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5)
2023(11958)
2022(10317)
2021(9846)
2020(8308)
2019(19290)
2018(19650)
2017(38029)
2016(21044)
2015(24021)
2014(24495)
2013(23992)
2012(22176)
2011(20094)
2010(20116)
2009(18539)
2008(18112)
2007(15984)
2006(14160)
2005(12563)
作者
(62804)
(51595)
(51580)
(48987)
(32772)
(24734)
(23471)
(20458)
(19670)
(18636)
(17600)
(17367)
(16517)
(16474)
(15956)
(15923)
(15535)
(15392)
(14789)
(14731)
(12990)
(12982)
(12527)
(11782)
(11669)
(11636)
(11581)
(11345)
(10526)
(10301)
学科
(80083)
经济(79985)
管理(59221)
(54802)
(44447)
企业(44447)
方法(36927)
数学(31871)
数学方法(31524)
中国(24215)
(22907)
(20224)
(19130)
业经(17933)
(17662)
地方(15883)
农业(14810)
(14681)
理论(14674)
贸易(14674)
(14257)
(13935)
银行(13885)
(13690)
(13284)
(12838)
环境(12648)
技术(12559)
(12409)
金融(12401)
机构
大学(303134)
学院(301716)
管理(117645)
(115449)
经济(112684)
研究(102129)
理学(101169)
理学院(100025)
管理学(98347)
管理学院(97804)
中国(75517)
(65984)
科学(64922)
(55113)
(52452)
(50435)
研究所(47761)
业大(46310)
中心(44830)
(44243)
财经(43837)
北京(42157)
(40511)
师范(40104)
农业(39801)
(39651)
(37409)
(36108)
技术(33545)
经济学(33519)
基金
项目(202470)
科学(156847)
研究(149355)
基金(143683)
(125586)
国家(124519)
科学基金(105022)
社会(90434)
社会科(85430)
社会科学(85407)
(79849)
基金项目(76582)
教育(68752)
自然(68495)
(67458)
自然科(66786)
自然科学(66766)
自然科学基金(65522)
编号(62769)
资助(59481)
成果(51991)
重点(45015)
(44376)
课题(43759)
(43037)
(41634)
创新(38766)
项目编号(38663)
科研(38453)
教育部(37487)
期刊
(129664)
经济(129664)
研究(91487)
中国(57001)
学报(50395)
(46007)
科学(44791)
管理(43852)
(39685)
教育(37777)
大学(37147)
学学(34750)
农业(32157)
技术(26815)
(25138)
金融(25138)
业经(22403)
财经(20849)
经济研究(20299)
(17662)
问题(17558)
图书(17489)
理论(15944)
(15664)
科技(14861)
实践(14714)
(14714)
技术经济(14332)
现代(14064)
(13809)
共检索到443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抚英  
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分类是开展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按照工业生产行业及相关环境、尺度层级与构成要素、历史阶段、价值等级、区位特征、创办主体、再利用模式和工业建筑本体特征等,对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主要分类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混合分类法"建立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分类体系,即以"线分类法"为主导形成基本分类,以"面分类法"形成补充分类,基本分类与补充分类整合形成分类体系。分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不断优化和细化的过程,体系框架可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做适应性调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福文  佟玉权  张丽  
本文在对东北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进行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针对东北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探讨了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的各个环节,并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大连工业遗产进行实证评价研究,为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艳  柴彦威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北京在"由消费性城市向工业性城市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指导下,现代工业迅猛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曾以单位大院形式建设起来的大型工业企业单位,目前由于首都城市职能的调整、市场化改革所推动的土地功能置换以及环境治理等原因正面临着搬迁、消亡的危机。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领域的学者已经呼吁亟需对城市工业遗产进行"抢救式"的保护。然而,已有规划案例往往更强调对工业遗产单体建筑或区域物质空间的保护和再利用,而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挖掘比较欠缺。论文从单位大院的物质空间性特征、单位制度的内涵以及单位居民的单位情结等方面,以北京京棉二厂为案例,对北京现代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志群  陈李翔  杨琳  
本文介绍德国技师的职业概况,分析了工业技师对现代工业经济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作用,厘清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技师岗位工作的异同点,以及他们在现代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过程的作用,介绍了德国技师资格的基本内容,并提出加强我国技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军  刘丽华  
目前,国内外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主要以工厂、建筑群、矿山等物质性遗存为主,传统工业时期的工业遗存尤其是大量赋存的非物质工业遗存的保护意识和效果都不容乐观。文章认为,建构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是工业遗产挖掘、认定,建立保护名录等基础性工作的保障;我国非物质工业遗产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得到保护,在现有的2批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四部分。文章引入非物质文化视角,采用文献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当前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特征、非物质工业遗产保护机理,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构成,进一步明确了非物质工业遗产的保护内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径伟  郭晴  
