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3)
2023(13293)
2022(11594)
2021(10950)
2020(9083)
2019(21104)
2018(21227)
2017(40807)
2016(22147)
2015(25117)
2014(25423)
2013(25433)
2012(23843)
2011(21772)
2010(22085)
2009(20403)
2008(19875)
2007(17563)
2006(15872)
2005(14383)
作者
(66111)
(54380)
(54169)
(51199)
(34583)
(25933)
(24619)
(21359)
(20664)
(19610)
(18565)
(18298)
(17336)
(17291)
(16706)
(16587)
(16067)
(16060)
(15525)
(15519)
(13728)
(13465)
(13085)
(12341)
(12275)
(12166)
(12153)
(12146)
(11020)
(10686)
学科
(95433)
经济(95332)
管理(62190)
(60062)
(47579)
企业(47579)
方法(39043)
数学(33580)
数学方法(33238)
中国(30034)
(26443)
地方(24373)
业经(21362)
(21034)
(19477)
(18141)
(17777)
贸易(17761)
农业(17739)
(17177)
(16815)
银行(16776)
(16192)
(15693)
金融(15692)
(15283)
环境(15019)
技术(14763)
理论(14558)
(14048)
机构
大学(323347)
学院(321347)
(129269)
管理(126713)
经济(126321)
研究(111685)
理学(108401)
理学院(107139)
管理学(105405)
管理学院(104815)
中国(84763)
(70934)
科学(68747)
(60624)
(56831)
研究所(51249)
(50719)
中心(49665)
财经(47612)
(47530)
业大(46223)
北京(46127)
(44549)
师范(44169)
(43078)
(40410)
农业(39383)
(39381)
经济学(37690)
师范大学(35699)
基金
项目(210058)
科学(164297)
研究(157014)
基金(149821)
(129474)
国家(128315)
科学基金(109388)
社会(96841)
社会科(91644)
社会科学(91622)
(82166)
基金项目(79749)
教育(71601)
自然(70033)
(69247)
自然科(68310)
自然科学(68295)
自然科学基金(67039)
编号(65753)
资助(62131)
成果(54544)
(48405)
重点(46619)
(46194)
课题(45511)
(43258)
项目编号(40272)
创新(40250)
科研(39506)
教育部(39454)
期刊
(150233)
经济(150233)
研究(102122)
中国(64560)
管理(48304)
学报(48006)
(47059)
科学(45470)
(42748)
教育(40134)
大学(36304)
学学(33646)
农业(33053)
(31751)
金融(31751)
技术(28228)
业经(25995)
经济研究(23656)
财经(22576)
问题(20049)
图书(19155)
(19120)
理论(17401)
(16462)
实践(15995)
(15995)
技术经济(15936)
科技(15724)
商业(15500)
现代(15291)
共检索到491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登义  崔冠杰  王正  郝福安  
在党中央正确路线指引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等各项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党和国家的决策体制日益健全,不断完善各级领导的决策意识和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迎合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软科学研究这一知识和智力高度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正在我国崛起,成为我国经济、科技、社会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批专门为各级领导和各类企业进行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现代智囊团从我国科研机构中脱颖而出,并蓬勃兴起,成为我国当代决策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现代智囊团的莲勃发展,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登义  崔冠杰  王正  郝福安  
三、我国软科学研究发展的前景展望随着人们决策意识和观念的不断更新,软科学研究工作已提上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并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方法的指导、帮助下,软科学研究已不再是"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刚  孙相东  王志清  
软科学表达和传递的乃是对日益复杂、深化和一体化的科技、社会、经济现实的关注,它树立了人文和科学的融合,科学知识诸领域的沟通和合作,试图在复杂和开放的条件下,有机地解决人类认识上的困境,整体地给出科技、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系列实践性问题的答案。中国软科学以科学民主决策为中心的鲜明宗旨,是支撑民主和科学决策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软科学在中国成为广泛接受的综合性学科、系统性视野和整体性方法的化身和符号。在20多年的发展中,软科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成就和问题是中国软科学持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致远  
从城市觉醒、时代呼唤、决策参谋、学科建设四方面对我国城市科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扼要回顾,指出了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城市科学研究还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难以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真正树立起发展城市科学、科学发展城市的观念,从形势要求、社会期待、学科发展、科技梦想等方面对城市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曰芬  谢清楠  宋小康  
[目的/意义]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数据科学已经成为新的研究领域。厘清国外数据科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可为我国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国外有关数据科学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对作者、研究方向等外部特征与关键词、主题等内容特征做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逐篇阅读与归类,从数据科学的内涵界定与应用方向两大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论]最后,结合现有研究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对数据科学的未来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修全  玄兆辉  高昌林  
本文基于全国软科学研究机构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软科学研究活动在总量、结构、分布等各方面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针对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从资源配置、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红亮  赵志耘  
尽管软科学研究受到更大的重视,但其科学性一直为人所诟病,根本原因在于软科学方法研究滞后,未给软科学研究提供足够支撑。在总结国内外特别是中国软科学方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概括出其目前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新特征、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指出未来国内外软科学方法研究的主要趋势,并提出改进我国软科学方法研究的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民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磊  李名梁  
职业教育集团在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研究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近年来学者们关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研究的重点、难点及需要创新之处等几个方面对今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安邦  朱宇波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是伴随着研究生教育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化中,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制约下波动发展的;在管理体制改革中,体现了"从上至下"的放权;在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为提高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江  钱慧敏  
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特征、模式、发展史及其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就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外贸、国内电子商务进行多方面对比,较全面地分析当前学术界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述评,并提出未来研究趋势与展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敏  罗皓  
我国图书馆治理研究始于20世纪初,早期代表性成果是中国科学院黄颖的博士论文。2007年,图书馆治理研究的旨趣又被重新提起,2007—2010年是我国图书馆治理研究的横向拓展阶段,2012年国内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组织了图书馆治理研究的3个专题,由此开启了我国图书馆治理研究的纵向深入阶段。10余年来,我国图书馆治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馆管理范式的演变、图书馆治理模式的转型和图书馆治理结构的调整。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是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优化设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钟媚  高凌飚  
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经历了实物教学、自然学习和现代小学科学课程三种形态,教育目的从最初的促进个人心智发展到今天的促进个人-社会共同发展。进入21世纪,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平衡的科学课程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