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1)
2023(3493)
2022(2901)
2021(3060)
2020(2502)
2019(5987)
2018(6221)
2017(11139)
2016(7119)
2015(8448)
2014(8688)
2013(8111)
2012(7858)
2011(7440)
2010(8013)
2009(7395)
2008(7173)
2007(6678)
2006(6299)
2005(6043)
作者
(18258)
(15019)
(14688)
(14416)
(9281)
(7009)
(6967)
(5768)
(5667)
(5518)
(4926)
(4874)
(4842)
(4739)
(4653)
(4636)
(4400)
(4371)
(4366)
(4289)
(4167)
(3808)
(3583)
(3562)
(3431)
(3406)
(3374)
(3320)
(2999)
(2953)
学科
(20049)
经济(20030)
教育(18774)
中国(15974)
管理(12545)
(10723)
方法(8882)
数学(8206)
数学方法(8126)
(6738)
企业(6738)
(6643)
理论(6390)
(6276)
(5863)
教学(5666)
(5549)
(5407)
银行(5405)
(5305)
(5267)
(5170)
贸易(5165)
(5101)
发展(4553)
(4431)
研究(4206)
技术(4009)
(3970)
金融(3969)
机构
大学(103454)
学院(97606)
研究(37169)
(35314)
经济(34293)
管理(29295)
教育(27507)
(24283)
理学(24232)
(23849)
理学院(23834)
中国(23823)
师范(23784)
管理学(23392)
管理学院(23179)
科学(20322)
(19808)
师范大学(19767)
(18619)
北京(17120)
研究所(16525)
(15859)
财经(15157)
中心(15079)
(13618)
职业(13206)
技术(13129)
(12884)
(12764)
经济学(11194)
基金
项目(50894)
研究(47005)
科学(40999)
基金(32728)
教育(30047)
社会(26858)
(26527)
国家(26146)
社会科(25125)
社会科学(25121)
编号(23039)
成果(22724)
科学基金(20832)
(20155)
(19469)
课题(18996)
(16420)
基金项目(16369)
(13856)
项目编号(13781)
规划(13769)
资助(13448)
(13319)
重点(12803)
教育部(12625)
(12414)
(12051)
研究成果(11802)
(11697)
(11655)
期刊
教育(46108)
研究(45565)
(41561)
经济(41561)
中国(28648)
(13153)
技术(11671)
职业(10849)
管理(10616)
学报(10237)
科学(10020)
(9803)
金融(9803)
大学(9221)
(8912)
财经(7761)
技术教育(7094)
职业技术(7094)
职业技术教育(7094)
经济研究(6964)
(6725)
学学(6710)
业经(6690)
(6627)
论坛(6627)
农业(6329)
问题(6315)
(6022)
(5705)
高等(5500)
共检索到166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我国科学近代化起点的标志被认为是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然而,我国科学技术近代化的主要任务是由受过西方科技文化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完成的,他们使近代科学逐步走向制度化,构建了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基本体制和形态,并将科学教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自明末开始,西方的科学就被传入中国。到19世纪后期,近代科学和科学教育都在中国逐渐产生。但真正大规模地引入近代科学和科学教育,则是我国留学生通过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地摄取和创建的,是他们经过不懈的交流、碰撞、吸收、融合和创新的结果。同时,也伴随着我国从传统学术的"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学术转型,专业科研机构的创立,专业社团的成立及其科学交流会议的召开,专业刊物的创办,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出现,科学奖励机制的形成,科学教育体制的确定,审定科学技术译名,等等。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一次艰难困苦的经历,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总结和引以为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异动和"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教化体系渐趋瓦解,儒家价值观念和教化思想也越来越招致激烈的批判。反思传统教化的近代命运,对于深刻理解现代性教化的兴起和全面把握中国现代学校变革的文化走向显然不无益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齐家  葛新斌  
西学东渐与中国教育目标的近代化●郭齐家葛新斌教育目标是对人才培养性质和规格的价值限定。中国教育目标的近代化,是指从培养具备封建纲常的“圣贤君子”向培养资产阶级健全人格“共和国民”的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从“圣贤君子”到资产阶级“共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宛金章  
比较中日近代初期的官办外语教育,清末的“京师同文馆”和幕末的“开成所”具有典型意义。围绕这两所教育机构及相关的官办外语教育机构,从教师来源、教学要求、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等,进行梳理和比较,十分有助于了解近代初期中日官办外语教育的状况和西学东渐外语教育所起到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继轩  
