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7)
- 2023(9405)
- 2022(8477)
- 2021(8212)
- 2020(6968)
- 2019(16399)
- 2018(16735)
- 2017(32927)
- 2016(17765)
- 2015(20323)
- 2014(20520)
- 2013(20570)
- 2012(19000)
- 2011(17196)
- 2010(17340)
- 2009(15976)
- 2008(15538)
- 2007(13577)
- 2006(12024)
- 2005(10651)
- 学科
- 济(70518)
- 经济(70437)
- 管理(51439)
- 业(48741)
- 企(39591)
- 企业(39591)
- 方法(34324)
- 数学(29901)
- 数学方法(29603)
- 中国(20682)
- 农(19256)
- 财(17604)
- 学(15129)
- 业经(14995)
- 制(13956)
- 贸(13772)
- 贸易(13763)
- 地方(13489)
- 易(13408)
- 农业(12589)
- 和(12186)
- 银(11867)
- 银行(11835)
- 理论(11702)
- 技术(11527)
- 行(11302)
- 环境(11115)
- 务(10738)
- 财务(10678)
- 财务管理(10653)
- 机构
- 大学(260269)
- 学院(257038)
- 管理(105414)
- 济(100649)
- 经济(98324)
- 理学(91352)
- 理学院(90368)
- 管理学(88967)
- 管理学院(88508)
- 研究(82795)
- 中国(61950)
- 京(56097)
- 科学(51896)
- 财(47662)
- 所(41289)
- 财经(38416)
- 农(37885)
- 业大(37529)
- 研究所(37480)
- 中心(36930)
- 北京(36056)
- 江(35998)
- 经(34751)
- 范(34121)
- 师范(33866)
- 院(29996)
- 州(29982)
- 农业(29709)
- 经济学(29212)
- 财经大学(28574)
- 基金
- 项目(172555)
- 科学(134689)
- 研究(128887)
- 基金(123907)
- 家(106631)
- 国家(105741)
- 科学基金(90479)
- 社会(78778)
- 社会科(74511)
- 社会科学(74491)
- 基金项目(66834)
- 省(66746)
- 自然(58812)
- 教育(58696)
- 自然科(57348)
- 自然科学(57335)
- 划(56390)
- 自然科学基金(56276)
- 编号(54558)
- 资助(51282)
- 成果(44845)
- 部(38285)
- 重点(37668)
- 课题(36494)
- 发(36324)
- 创(35584)
- 项目编号(33987)
- 创新(33090)
- 科研(32829)
- 教育部(32815)
- 期刊
- 济(110337)
- 经济(110337)
- 研究(78768)
- 中国(44578)
- 学报(38525)
- 管理(38251)
- 科学(36109)
- 农(34060)
- 财(33459)
- 教育(29560)
- 大学(29097)
- 学学(26993)
- 农业(24221)
- 技术(22035)
- 融(21812)
- 金融(21812)
- 业经(18787)
- 财经(18033)
- 经济研究(17277)
- 图书(16094)
- 问题(15208)
- 经(15148)
- 理论(14981)
- 实践(13961)
- 践(13961)
- 科技(13012)
- 技术经济(12792)
- 现代(12289)
- 商业(12017)
- 情报(11656)
共检索到372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天柱 王军 强百发
软科学和硬科学研究都是科技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同等重要,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甚至软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后所产生的效益远远超过硬科学。但由于历史原因、软科学研究自身特点、推广受体的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制约,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转化难度大而不被人们重视,打击了许多推广主体的积极性。唤起人们对软科学成果的再认识、加强软科学研究成果的研究和管理、增加对软科学研究的资金支持、引进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是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软科学 成果推广 对策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珏
历年来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对政府的决策、规划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科技管理等起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软科学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三大核心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但现有软科学研究机构由于结构体制上的依附性等一系列弊端,与改革开放步伐、市场经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缺乏面向各级领导和全社会提供研究和咨询服务的压力和动力。形势逼人,软科学研究必需迅速改变现状、转换体制,建立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的新的运行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广应用软科学研究成果,并大力推进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促进咨询业的发展,重整软科学研究队伍,保证软科学研究质量,将我国软科学研究提高到国际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重谊 陈建新
(一) 我国测绘软科学研究,始于1982年,国家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2000年的中国》的分项目《2000年的中国测绘》的研究报告,首次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了发展我国测绘事业的决策依据。此后,测绘软科学研究受到了测绘行业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从1985年开始,国家测绘局先后在陕西、黑龙江、四川建立了测绘标准化、测绘经济与管理和质量监测检验研究所,实质上是三大测绘软科学研究单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也建立了以经济管理教研室为主的软科学教学、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逸安
一、对软科学研究的认识应该强调对软科学研究作用的认识,现在各级仍有一些决策者只重视硬科学、硬技术,而轻视对于宏观重大问题研究的软科学,认为软科学是"虚"、是"空"、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显然,这种认识对软科学发展是很不利的。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生产,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指科学技术作为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工具,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上观察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代敬
