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47)
- 2023(2955)
- 2022(2737)
- 2021(2730)
- 2020(2476)
- 2019(5555)
- 2018(5910)
- 2017(12486)
- 2016(6963)
- 2015(8019)
- 2014(8287)
- 2013(8559)
- 2012(8434)
- 2011(7756)
- 2010(8007)
- 2009(7827)
- 2008(7917)
- 2007(7085)
- 2006(6529)
- 2005(6191)
- 学科
- 济(28936)
- 经济(28889)
- 管理(16301)
- 业(15804)
- 方法(12412)
- 数学(11202)
- 数学方法(11082)
- 企(10946)
- 企业(10946)
- 中国(10887)
- 农(8696)
- 制(8177)
- 银(7202)
- 银行(7189)
- 贸(7156)
- 贸易(7150)
- 财(7067)
- 易(6999)
- 行(6985)
- 融(6344)
- 金融(6344)
- 学(5527)
- 地方(5455)
- 业经(5400)
- 农业(5219)
- 税(4812)
- 体(4733)
- 税收(4551)
- 度(4545)
- 制度(4541)
- 机构
- 大学(108043)
- 学院(105391)
- 济(46169)
- 经济(45139)
- 研究(38199)
- 管理(37630)
- 理学(31315)
- 中国(31050)
- 理学院(30908)
- 管理学(30508)
- 管理学院(30291)
- 财(24554)
- 京(23984)
- 科学(21168)
- 所(20158)
- 财经(18768)
- 研究所(17849)
- 经(16821)
- 中心(16678)
- 江(16130)
- 北京(16081)
- 农(15299)
- 范(15054)
- 师范(14933)
- 经济学(14775)
- 财经大学(13817)
- 经济学院(13412)
- 院(13407)
- 州(13127)
- 业大(12827)
- 基金
- 项目(58726)
- 研究(45725)
- 科学(44994)
- 基金(41201)
- 家(35213)
- 国家(34928)
- 科学基金(28147)
- 社会(28069)
- 社会科(26503)
- 社会科学(26497)
- 省(21398)
- 基金项目(21306)
- 教育(21233)
- 编号(19703)
- 划(19065)
- 成果(17984)
- 资助(17860)
- 自然(16365)
- 自然科(15905)
- 自然科学(15900)
- 自然科学基金(15587)
- 部(14352)
- 课题(13847)
- 发(13413)
- 重点(13263)
- 性(12240)
- 教育部(12230)
- 项目编号(11886)
- 创(11749)
- 人文(11501)
共检索到170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珂
2000年以来,我国物价经历了三次上涨,分别是2003~2004年、2007~2008年以及2010~2011年。本文通过对这三次物价上涨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分析,认为造成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复杂,虽然当前物价上涨没有近忧,但未来物价仍有上涨压力,不应放松对物价上涨的警惕,要注重平抑物价上涨与刺激经济等其它政策目标的协调配合。同时,应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等监测,管好全社会的流动性才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物价上涨 宏观调控 比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伍超明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物价上涨,有诸多共同之处,但因时代和体制变迁,这几次物价上涨的表现形式、传导机制和治理措施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萍
2003年9月以来,国内各地食用油、面粉和大米以及肉禽蛋奶等日用消费品的价格不约而同地上涨,涨幅高达10%~20%;重要生产资料如钢材、电力等产品价格也上涨明显。那么,导致这一波物价上涨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林茂
物价上涨的原因与对策李林茂近几年来,人们议论最多的恐怕首数物价上涨问题。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报告1994年我国各方面工作新进展的同时,也指出前进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幅度过高。尽管人们对价格上涨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比1988年大大增强,但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李瑞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物价(CPI)上涨。第一次发生在1988年,当年的物价上涨率为18.8%;第二次发生在1993-1994年,1994年的物价上涨率高达24.1%。这两次物价上涨的特点相同,均表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这两次物价上涨的性质有所不同:1988年的物价上涨是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基超 刘晴
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幅度过快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关注。与以往强调供给冲击的解释不同,本文认为我国物价上涨主要缘于外部因素——美元贬值和投机炒作带来的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境外投机资本逐利而涌入我国造成流动性过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外部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过快的对策。
关键词:
物价上涨 美元贬值 投机资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占兵
本文依据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发展现实,对当前物价上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探讨了近期物价上涨的压力来源,得出了总需求、总供给和货币供给三个层面共同作用于物价波动的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价上涨 压力来源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国庆
在谈到财政措施对物价上涨的作用时,经济理论一般是从需求角度,即通过财政赤字的增减对总需求的扩大或收缩来研究财政措施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但在我国的通货膨胀中,财政措施从供给角度(即“成本推进”的角度)对物价上涨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类物价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慧钧
本文从CPI的构成和结构入手,分析几个可能影响CPI的因素,认为是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导致了物价上涨。最后,通过建立CPI自回归模型,预测了CPI的走势,并据以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内物价仍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物价上涨 消费者价格指数 粮食价格指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婧
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高达11.4%,这是我国经济增长率连续第5年保持在10%以上。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外贸顺差持续增加、流动性过剩、物价水平上涨等情况相继出现,"双防"已成为经济界的热点话题。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结构性物价上涨问题尤为引人注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林奇
我国当前物价上涨具有持续时间较长、涨幅较快、农村涨幅高于城市等特点。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效需求大,货币发行多,生产要素价格高以及国际输入性通胀等等。为此,我们应当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频率,有效使用法定准备金率,灵活运用利率,把握好货币发行速度,增加有效供给,以及理顺市场经济秩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中根 林哲
从长期来看,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决定了其“成本病”特征,并导致其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在中国商品市场整体进入买方市场情况下,服务价格上涨是理解总体物价上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服务价格 成本病 物价上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纯光
1994年物价上涨的再思考吴纯光1994年严峻的物价形势1994年12月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抑制通货膨胀,平抑市场物价是199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并要求把稳定市场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通货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而且又是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势必受到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在经济复苏阶段和繁荣时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应对输入型物价上涨,即大宗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进口价格不断上涨,从而影响消费物价上涨。笔者认为,应积极地探索输入型物价上涨的管理办法,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期向平稳增长期过渡,从经济转型和市场竞争加剧这些趋势性变化看,有利于物价稳定。但是,我们仍然面对货币存量规模偏大、地方政府投资冲动、食品涨价压力较大、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较大等诸多挑战,物价形势仍比较严峻。经济转型有利于物价平稳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趋紧、要素价格提高,持续多年以粗放、低水平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向集约和质量效益的方向转变,我国经济进入了重大转型期。这一变化给物价形势带来两方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