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8)
- 2023(11497)
- 2022(10140)
- 2021(9628)
- 2020(8458)
- 2019(19594)
- 2018(19882)
- 2017(39313)
- 2016(21265)
- 2015(24508)
- 2014(24244)
- 2013(23884)
- 2012(22110)
- 2011(20054)
- 2010(20674)
- 2009(19601)
- 2008(19679)
- 2007(18109)
- 2006(15892)
- 2005(14294)
- 学科
- 济(89803)
- 经济(89721)
- 业(72357)
- 管理(69935)
- 企(61854)
- 企业(61854)
- 方法(46147)
- 数学(41108)
- 数学方法(40494)
- 财(26639)
- 中国(24129)
- 农(23795)
- 技术(22469)
- 制(19716)
- 业经(19160)
- 务(18223)
- 财务(18173)
- 财务管理(18134)
- 企业财务(17284)
- 贸(16949)
- 贸易(16936)
- 易(16488)
- 学(15891)
- 银(15827)
- 银行(15791)
- 农业(15400)
- 行(15014)
- 理论(14738)
- 地方(14524)
- 技术管理(14056)
- 机构
- 学院(311764)
- 大学(310990)
- 济(130445)
- 经济(127721)
- 管理(125445)
- 理学(107793)
- 理学院(106749)
- 管理学(104947)
- 管理学院(104361)
- 研究(97986)
- 中国(77370)
- 京(65374)
- 财(62128)
- 科学(58614)
- 所(49611)
- 财经(49270)
- 农(48321)
- 江(47127)
- 中心(45902)
- 研究所(44553)
- 经(44526)
- 业大(44481)
- 北京(41718)
- 经济学(39388)
- 农业(38058)
- 州(37828)
- 范(37752)
- 师范(37381)
- 财经大学(36449)
- 经济学院(35702)
- 基金
- 项目(197962)
- 科学(156381)
- 研究(145407)
- 基金(142926)
- 家(123369)
- 国家(122370)
- 科学基金(105877)
- 社会(91698)
- 社会科(87120)
- 社会科学(87095)
- 省(79134)
- 基金项目(75620)
- 教育(68638)
- 自然(68597)
- 自然科(67068)
- 自然科学(67053)
- 自然科学基金(65901)
- 划(65846)
- 编号(59777)
- 资助(59676)
- 成果(48444)
- 创(45969)
- 部(44569)
- 重点(44541)
- 创新(42227)
- 发(41833)
- 课题(41037)
- 教育部(38464)
- 科研(37987)
- 人文(37631)
- 期刊
- 济(141814)
- 经济(141814)
- 研究(90778)
- 中国(60206)
- 财(50122)
- 管理(48494)
- 学报(43965)
- 农(42896)
- 科学(42090)
- 大学(33648)
- 教育(33489)
- 学学(31638)
- 技术(31570)
- 融(30280)
- 金融(30280)
- 农业(28727)
- 财经(24821)
- 业经(23875)
- 经济研究(23171)
- 经(21222)
- 技术经济(18951)
- 问题(18879)
- 统计(17593)
- 策(16914)
- 业(16608)
- 科技(16116)
- 贸(15803)
- 理论(15581)
- 商业(15530)
- 决策(14437)
共检索到463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亚军 陈娜 刘东南
采用30家我国上市软件公司2009~2010年的数据,运用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就我国上市软件公司是否存在着规模效应,其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影响公司经营效率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对我国上市软件公司经营效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3个要素中,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企业经营效率显著正相关;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公司经营效率显著负相关;员工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就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霞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37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行业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4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不具有DEA效率;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政府资助有利于提高产业的创新效率,而外资利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比重的提高反而降低了行业的创新效率。
关键词:
DEA评价法 技术创新效率 创新投入潜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池仁勇
技术创新活动是否具有规模递增效果,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由于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同时产生的正负效应,所以不同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特征差异和优劣势。利用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劣势,提出技术创新的适度规模概念与制度安排。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适度规模 技术创新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凯 李煜华
通过建立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没有充分利用或低效率利用其创新投入,并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未必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冶
文章运用DEA及Malmquist方法,以我国2011—2015年15个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数据为样本,测算了该行业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动态看,我国汽车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下降"趋向,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来自于技术进步的驱动,而技术效率恶化却造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冶
文章运用DEA及Malmquist方法,以我国2011—2015年15个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数据为样本,测算了该行业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动态看,我国汽车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下降"趋向,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来自于技术进步的驱动,而技术效率恶化却造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冬梅 许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将军 韩圣玥 付涛 梁睿
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对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我国119家高端装备制造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剔除影响因素和随机噪声以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纯技术创新效率均有上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从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政府补助的科学性、鼓励企业适度扩大规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池仁勇 虞晓芬 李正卫
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决定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因而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利用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原因是多方面的,统计分析显示,劳动者素质、轻重工业比例结构等是显著影响因素。因此,要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必须更加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企业制度创新等。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区域经济 创新网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晖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软件产业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提高我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一探讨。
关键词:
软件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钢 刘顺忠
本文使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各类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并借助列联表分析技术深入研究了各地区各类软件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深化国有软件企业改革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步伐是促进我国软件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软件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欢
资金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重要的决定要素,股票市场作为我国资金直接融通的主要方式,应该对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在对R2作为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度量指标进行可行性的理论分析之后,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更好地促进了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中小板比主板更好地促进了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从而验证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技术创新 R2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全厚 周学腾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及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都越来越重视采取政府补助手段来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是政府补助如何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现有文献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研究结论。将技术创新划分为探索式和利用式技术创新,在成本和收益分析框架下比较了政府补助对两种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差异化影响效应,并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所提出的假设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规模对企业探索式技术创新具有“S”型影响效应,而对利用式技术创新则具有倒“U”型影响效应。这表明政府补助对探索式技术创新有先促进、后阻碍、再促进的三阶段影响效应,而对于利用式技术创新则起着先促进、后阻碍的两段式影响效应。研究结论为制定合理的政府补助政策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赖凯 孙慧
以2010—2015年421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考察多元化经营、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多元化程度的企业,其股权集中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基金持股对多元化程度高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阻碍作用;多元化程度高的企业董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型呈显著正U型关系;不同多元化程度的企业,其股权激励与薪酬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因此,公司治理应该与多元化程度相匹配,只有采取灵活的公司治理,才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公司治理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蔡文娟
技术创新是决定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门槛模型对2008-2013年166家物联网相关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物联网产业的用户基础规模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在不同产业链环节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物联网感知层呈阶梯式转变特征,网络数据层呈单一门槛效应特征,而应用服务层则反映出长效机制特征。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未达到最优研发投入强度区间,只有将技术投入与物联网产业链环节需求特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跨越技术投入的临界阀值和发挥用户基础的累积循环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