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2)
2023(6724)
2022(6074)
2021(5586)
2020(5107)
2019(12051)
2018(12134)
2017(25128)
2016(13762)
2015(16041)
2014(16346)
2013(16691)
2012(16137)
2011(14812)
2010(15069)
2009(14467)
2008(14592)
2007(13501)
2006(11856)
2005(10819)
作者
(42258)
(35342)
(35014)
(33749)
(22228)
(16684)
(16377)
(13959)
(13022)
(12583)
(11802)
(11591)
(11188)
(11103)
(11041)
(11002)
(10844)
(10476)
(10184)
(10182)
(8905)
(8835)
(8727)
(8074)
(7979)
(7939)
(7920)
(7836)
(7127)
(7077)
学科
(66457)
经济(66388)
(38529)
管理(38297)
方法(31157)
(29850)
企业(29850)
数学(27494)
数学方法(27327)
(18883)
中国(17407)
(14589)
业经(14213)
(13315)
地方(13311)
(13074)
贸易(13067)
(12707)
(12298)
农业(11892)
(10664)
银行(10634)
产业(10373)
(10183)
(9932)
技术(9454)
(9435)
金融(9433)
(9082)
环境(8839)
机构
大学(214880)
学院(214311)
(94955)
经济(93084)
管理(82534)
研究(71801)
理学(70504)
理学院(69760)
管理学(68823)
管理学院(68419)
中国(55072)
(45366)
(43684)
科学(42799)
(37346)
(36374)
财经(34877)
研究所(33592)
中心(32748)
(32328)
(31375)
业大(31166)
经济学(29791)
北京(28988)
农业(28932)
经济学院(27271)
(26965)
师范(26700)
(25849)
财经大学(25621)
基金
项目(132492)
科学(103404)
研究(98112)
基金(94922)
(81456)
国家(80817)
科学基金(68100)
社会(62159)
社会科(58969)
社会科学(58951)
(52248)
基金项目(50715)
教育(44494)
(43754)
自然(42306)
自然科(41214)
自然科学(41200)
编号(40726)
自然科学基金(40470)
资助(39352)
成果(33619)
(30347)
(30343)
重点(29910)
课题(27781)
(27442)
教育部(25793)
创新(25699)
人文(25268)
国家社会(25151)
期刊
(106710)
经济(106710)
研究(63937)
中国(37671)
(33231)
(32674)
学报(31085)
管理(29565)
科学(29173)
大学(23077)
农业(22186)
学学(21757)
(20087)
金融(20087)
业经(18901)
技术(18448)
教育(18070)
财经(17603)
经济研究(17123)
问题(15761)
(15271)
(12791)
技术经济(12491)
商业(11853)
理论(11514)
(11467)
统计(11268)
实践(10293)
(10293)
现代(10281)
共检索到317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干春晖  戴榕  李素荣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为基本分析框架,考察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状况。认为其市场结构是基于政府规制的寡占型结构,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市场行为体现为更多的合作性而非竞争性,但是,在入世后竞争有加剧的趋势;而相应的市场绩效为相对效率低下,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乏力,但是各寡头厂商仍可以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艳文  王珊珊  
以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我国轿车工业产业组织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市场结构的制约、市场行为不规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轿车工业除了获得基于政府规制的暴利外,并未取得较好的市场绩效。为适应世界轿车工业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轿车工业产业组织的合理化,提升我国轿车工业的竞争力,必须制定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对我国轿车工业产业组织进行根本性的优化和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娟  
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内,中国的轿车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的轿车工业几乎为空白,仅有供高层领导和迎宾用的红旗牌高级轿车和供公务、商务用的上海牌中级轿车。1980年全国轿车生产量只有5418辆,不足部分只有依赖进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林村  
我国要不要发展小轿车以及自己的轿车工业?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过去我国一直采取限制生产和使用小轿车的政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今天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对轿车的需求大大超过轿车的供给。今年初在广州、武汉举办的汽车订货会上,小轿车的订货量很快超过了供给能力几倍,有关生产厂家只得停止订货。现在国内每年只能生产近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谢伟  吴贵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森  江三良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之我见王森,江三良*《经济日报》在1994年10月24日刊登了中国家用轿车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中国家用轿车发展战略构想》一文。我们仔细研究后,觉得文中有些观点难以苟同。首先,该课题组成员组成不尽合理,难免从局部利益出发。轿车的使用不...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佘家金  
轿车工业是许多工业较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我国人口众多,轿车市场成力很大,轿车工业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如何发展轿车工业,开拓市场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伟  
本文系统化地考察了中国两类轿车制造企业的学习行为和创新策略。本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本土企业获得“渔鱼”能力的过程,发现本土企业目前尚存的弱点,以防止对本土企业的“捧杀”。该研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通过合资方式培育技术能力的局限性,将有助于未来轿车工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本文的学术贡献是识别了本土和合资企业在学习行为和创新策略方面的五项关键差异:(1)合资企业创新是“当地适应”型的,合资企业所建立的创新能力是“针对本土市场的设计变动”能力;本土企业创新是“无中生有”型,其在创新能力建立方面,首先建立的是整车和关键子系统的集成及匹配能力,处于轿车产品开发过程的前端;(2)在结盟对象方向,合资企业结盟的是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炘  彭阳  
近百年来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汽车工业对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汽车工业具有高资金投入,高技术密集和高附加价值产出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带动了一系列能源、钢铁、化工、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当然的支柱型先导产业,在工业发展进程中占有显赫的地位。通过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擎国  
中国汽车工业工作会议曾经宣布: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重点转向轿车;没有轿车工业,汽车工业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工业以生产轿车为发展支点的产业政策是否可行?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轿车能否进入中国人的家庭?这些问题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是颇具吸引力的,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注见文末,下同)笔者本着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关心,参与这些问题的了解和探讨,提出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静  刘东勋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对我国轿车产业的产业组织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轿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比较低,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再加上进入壁垒的“软约束”和规模经济水平不高的制约,我国轿车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导致“价格战”硝烟四起,行业利润下滑,产能过剩等各种问题。鉴于我国轿车产业的产业组织现状,我们应该在产业组织政策上做出相应调整,加大以市场为主导的兼并重组力度,降低行政性壁垒,提高市场集中度等,以获得更好的市场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新生  孙强  刘佳  
汽车工业是一门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龙头产业,是关联度和波及效应大的产业。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密集于一身。我国发展汽车工业,通过轿车大量进入家庭之后,加速建立轿车大批量生产体制,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扩大出口的战略目标。这样家用汽车工业才能真正稳固地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江萍  
关于中国轿车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许江萍早在50年代,我国轿车工业就开始起步。但是,直到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轿车年最大生产量只有6000多辆,技术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与德国、法国和美国合资建立了三个轿车企业,并引进了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