块面积分别减少0.04和0.06 hm~2;高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在长沙和南昌呈"∩"型轨迹;低密度植被面积比例在长沙和深圳呈单调下降轨迹,而在大连和南昌呈"∪"型轨迹;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与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人口比例和城市市区面积比例之间有极强的非线性相关。【结论】1985—2011年,长沙、大连和深圳高密度植被比例增加,其斑块空间分布更集中,而中密度植被则相反;所选城市中,内陆城市的低密度植被比例增加,破碎度减少,而沿海城市则相反;绿色空间的城乡梯度轨迹主要呈3种规律,一是抛物线"∩/∪"型,二是平稳"—"型,三是递增或递减型;绿色空间在城市中心或城郊区域有显著的大幅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晓东  牛叔文  吴文恒  马利邦  
文章选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两项综合指标,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最大与最小系数,分析了近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省区差异经历了一个在波动中上升的动态演变过程,四个演变阶段像一个不规则的"W"。通过计算1978—2005年几个代表年份各省区农村经济的区位熵,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过程。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在经历了由东北地区、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扩展和转移的空间演变过程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异。空间差异的形成既有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原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有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进程中产业聚集、效益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等经济规律的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牟宇峰  孙伟  袁丰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域,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数据为依据,采用行政区划法、圈层方向法、空间插值法和热点分析法,从四大区域、区县、乡镇街道和网格等不同层次分析了南京近30a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总结出人口格局演变的六大特征;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产业优化升级与布局调整、新城和开发区建设、交通便捷程度、公共服务水平和设施配套、工作选择、居住空间选择、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与城市规划等方面阐释了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孟珏  陈忠暖  王思洁  徐秀玉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广东省城市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不同阶段的城市发展被赋予了不同的阶段特征。文章以广东省县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因子分析方法和GIS软件,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角度,得出广东省城市发展的各阶段总体发展特征以及时空演变规律:广东省的城市发展是居住生活质量、城市经济、城市规模、人口特性、基础设施等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空间分布上是集中和分散并存的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翟远征  王金生  郑洁琼  郇环  
近30 a以来,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和水资源总量较多年平均值分别减少了6.89%和31.37%,而总用水量在这期间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对用水结构的准确分析和科学预测是制定水资源利用发展规划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改革开放30 a来北京市总用水量、农业、工业、生活和环境用水量及用水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总用水量和用水结构演变的驱动因子,最后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总用水量和用水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对未来水资源供需形势的影响作了预测和探讨,受工农业用水减少,以及生活和生态用水增加的影响,未来一定时期内总用水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锦前  钟威  蔡永久  龚志军  温新利  
为探究太湖流域中型湖泊水质时空分布规律及演变趋势,以太湖流域上游长荡湖和滆湖为研究对象,基于近期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其演变特征。2017~2019季度监测结果显示:两湖主要污染物为总氮(TN,劣V类)、总磷(TP,Ⅲ类~Ⅴ类)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Ⅱ类~Ⅳ类),水体营养水平介于轻度~中度富营养之间。通过文献调研,并结合遥感解译,分析了两湖1990~2019年TN、TP变化情况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1990~2005年,两湖水质持续恶化,综合水质类别由Ⅲ类变为劣V类;(2)2006~2014年,两湖水质波动较大,此阶段主要受一系列生态修复政策(包括围网拆除、湖区餐饮业整治、入湖氮磷削减示范工程等)影响;(3)2017~2019年,两湖TN和TP浓度处于较高水平。水生植物物种丰度和覆盖度急剧下降。尤其是滆湖,2016年后沉水植物近乎消失,主要优势种由沉水植物黄丝草演变为现在的挺水植物芦苇。相关性分析显示:农业面源污染、城镇化、工业化以及水产养殖是两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但两湖TN、TP与围网面积二者间并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现阶段长荡湖和滆湖富营养化的治理应遵循“控源—削减—修复”的原则,推进农村生活污水以及畜禽养殖废水达标排放,加大湖滨带保护力度,实施生态修复,构建草型生态系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华军  李国胜  王少华  崔林林  欧阳宁雷  