四川师范学院积极开展软科学研究,先后组建了丘陵地区系统研究中心、科技情报文献中心等软科学研究机构,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已初步形成一支跨学科的高效率的软科学研究队伍,探索出一条同地方结合,为领导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利军
管理科学是管理活动中管理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在理论上的系统反映和概括。它不仅对提高管理水平和实现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还是建立和发展社会、部门、企业以及其它各种管理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然而,由于我国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且在管理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使得管理科学难以系统反映和概括管理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进而使得管理科学难以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对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勋 董颖聪 梁耀钧 黎卫红
软科学研究在我国兴起,虽然时间还不长,但各种形式的咨询、论证、预测、战略、规划、政策等研究发展很快,研究的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重要部门。许多软科学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采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受到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瞩目。软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它必将在促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之浚 ,张念椿 ,张世芳 ,姚祖耀
一、什么是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是指人们探索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社会活动。从另一角度来看,科学研究是创造、修改、综合知识的探索行为,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非重复性的知识密集的复杂劳动。软科学是借用电子计算机软件的名称而来的。其主要的研究范围包括: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重大的科技攻关、工程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区域开发、资源的综合利用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科技体制、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玉才 郑剑波 赵仁成
近年来,软科学研究蓬勃兴起,围绕经济建设紧迫问题开展软科学研究项目,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为各项各类决策提供了依据。这些研究涉及领域广、内容丰富、层次多、应用广泛,得到了全社会的承认和重视。在这种形势推动下,作为一个地区——南充的软科学研究,近年也迅速开展起来,涌现了一批研究积极分子,取得一批成果。1988年申报地区科技进步奖的软科学成果有20项。地区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建立了软科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全娥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目标的细化与操作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科学性、操作性与关联性,评价指标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程度、完备程度、价值含量(包括学术价值含量与社会价值含量)与研究投入四个方面,其中前三项是成果质量评价指标,只有结合研究投入进行综合分值合成,才是对研究成果的最终价值评价。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成果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日臻活跃和繁荣。但是,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相比,人们总觉得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怎么明显。这不仅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范式产生疑问,而且影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当然,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析地看,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既要承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也要正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地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华,刘建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近十年来,软科学研究在我国已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初步调查,全国从事软科学研究的机构有420个;从事软科学研究的人员约为1.5万人;已完成软科学研究课题1,750项。特别是“六五”期间,我国软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其中有国家宏观决策方面的研究;也有大规模的技术政策的研究;有未来发展的预测研究;也有对大型项目进行技术论证以及结合地方特点进行的软科学研究等。下面介绍的是我国软科学研究成果中的一部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明
20世纪发生了几次根本性的观念革命,给人们对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从笛卡尔一牛顿机械论的思想转向有机的、整体的思想。这种规范的转换,已在物理学以及生物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内初见端倪。它预示着人类文化在所有方面都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软科学界优秀的研究人员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规范转变的强烈冲击,一点一滴地从现代科学思想中吸取养料,从而建立起软科学研究的新规范。这种新规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月朗,李光,孙顺庚
一种新型的学科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作者首次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信息。预测了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