《中国民办教育通史》(近代卷)全景式再现中国百年近代社会变革中私立教育跌宕起伏、绵延发展的历史画卷。中国近代私立教育从"近世时期(1840—1911年)"到"近代时期(1911—1949年)"走过了"书院—新式学堂—私立学校"的转型发展阶段。晚清官学的沉沦与私学书院的衰落和清末传统私立教育向近代私立教育的转型;辛亥革命后的近代私立学校的设立与变革,近代私立大学的产生与嬗变;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三大专题展示了百余年来近代民办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探寻中国近代私立教育发展及其演进的历程,挖掘近代私立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揭示近代私立教育的发展规律,不仅对深化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对当代民办教育的健康规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咨询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毅  
晚明以来,在科举制、经济、国家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互动下催生出奢靡的科举消费和冗繁的科举经费。这两者的产生严重地腐蚀了当时科举制的运作,成为清末科举经费直接促成科举制废除的先声。然而,在恢复科举制的迫切需要下,清初的王朝则以规模宏大的"国家化"改革彻底净化了奢靡的科举消费,藉此重新厘定了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和义务,为科举制度培养之下的士绅阶层确定了符合其社会地位的臣民身份。这些举措及其影响都为清代科举制的运作提供了持续的物质保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建国  
中国近代学术包括教育学术体系是在西学东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事实为中国学术的发展带来一些根本性困扰,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语言、概念、方法论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学术的自觉程度。就教育学术而言,影响学术自觉的主要障碍表现为问题错置、理论错置以及与传统文化隔膜的语言问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于良芝  
本文阐释了Community Informatics(CI,"社群信息学")的内涵和主要思想,认为它与我国的社区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分享共同的兴趣与宗旨,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社区发展;与社区/农村信息化相比,CI之新在于,它以社群主义、网络社会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当代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强调ICT应用中的社区振兴(或社区赋权)和社区参与。本文认为这些新理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方法对解决我国社区/农村信息化效益低下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也提出了与CI引进相关的其他问题,例如CI应该成为谁的视角和方法,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东渐"路径与前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稌年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术思想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其过程存在着"以日为师"和"以美为师"两个不同阶段。译介日本的《图书馆小识》标志着"以日为师"阶段的高峰,并迅速衰退,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术思想快速进入了"以美为师"阶段。这一阶段的起点是比较高的,厘清了图书馆的性质、任务、意义、宗旨,构建出了代表该时期的图书馆学体系,提升了管理和服务理念。1926年,洪有丰《图书馆组织与管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图书馆学"的开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宋丽智  
以《会计杂志》为中心考察近代会计思想的西学东渐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在近代会计思想西学东渐的整体框架下把握住会计期刊这一新兴的传播方式,逐一论述了《会计杂志》中对西方会计思想的翻译与评介、学习与运用等内容,以期更加细腻地梳理会计思想西学东渐的脉络,进一步挖掘其社会影响和历史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雁冰  
美国科学教育滥觞于19世纪60年代,1920至1957年期间初步繁荣但同时也深陷功利主义泥沼。1957至1978年期间的美国科学教育"第一次革命"是20世纪科学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事件,它集中彰显了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科学文化与儿童心理之间的张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祐睿  
《桐下听然》一书是由活动于明末清初的苏州文人“季美”所编纂的文言小说集,共二十二卷367则故事。目前上海图书馆藏有足本,国家图书馆藏五卷残本。该书编纂主旨是希望通过记录个人的志怪见闻,以及相关的报应故事来警醒人心。由于其出发点近似六朝志怪,因此书中诸篇在故事发生地点、时间上大多有较详细的记录。同时该书在明末清初出现不少选本以及引录本,其中尤其以《集异新抄》保存最为完善,共达248则《桐下听然》故事。佐以引用较多的《坚瓠集》《续太平广记》《识小录》使我们确定了现今所见的《桐下听然》并非初印本。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堂  
明末清初,中国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国内市场初步形成,人们对商业与贸易有了较深的认识,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许多国家都有开展对华贸易的强烈愿望,中国的商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海商实力非常雄厚,历史给了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难得机会。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田轩  
在宝能系大举收购万科、增持格力的过程中,一系列杠杆工具被予以应用。杠杆收购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带来颇多争议。本文总结了欧美发达国家杠杆收购的经验,并分析了保险资金举牌万科的本质原因,为规范杠杆并购市场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