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6)
- 2023(7749)
- 2022(6941)
- 2021(6594)
- 2020(5795)
- 2019(13625)
- 2018(13676)
- 2017(28134)
- 2016(15556)
- 2015(17785)
- 2014(18169)
- 2013(18139)
- 2012(17426)
- 2011(15967)
- 2010(16307)
- 2009(15687)
- 2008(15854)
- 2007(14708)
- 2006(13010)
- 2005(11865)
- 学科
- 济(65372)
- 经济(65307)
- 管理(43545)
- 业(42886)
- 企(32698)
- 企业(32698)
- 方法(31134)
- 数学(28217)
- 数学方法(27935)
- 农(20445)
- 中国(19106)
- 财(18433)
- 制(15188)
- 贸(14920)
- 贸易(14914)
- 易(14554)
- 银(13046)
- 银行(13023)
- 农业(12835)
- 行(12469)
- 地方(12401)
- 业经(12400)
- 学(12327)
- 策(11238)
- 融(11137)
- 金融(11135)
- 务(10409)
- 财务(10383)
- 财务管理(10352)
- 企业财务(9737)
- 机构
- 学院(232208)
- 大学(231668)
- 济(100410)
- 经济(98200)
- 管理(88245)
- 研究(79034)
- 理学(74825)
- 理学院(74023)
- 管理学(72887)
- 管理学院(72438)
- 中国(62352)
- 财(49745)
- 京(48783)
- 科学(46471)
- 所(41137)
- 农(39702)
- 财经(38504)
- 研究所(36814)
- 中心(36746)
- 江(36187)
- 经(34671)
- 业大(32866)
- 农业(31448)
- 北京(31407)
- 经济学(30953)
- 范(29741)
- 师范(29478)
- 州(28741)
- 财经大学(28152)
- 经济学院(28137)
- 基金
- 项目(141095)
- 科学(109627)
- 研究(105667)
- 基金(100580)
- 家(86282)
- 国家(85546)
- 科学基金(71875)
- 社会(65281)
- 社会科(61843)
- 社会科学(61823)
- 省(55056)
- 基金项目(52574)
- 教育(49076)
- 划(46694)
- 自然(45192)
- 编号(44981)
- 自然科(44032)
- 自然科学(44014)
- 自然科学基金(43224)
- 资助(43045)
- 成果(38317)
- 部(32569)
- 重点(31797)
- 发(31219)
- 课题(31009)
- 创(28567)
- 教育部(27722)
- 性(27631)
- 科研(27055)
- 人文(26928)
- 期刊
- 济(113190)
- 经济(113190)
- 研究(72384)
- 中国(42563)
- 财(37549)
- 农(36079)
- 学报(32965)
- 管理(30605)
- 科学(30361)
- 融(27202)
- 金融(27202)
- 大学(24749)
- 农业(23916)
- 教育(23332)
- 学学(23217)
- 技术(19505)
- 业经(19153)
- 财经(19148)
- 经济研究(18659)
- 经(16378)
- 问题(15870)
- 贸(14250)
- 理论(12888)
- 技术经济(12253)
- 业(12057)
- 统计(11898)
- 商业(11851)
- 国际(11829)
- 实践(11645)
- 践(11645)
共检索到352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袁沁敔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政策的运行环境、中央银行反应函数与利率调整模式、利率对通货膨胀、产出、储蓄与消费的影响 ,全面论证利率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主要结论如下。第一 ,利率管制、过高的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机构实际负利率构成了利率政策运行环境的三个主要标准化事实 ;第二 ,我国的利率调整属于典型的滞后调整 ,决策时滞约为 6- 1 0个月 ;第三 ,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显著 ;第四 ,实际利率对名义和实际产出的预测能力明显高于其他金融变量 ;第五 ,利率变化对居民的储蓄与消费决策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利率政策 宏观经济效应 中央银行决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滑冬玲
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最重要和使用最频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2004年10月29日~2007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8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但是,本文认为,并没有达到抑制贷款和投资、平抑物价、减缓经济增长的预期政策目标。利率货币政策工具失效、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根源在于我国尚未建立市场导向的制度框架。要提高货币政策效力,使用合理的货币政策工具,必须以建立完善制度为保障。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存贷款基准利率 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建东 余亚萍
2004年10月29日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以来,云南省商业银行下浮利率贷款占比上升,上浮利率贷款占比下降,利率总体水平低于全国,而经营效益大幅提升。为客观全面地分析这一现象,2006年一季度,人行昆明中心支行组织省级各金融机构对2005年的经营效益与贷款利率政策效应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本文拟从商业银行的盈利情况、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定价机制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去解释这一现象。
关键词:
利率 分析 报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蒋清海 董积生 许秋起
2011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加息敏感期。但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及企业经济效益改善需要等,又决定央行基准利率上调空间不大。预计在上半年以前央行有可能上调基准利率1~2次,每次0.25个百分点。下半年由于价格水平、货币供应增速下行,欧美可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等,央行基准利率调整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一、2011年上半年之前为进一步加息敏感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关于近年利率问题研究情况的报告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利率研究会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利率研究会1990年成立以来,先后在湖南、四川、江西、河南召开过四次理论讨论会,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利率改革应遵循哪些基本原理,利率的宏观调控目标和运行机制,差别利率政策问题,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彦生 李东元
