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5)
2023(3235)
2022(2870)
2021(2876)
2020(2462)
2019(5601)
2018(5828)
2017(11917)
2016(6609)
2015(7609)
2014(7599)
2013(7911)
2012(7690)
2011(7174)
2010(7696)
2009(7390)
2008(7276)
2007(6498)
2006(6210)
2005(5863)
作者
(20253)
(16561)
(16303)
(15830)
(10409)
(7780)
(7584)
(6341)
(6217)
(5947)
(5629)
(5484)
(5387)
(5287)
(5212)
(5025)
(4836)
(4805)
(4773)
(4755)
(4203)
(4170)
(3947)
(3767)
(3759)
(3742)
(3699)
(3623)
(3322)
(3178)
学科
(25069)
经济(25041)
管理(20836)
(14520)
中国(10602)
方法(10553)
(9920)
企业(9920)
数学(9570)
数学方法(9480)
环境(9407)
(8585)
(7590)
(6902)
(6501)
银行(6494)
(6309)
(6241)
(6205)
贸易(6193)
(6104)
生态(6020)
(5501)
资源(5356)
农业(5139)
(5118)
(5104)
金融(5104)
(4976)
地方(4731)
机构
大学(99246)
学院(98897)
(41133)
经济(40031)
管理(35692)
研究(35183)
中国(29639)
理学(29488)
理学院(29090)
管理学(28645)
管理学院(28462)
(22732)
(22468)
科学(20580)
(18279)
财经(16817)
研究所(16055)
中心(15885)
(15688)
北京(15468)
(15055)
(14978)
(13325)
(13298)
业大(13265)
师范(13213)
(12862)
经济学(12518)
财经大学(12263)
农业(11541)
基金
项目(56795)
科学(43679)
研究(42881)
基金(40162)
(34814)
国家(34556)
科学基金(28341)
社会(26507)
社会科(25050)
社会科学(25044)
基金项目(21421)
(21302)
教育(18890)
(18802)
编号(17989)
自然(17426)
资助(16842)
自然科(16754)
自然科学(16743)
自然科学基金(16401)
成果(15131)
(12952)
(12766)
重点(12754)
课题(12491)
(10846)
(10763)
国家社会(10735)
教育部(10723)
(10693)
期刊
(51463)
经济(51463)
研究(33999)
中国(22240)
(15505)
学报(13564)
管理(13455)
(13071)
科学(12853)
(12292)
金融(12292)
教育(10282)
大学(10259)
学学(9368)
农业(9057)
业经(9020)
财经(8163)
问题(7896)
经济研究(7711)
技术(7375)
(7002)
(6774)
理论(6387)
资源(6238)
国际(5841)
实践(5835)
(5835)
图书(5729)
现代(5320)
商业(5073)
共检索到163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日前表示,生态保护红线主要保护的是生态功能重要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目前15个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经结束。剩下的16个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待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对外发布。初步估计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将达到或超过占国土面积25%左右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在全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各个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的要求,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此外,该意见还就全国不同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时间表及相关责任机制作了安排。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是我国继2015年新《环保法》施行以来最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红蒂  陈瑜琦  汪晓帆  袁弘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7年以来,通过国家、省、市、县等多层级上下联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等多部门横向联合,共同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评估调整工作,首次全面完成了全国陆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现了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在全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各个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的要求,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此外,该意见还就全国不同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时间表及相关责任机制作了安排。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是我国继2015年新《环保法》施行以来最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俊刚  李佳  陈天平  
本文以海南省坚持陆海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例,探索采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健全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手段,巩固和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的有效途径,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重要措施。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划分方法和管控思路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我国各省市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定位,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分级、分类、跨区管控的新思路,以便更好完善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燕勤   梁晓鸣  
<正>2023年8月15日,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编撰的《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蓝皮书》以翔实的数据及案例展示了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从构想提出到落地实施的全过程,并就未来管控措施及实施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011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这一表述,到2023年7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完成,这十多年的时间既是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探索及完善的过程,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重要措施。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划分方法和管控思路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我国各省市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定位,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分级、分类、跨区管控的新思路,以便更好完善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编者的话:生态保护红线是指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大创新。目前,我国已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围绕生态保护红线如何科学划定,以及未来如何有效管控,本期“封面聚焦”栏目的一组文章全面梳理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历程,总结提炼了部分地方实践经验,并对其管控思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大林  曹晓峰  匡鸿海  蔡满堂  黄艺  尹春燕  
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目前已上升为国家生态保护的重要战略,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维护中国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目前中国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和划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了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和内涵,概述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现状,就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各个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时应考虑的关键生态功能和生态敏感性,就划定指标体系和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中国区域尺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的关键问题及对应的初步建议,为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全面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燕勤   梁晓鸣  
<正>2023年8月15日,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编撰的《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蓝皮书》以翔实的数据及案例展示了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从构想提出到落地实施的全过程,并就未来管控措施及实施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011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这一表述,到2023年7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完成,这十多年的时间既是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探索及完善的过程,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关键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建祥  周庄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径。在湖南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当引入生态红线思维,确定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的红线保护区域。生态用地是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依据,用以满足生态保护的用地需要,因此,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应当涵盖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未利用地四种类型,并运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的编制工作中。生态保护红线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严格的监测、评估与考核机制的建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志强  贾克敬  张辉  吕晓  
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甚至人类生存发展。研究生态红线划定的产生和发展对未来生态保护制度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从政策时间、政策内容等方面对生态红线制度政策历程进行梳理,对生态红线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现阶段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从整体上把握改革方向,为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建辉  李统华  郭松  于少康  
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主要做法及管理制度建设探索,并针对目前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思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琳   雷国平  
东北典型黑土区面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景观格局破碎以及农业与生态空间冲突等问题,科学制定具有指导性的黑土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优化框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明晰生态保护红线内涵,在考虑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与生态空间协调、自然与社会系统协调的基础上,提出“点—线—面”多层次空间要素的系统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思路,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识别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区域。结果表明:(1)在保障不划入优质耕地的前提下(阈值为10%),叠加生态系统服务极重要区、生态环境极敏感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不匹配区域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初步划定区域69646.00 km2,并提取生态源地34760.16 km2;(2)基于生态源地与构建的综合生态阻力面识别生态廊道10980.90 km与生态节点77个,其缓冲区与生态保护红线初步划定区域共同构成生态保护红线区域76234.54 km2;(3)基于破碎度(0.20)和连通度(80)优化阈值,25.48%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亟需优化。研究结果提高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优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东北典型黑土区国土空间精准管控与生态系统可续性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且对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生态空间稀缺的中小尺度区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