通过研究我国目前自然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对自然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之路,实现自然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要求。把重要篇幅放在主要发达国家对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体系保护的内容上,从分析我国自然遗产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对自然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遗产保护体系,力求将之运用于实践之中,以解决我国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使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长松  李舒涵  王亚男  
山东淄博作为工业文明悠久的重要工业城市,重工业、轻工业及手工业在山东和全国的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工业化转型背景下的淄博市工业遗产为依托,梳理了淄博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工业遗产类型,评述了淄博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通过对淄博市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分析,淄博在工业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已取得了实践经验,但仍存在着制度保障不完善、大刀阔斧重建与消极静态保护并存、保护类型片面单一以及多头管理等问题,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淄博工业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长松  李舒涵  王亚男  
山东淄博作为工业文明悠久的重要工业城市,重工业、轻工业及手工业在山东和全国的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工业化转型背景下的淄博市工业遗产为依托,梳理了淄博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工业遗产类型,评述了淄博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通过对淄博市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分析,淄博在工业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已取得了实践经验,但仍存在着制度保障不完善、大刀阔斧重建与消极静态保护并存、保护类型片面单一以及多头管理等问题,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淄博工业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卫华  余盼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为研究区域,以近代史、经济史、地方志等文献典籍为资料来源,采用文献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筛选和分析,理清了辽宁工业遗产在产业上呈现出采矿业、制造业比重较大的特征,在地理上呈现出集中程度高、辽中南地区占有较大比例的特征,基本上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沿铁路沿线向外辐射的工业遗产廊道分布格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钱川  赵霞  
本研究旨在针对嘉兴的工业遗产特色制定一套具有适应性的价值评价体系,并针对嘉兴市区现存工业遗产进行评估,为合理确定近期重点保护对象提供决策依据。针对具体的工业遗产建筑进行综合评估得出重点保护的建构筑物本体,并为制定准确分类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提供依据。创新点在于根据嘉兴的工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现状特点,深入挖掘遗产价值,综合保护与展示利用的双方面需求制定适应性的评价体系,提出分类保护的具体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左  石斯东  
现代工业培训中的管理模式研究□姜左石斯东一、概述现代工业培训中管理的对象是人、物系统。管理者在一定时间、地点对特定范围内的人、物系统,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计划、决策、确定目标后,便是对人、物系统内的各种基本要素(人才、物力、财力、时间、设备等)的充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家臻  
最近一个时期,知识经济引起国人普遍关注。论述知识经济的文章连篇累牍,专著不断问世。但是,从知识经济与现代工业走向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论文很少,有些论著即便论及也是零星分散地分布在成果之中,还不够深入。因此,认真揭示知识经济与现代工业发展趋势的内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利中  岳珑  
1950—1957年,在中央的扶持下,新疆地方政府和新疆军区通过制定一系列工业发展规划,率领新疆军民开展了工业化建设,兴办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通过这些工业建设活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且为新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建设经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淼  王浩  
工业遗产所具有的价值一直停留在《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所赋予的价值构成中,最初的价值已经不能满足甚至阻碍了当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工作。本文在原有工业遗产普遍价值构成的基础之上,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城市布局结构、文化体系、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指出当前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局限性,并从现代哲学价值研究角度,将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因素进一步扩充和细化,以工业遗产资源的固有属性、特征和受到价值评价主体影响的各种因素为基础,将其划分为本征价值和引申价值两大类,并将每一类价值因素具化为工业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因子,从主观和客观、保护和再利用等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剖析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为工业遗产的确认、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今朝  范文君  
遗产保护目前已经引起世界性的重视,遗产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从横向来说,遗产可以分为自然遗产、(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类,且从仅保护单一要素遗产向同时注重保护多要素集成遗产,从仅保护有形的、可触摸的、物质形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发展到对无形的、不可触摸的所谓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等的保护;从纵向而言,则依次还可区分出社区的、国家的乃至世界的遗产,并以社区层面的遗产最为脆弱,最易忽视和破坏。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目前世界上遗产保护的整体框架,对中国当代的遗产保护体系进行了归纳和说明,并就如何真正落实遗产保护提出一些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