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2)
2023(12315)
2022(9906)
2021(9205)
2020(7679)
2019(17355)
2018(17525)
2017(32481)
2016(19182)
2015(22094)
2014(22341)
2013(21091)
2012(19732)
2011(18084)
2010(18715)
2009(17520)
2008(17316)
2007(16034)
2006(14862)
2005(14159)
作者
(54462)
(44993)
(44770)
(43176)
(28678)
(21485)
(20506)
(17545)
(17285)
(16459)
(15438)
(15208)
(14727)
(14679)
(14360)
(14191)
(13470)
(13426)
(13386)
(13050)
(11884)
(11238)
(11067)
(10523)
(10461)
(10378)
(10240)
(10079)
(9197)
(9022)
学科
(66444)
经济(66330)
管理(52769)
(46843)
(37520)
企业(37520)
中国(28989)
方法(24473)
教育(21909)
(21033)
数学(21007)
(20955)
数学方法(20710)
(20348)
业经(16610)
(16601)
(14385)
银行(14349)
(14298)
理论(13898)
(13780)
农业(13014)
(12624)
贸易(12612)
(12358)
金融(12355)
(12335)
地方(12236)
(11718)
体制(11451)
机构
大学(272610)
学院(266840)
(104144)
经济(101564)
研究(98362)
管理(89995)
理学(75233)
理学院(74261)
管理学(72815)
管理学院(72305)
中国(72073)
(60718)
科学(57165)
(54921)
(50534)
(45260)
研究所(45053)
(43881)
师范(43470)
(43391)
中心(43377)
财经(41519)
北京(39607)
教育(38131)
(37490)
业大(36430)
(35515)
师范大学(35305)
(35118)
农业(33996)
基金
项目(162871)
科学(128341)
研究(126168)
基金(114363)
(99497)
国家(98513)
科学基金(82054)
社会(78085)
社会科(73517)
社会科学(73500)
教育(65606)
(64087)
基金项目(58353)
(56384)
编号(53859)
自然(50068)
自然科(48828)
自然科学(48810)
成果(48231)
自然科学基金(47931)
资助(46844)
课题(41581)
重点(38644)
(38200)
(36471)
(34478)
(33975)
(33722)
(33391)
教育部(33241)
期刊
(125125)
经济(125125)
研究(96548)
中国(69584)
教育(62354)
(42962)
学报(41816)
(40712)
科学(37383)
管理(37059)
大学(33203)
学学(29545)
(29064)
金融(29064)
技术(26921)
农业(26799)
财经(21846)
业经(19841)
经济研究(19736)
(18941)
职业(17401)
问题(17195)
(14268)
图书(13859)
(13725)
论坛(13725)
(13464)
(12488)
国际(12401)
理论(12228)
共检索到439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楼世洲  
中国近代的工业化实际上是沿着两条轨迹发展,即移植西方的现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的进化并存。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实业学堂的兴办”——“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三个大的过程。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沿着:现代工业移植——手工业改造——区域性的产业集聚的道路演变的。因此,近代职业教育制度嬗变对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明显的“路径依赖”。近代职业教育嬗变的第一个层面是职业学校的演变,第二个层面是传统手工业的师徒制向工厂师徒制和职业补习教育的演变过程。影响这种路径选择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结构和就业方式;二是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构成;三是职业分化和社会分层。推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燕  
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真正迈入近代化轨道是在民国时期,其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背景。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的建设历程大体分为实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阶段(1912-1921年)、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初创阶段(1922-1926年)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调整阶段(1927-1949年)。这个时期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职业教育、职业指导和职业补习教育的发展;同时,制度在实施中也引发了诸如与本土实际发生冲突、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等一些问题。鉴于此,对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重视制度的本土化问题是改革的基础,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核心,职业教育办学的准确定位是关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楼世洲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伴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坎坷的发展历程。尽管在各个历史阶段的职业教育与工业的关系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但两者之间最本质的联系始终存在,而且这种关联对近代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作为国家教育制度中的职业教育是移植了西方国家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与我国的近代工业移植于欧美的发展之路基本相同;另一方面,大量存在于民间手工业中的传统学徒制和民族企业中的工厂学徒制,以及农村中的农业技术的传承方式,构成了近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形式。从职业教育与工业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在新的视野下认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既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现代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考察建国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发展历史可知,中职资助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52年至1982年,人民助学金制度时期;1983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人民助学金逐步退出,以奖学金为主的资助制度建立;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职资助体系建立。目前,我国中职资助政策的范围逐步扩大、标准有所提高,形成了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佳  
考察美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发展历史可知,美国中职资助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英殖民者通过相关法令对学徒制的救济阶段(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州议会立法资助中等职业教育阶段(19世纪上半叶);联邦政府立法资助阶段(19世纪中期至今)。目前美国中职资助政策的范围逐步扩大,形成了以联邦政府立法资助为主、州议会立法和社会相关资助为辅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丽君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成为近年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作为职业教育创新的典型代表,英国学位学徒制的成功开展与其精准的制度供给有密切关系。由于关涉秉持不同价值取向的多元主体,英国学位学徒制作为一个新的复杂制度场域出现、存在及运作。场域各主体既相互博弈,又互惠合作。运用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通过"规制—规范—文化认知"三维制度供给,能最大程度消解主体之间的博弈、冲突,构建互惠性生态共同体,达成普职融通、储备技术人才等多重成效。该框架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张辉  黄泽华  
本文在深入探讨产业结构高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设立了一种既可用于横截面数据比较、也可用于时间序列比较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本文认为,产业结构高度表面上是不同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一种度量,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生产率的衡量。本文研究发现:(1)若以现代工业化为标准,那么从产业结构高度的视角来看,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约走完了1/3;(2)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东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3)从1998年开始,产业结构高度呈现超乎寻常的高速变化,中国经济也逐渐步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良性轨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  
近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研究经历了研究起步、初步发展和纵深发展的阶段,在职业教育制度的内涵、构成以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着研究边界不明晰,研究方法与视角单一,研究内容滞后于客观实际等问题,今后应当围绕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点深入进行职业教育制度的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琳  冯蔚星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容易与市场机制相联系的教育种类,但中国的职业教育却在市场化的道路上经历了先盛后衰的过程。本文作者力图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对我国职业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过程予以考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翟海魂  
本文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制度的历史演进为主要线索,分析决定和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因素,阐述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发展趋势以及制度设计的过程和本身的结构,以期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提供借鉴和思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玫璐  石伟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慧梅  汪冰冰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源于清末的实业教育,为解决民众生计,提升整个国家的实力,无论在晚清政府与国民政府所颁布的教育制度中,还是在社会有识之士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中,职业教育均受到相当的关注,但职业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却遭遇了诸多困境,如民众对职业教育认同较低,主动选择职业教育的甚少。从社会流动这一微观视角探析民国时期影响普通民众职业教育选择的深层次机制,民众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和他们对职业教育政策和制度的解读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否能实现个体社会流动是其选择背后的关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喻文莉  陈利根  
研究目的:揭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变迁特征。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经济社会的转型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宅基地使用权存续的经济、社会基础,亟须改革。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的60年变迁史对我们的启示是:赋予宅基地使用权的可让与性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诉求;宅基地使用权初始取得的主体应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为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维利  高文杰  刘文江  
本文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制度方面取得的成就与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制度失灵与制度缺失的原因,提出国家出台有关法律法规的主张,并阐释了其制度设计的着力点与准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绍娟  
职业教育投资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会效益。如何通过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显现,来促进职业教育制度的制定与运行。又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制度的有效运行,为职业教育投资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是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