苏北滨海滩涂湿地位于现代长江口与废黄河口之间,是最典型的淤泥质平原海岸,其演变特征及空间格局具有鲜明的特征。本文选用1980年、1992年、2008年的TM和ALOS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构建了基于空间分割和转移矩阵分析模型,研究了近30年来苏北滨海滩涂湿地的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苏北滨海滩涂发生了巨大变化,近30年间滩涂总面积减少了1273.11 km2,平均每年减少45.47 km2;滩涂湿地侵蚀/淤积面积约965.14 km2,0 m等深线冲刷后退减少的面积约为307.97 km2。2苏北滨海滩涂湿地区域差异性明显。南北方向上可划分为6个自然地理单元,东西方向上可划分为3个区域。3苏北滨海滩涂湿地演变中,湿地转型、湿地丧失和湿地演替分别占总面积的38.39%、14.80%、20.51%;其中天然湿地减少354.1 km2,人工湿地增加1061.45 km2,非湿地增加253.09 km2。4滩涂湿地主要植被群落演替特征和空间分布也呈现出差异性。湿地演替主要发生在净变区,与对应岸段的海岸侵蚀/淤积类型基本吻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军  李晓娟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角色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主要体现在身份定位、规范要求和期望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演变表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应当体现时代性、多元性和专业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祝青林  张留柱  于贵瑞  戴东  蔡福  刘新安  
利用中国气象局和黄河水利委员会近30年269个观测站的降水资料,采用光滑薄面样条插值法对黄河流域各月及年降水量进行插值,在ArcMap/ArcInfo中进行图象处理和分类,完成了1km×1km栅格降水的空间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水的空间分布。利用GIS软件编程实现了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法与空间化技术的结合,生成了各月及年降水在空间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结果表明:27年来,流域总降水量呈下降趋势,空间上表现为北半部以增加为主,南半部以减少为主。各月间差异很大,在秋冬季节,以下降趋势为主,部分地区达到显著;春夏季节除少数月份外,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有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全年降水呈下降趋势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佳  
为了揭示日本樱花花期演变的特点及其与春温、植物生育期变化的关系,从1979~2006年近30年来,对陕西杨凌日本樱花花期进行了连续观测,统计分析了日本樱花花期序列,花期和春温的关系以及其与小麦生育期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日本樱花花期有随时间推移逐渐提早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开花始期、盛期均较80年代提早1 d,进入21世纪以来提早明显加快,其平均开花始期、盛期均较20世纪90年代提早9 d。20世纪80和90年代,日本樱花最早和最晚花期相差21 d,到21世纪10年代,相差仅15~17 d,花期的变动明显趋于稳定。陕西杨凌早春和整个春季的气温均与日本樱花花期呈极显著负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杰安  王小慧  吴尧  贾浩  尹小刚  史磊刚  褚庆全  陈阜  
【目的】谷子营养丰富、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谷子种植对优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优势,以期为优化谷子布局和促进谷子生产发展提供建议与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85—2015年谷子各省、县域生产统计数据,采用产量贡献率、重心迁移、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了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规律。【结果】30年间全国谷子播种面积由3.318×10~6hm~2减少至7.88×10~5hm~2后回升至8.39×10~5hm~2,单产由1 801.2 kg·hm~(-2)提高至2 342.9 kg·hm~(-2),总产量变化中面积贡献率为80.3%,单产贡献率为18.4%,且单产贡献率逐渐增加。全国谷子生产重心年际间变化较小,优势产区稳定在东北地区中西部、黄淮海平原中北部和北部中低高原区东南部,具体集中在内蒙东部、东北三省与内蒙接壤的县域、河北大部、河南西北部、山东中部、山西大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及宁夏中部。30年间黄淮海平原区、东北地区与西北部分县域单产增加但播种面积大量减少,使该区域表现为单产优势与面积劣势,2000年后北部中低高原区的吉林通榆、内蒙敖汉旗与山西部分县域的播种面积回升。播种面积较大而单产劣势的县域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和山西中北部部分县域。【结论】30年来全国谷子播种面积先减后增,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产逐步提升。黄淮海地区被夏玉米替代的夏谷较难恢复,东北地区中西部、北方农牧交错区及太行山沿线区谷子生产具有恢复潜力。谷子育种、栽培技术与生产加工机械的进步,对谷子生产提质增效与实现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云雁  
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可视化的手法展示近3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的聚焦热点变化与发展趋势,从一个侧面展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演进过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凌霄  安悦  谭雪兰  米胜渊  熊亚东  谭杰扬  
综合运用空间集聚分析、时序变化分析等方法,结合GIS技术从种植结构类型以及种植比例变化两个方面对近30年来长株潭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变化过程、格局与调控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共出现12种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且有22个县市区转变了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区域种植结构类型丰富度呈波动上升趋势,由单一的双水稻型向多元化的作物种植结构转变。②种植比例变化较大,双季水稻种植比例降幅最大,而蔬菜的种植比例增幅最大。1987年共有3种作物存在显著的HH集聚特征,其中双季水稻、油料出现了高值聚集区的连片分布;而2016年共有4种作物存在HH集聚特征,其中双季水稻、油料、蔬菜出现了高值聚集区的连片分布。文章认为,长株潭地区未来可通过减少单一型增加组合类型,实现组合型内部元素多样化,在保证水稻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提升带有地方特色的作物种植比例等方面进行调整与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发超  刘诗苑  刘黎明  
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应用1986—2013年期间7个时间点的遥感影像数据,选取典型景观格局指数,对厦门市近30年的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求其动态演变机制。结果表明,厦门市建设用地景观增长较快,景观空间格局趋于均衡。城镇景观以极核为中心呈连片发展态势;独立工矿景观指数均呈现上下波动,具有不稳定性;农村居民点景观变化较为平稳,具备一定的极核作用。建设用地景观形态演化时空特征明显,城市化初期,各类建设用地景观形态较为规则;快速城市化时期,城镇景观最先表现出扩张形态特征;其他两类建设用地景观也渐次展现扩张特征,各类建设用地景观空间分布区域均衡。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变主要受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中心、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空间政策及景观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