本文采用前瞻性泰勒规则对新凯恩斯模型中的货币规则进行了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模型,通过反应函数和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新凯恩斯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的货币政策,而且得出了非常重要的经验性结论。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期的货币政策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利率没有完全自由浮动的前提下,利率政策还很难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汤毅林
在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中,利率政策是常用的工具之一。事实证明,利率政策的效应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并不能完全保持一致。在不同的条件下,为什么利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呈现出正效应与负效应呢?利率政策本身客观存在的局限性是关键因素。只有重视与加强利率政策的局限性研究,才能提高实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才能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的实现服务。
关键词:
利率政策 有效性 局限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冯欣海 闫宇航
近年来全球共有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以避免因银行惜贷造成资金回流央行,从而增加商业贷款,实现提升物价水平、缓解本币升值压力和振兴出口等多项政策目标。央行负利率政策作为新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五国中除日本外均已实行两年以上,其效果也已初见端倪。本文从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的原因出发,分别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负利率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警示我国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切忌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而应从中国实际出发,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还应注意调节经济必须依靠实体经济和技术进步,以免陷入负利率政策陷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冯欣海 闫宇航
近年来全球共有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以避免因银行惜贷造成资金回流央行,从而增加商业贷款,实现提升物价水平、缓解本币升值压力和振兴出口等多项政策目标。央行负利率政策作为新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五国中除日本外均已实行两年以上,其效果也已初见端倪。本文从五大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的原因出发,分别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负利率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警示我国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切忌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而应从中国实际出发,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还应注意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彩
中国经济从1989-1992年的严重衰退到1993-1997年的高速增长,一度出现经济过热的现象,继而又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然而,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由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下降到近几年的8%左右。与此同时,消费持续低迷,中国经济首次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现象。为此,中国政府已采取了多项扩张性政策手段干预经济,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大幅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增发国债、增加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发展消费信贷等。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大学经济管理系运行机制课题组
本文认为 ,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都要利用利率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而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形成 ,利率的政策工具性质更加明显。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变动频繁 ,但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因此有必要对利率政策的弹性进行研究分析 ,以改善调控效果。利率政策弹性包括利率的消费弹性、利率的储蓄弹性、利率的投资弹性等。 1995年以来的利率弹性分析表明 ,居民消费对利率下调反应逐渐减弱 ;居民储蓄与利率变化仍然呈反向关系 ,但程度有所减弱 ;私人投资对利率调整的反映最为灵敏。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兵兵
负利率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中央银行所实行的利率政策,作为一种金融政策"异象"而备受关注。负利率政策的出现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一种挑战,是部分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所导致的通货紧缩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尽管负利率政策在部分国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来看,并未能较好促进信贷扩张与经济增长,不能在长期阻止通胀下滑,无法完全减缓本币升值压力,容易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不存在持续的通胀下降与货币升值压力、实际资金利率水平处于负利率状态等实际情况,以及负利率政策本身不利于提振内需,就化解当前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困难而言,负利率政策并不是能够"药到病除"的"良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强 孙美欧
我国货币市场发展并不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存在着长期分割的现象,这极大地削弱了利率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效果。我国股票市场标准市盈率相对于利率的变动并不敏感,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杠杆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中各行业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也存在着差异,各行业的敏感程度、调整速度也各不相同。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根据各个行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利率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