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698)
- 2022(1593)
- 2021(1612)
- 2020(1490)
- 2019(3481)
- 2018(3655)
- 2017(8237)
- 2016(4416)
- 2015(5204)
- 2014(5313)
- 2013(5579)
- 2012(5496)
- 2011(5184)
- 2010(5318)
- 2009(5302)
- 2008(5230)
- 2007(4692)
- 2006(4484)
- 2005(4206)
- 2004(3638)
- 学科
- 济(18581)
- 经济(18564)
- 业(10935)
- 管理(10906)
- 方法(8649)
- 中国(8495)
- 数学(8126)
- 数学方法(8099)
- 企(7096)
- 企业(7096)
- 制(6232)
- 农(6078)
- 贸(5402)
- 贸易(5397)
- 银(5380)
- 银行(5370)
- 易(5340)
- 行(5207)
- 财(4899)
- 税(3849)
- 融(3844)
- 金融(3842)
- 税收(3648)
- 体(3638)
- 收(3623)
- 农业(3465)
- 土地(3344)
- 制度(3324)
- 度(3324)
- 和(3112)
- 机构
- 大学(71645)
- 学院(70534)
- 济(32156)
- 经济(31496)
- 管理(25738)
- 研究(23021)
- 理学(21418)
- 理学院(21210)
- 管理学(20980)
- 管理学院(20858)
- 中国(19828)
- 财(17681)
- 京(15460)
- 财经(13707)
- 经(12263)
- 科学(12050)
- 所(11907)
- 北京(10424)
- 经济学(10381)
- 研究所(10338)
- 江(10118)
- 财经大学(10079)
- 中心(9859)
- 经济学院(9514)
- 农(9499)
- 范(8936)
- 师范(8887)
- 州(8540)
- 业大(8077)
- 院(7909)
- 基金
- 项目(36685)
- 研究(29233)
- 科学(27956)
- 基金(25929)
- 家(21651)
- 国家(21439)
- 社会(18445)
- 社会科(17473)
- 社会科学(17467)
- 科学基金(17315)
- 基金项目(13710)
- 教育(13271)
- 编号(13173)
- 省(13125)
- 成果(11897)
- 划(11580)
- 资助(11039)
- 自然(9515)
- 部(9234)
- 自然科(9222)
- 自然科学(9217)
- 自然科学基金(9040)
- 课题(8616)
- 性(8188)
- 发(8117)
- 教育部(7956)
- 重点(7945)
- 项目编号(7887)
- 社科(7794)
- 人文(7749)
共检索到113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邹桂香 高俊宽
清朝末期,由于书院教育改革呼声日高,加之政治和行政力量的干预,兵燹战乱的持续破坏,我国书院藏书命运多舛。书院改制后,藏书多有散佚,或分流至省立图书馆、县级基层图书馆系统;或流入各级学校图书馆,成为其基础馆藏。在新时代背景下,书院藏书的传承不尽如人意,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系统均应探索书院藏书传承的新模式、新路径;政府和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应该加大科研扶持力度,推动和促进书院藏书在当代的开发利用与传承。
关键词:
书院 书院藏书 公共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晓新 何燕
通过对我国近代图书馆所颁布的九部章程的文本分析,笔者发现在我国近代图书馆彻底转型为西方式的现代图书馆之前,有一段向近代书院藏书制度学习的短暂却非常重要的时期。深入剖析这些章程中的条款,可以肯定其与近代书院藏书制度存在明显的继承与发扬关系,厘清这种关系,可以更客观地还原我国近代图书馆诞生、发展的历史场景,有助于当今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图书馆+书院"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历史理论来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寿芝
藏书是古代书院的一个重要职能,书院藏书和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系我国古代藏书的四大类型。古代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书院教育功能的发挥同书密切联系。与官府藏书、私人藏书相比较,书院藏书更重利用,在利用中体现其价值,并在流通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这些制度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古代书院 藏书 利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东发 钟洪 王波
概要地回顾了书院藏书的形成历史与发展脉络 ,分析了书院藏书的来源、特点、管理、利用及藏书楼建筑之后 ,充分肯定了书院藏书在文化史及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书院 藏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秦健民
书院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历朝共计7284所。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但书院的名称早在唐代就有了。据《新唐书·百官志)、(唐六典)记载,开元五年(71)年,唐朝政府组织文人于乾元殿校理经籍,乾元殿随之改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725年),又将...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王余光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前世今生1947年抗战结束,胡适任北大校长,当时中国图书馆非常落后,主要的原因是缺少人才,因此他决定在北大成立图书馆学系,邀请王重民任首任系主任。王重民先生为中国古文献学家、目录学家、版本学家,他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重要代表人物。早年该系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图书馆管理和研究图书馆最重要的文献——古籍。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文献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的重视,图书馆学
关键词:
藏书家 《四部丛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经纬
山阴祁氏家族书香传家、忠敏义烈、孝友睦谊之家风和在藏书、戏曲、诗文等方面的家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明的学术特色,尤其作为中国著名藏书家,称为浙东三祁的祁承?、祁彪佳、祁理孙子孙三代,更彰显了以藏书为特色的家风家学。他们对于图书采访、分类、编目等方面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探索,于今仍熠熠生辉。
关键词:
山阴祁氏 藏书家世 家风 家学 传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曦
苏精先生《近代藏书三十家》最早连载于台湾《传记文学》杂志,1983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结集成书。虽然此书当时并未在大陆出版,但大陆学者亦有关注,如郑伟章先生《文献家通考》就多有引用。2009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了该书的增订本,到2010年8月一年多的时间就印刷了三次,印量达一万册,可见其深受读者欢迎。刘尚恒先生评价此书有三个显著特点:眼光独到,贴近现实;内容精审,不枝不蔓;文字雅洁,语出有据。但也指出该书存在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晨 张社列
古徽州学术渊薮,作为程朱阙里、文献之邦,历代理学家们曾于此处著书立说,故徽州书院事业一直为全国之翘楚。受徽刻的影响,徽州地区的书院既为教育机构又为刻书机构,广泛刊刻使得书院藏书丰富。私人藏书家与学者们为藏书、著书、刻书而广建书院,亦使徽州书院的藏书事业得以不断发展。文章通过梳理古徽州地区一府六邑历代书院的建置与藏书情况,探究其藏书来源,分析其藏书特色,最后总结出书院藏书对徽州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徽州书院 书院藏书 书院刻书 藏书研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段玲玉 傅荣贤
书院是读书人围绕着书籍开展学术活动的场所,藏书是书院与生俱来的一种追求。华林书院是宋代一所闻名全国的家族化书院,它以其甚高的声誉和卓著的成果吸引着名公巨卿相继为其作诗题词。华林书院的组诗是由宋初多名文臣贤士同题唱和的一组诗歌,组诗诗歌内容成为勾勒华林书院藏书的来源、数量、特点、环境及其利用5个方面的依据。
关键词:
宋代 华林书院 藏书 组诗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罗焕好
藏书家莫伯骥以其五十万卷楼藏书之富驰名海内,为广东近代藏书之冠。文章简要分析了其藏书的经过,对其藏书散佚的情况作了初步考察。
关键词:
文献家 藏书家 莫伯骥 五十万卷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孙洪林
我国近代藏书楼孕育了藏书文化,藏书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藏书楼到图书馆的发展过程潜藏了中国文化起源与变迁的历史。近代藏书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藏书编目技术均体现了藏书文化的属性。近代藏书文化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及民族精神、民族价值成为现代图书馆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
藏书楼 藏书文化 现代图书馆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