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0)
- 2023(8049)
- 2022(6745)
- 2021(6277)
- 2020(5476)
- 2019(12166)
- 2018(12339)
- 2017(24593)
- 2016(13581)
- 2015(15362)
- 2014(15418)
- 2013(15320)
- 2012(14729)
- 2011(13539)
- 2010(14235)
- 2009(14094)
- 2008(13413)
- 2007(11987)
- 2006(11016)
- 2005(10274)
- 学科
- 济(53941)
- 经济(53836)
- 管理(46259)
- 业(41001)
- 企(34421)
- 企业(34421)
- 方法(22347)
- 数学(19285)
- 数学方法(19103)
- 财(18603)
- 制(18414)
- 中国(16662)
- 农(14945)
- 业经(13035)
- 银(12844)
- 银行(12819)
- 行(12298)
- 体(11957)
- 融(11572)
- 金融(11569)
- 务(11163)
- 财务(11141)
- 财务管理(11111)
- 贸(10951)
- 贸易(10941)
- 易(10731)
- 企业财务(10561)
- 学(10530)
- 体制(10068)
- 农业(9142)
- 机构
- 大学(207460)
- 学院(204916)
- 济(87771)
- 经济(85974)
- 管理(77407)
- 研究(70731)
- 理学(65785)
- 理学院(65075)
- 管理学(64112)
- 管理学院(63742)
- 中国(56325)
- 财(47086)
- 京(44024)
- 科学(40277)
- 所(36295)
- 财经(36199)
- 经(32677)
- 农(32411)
- 研究所(32326)
- 江(31646)
- 中心(31202)
- 北京(28154)
- 经济学(27783)
- 业大(27545)
- 财经大学(26890)
- 范(25757)
- 师范(25504)
- 农业(25379)
- 院(25099)
- 经济学院(25065)
- 基金
- 项目(126645)
- 科学(100548)
- 基金(94131)
- 研究(93484)
- 家(81859)
- 国家(81223)
- 科学基金(68973)
- 社会(61046)
- 社会科(57788)
- 社会科学(57773)
- 基金项目(49491)
- 省(47285)
- 自然(43601)
- 教育(43357)
- 自然科(42547)
- 自然科学(42531)
- 自然科学基金(41816)
- 划(40865)
- 资助(38387)
- 编号(37488)
- 成果(32664)
- 部(30031)
- 制(29240)
- 重点(28714)
- 发(26440)
- 课题(26234)
- 创(26145)
- 教育部(26035)
- 国家社会(25567)
- 人文(24849)
共检索到317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伟 王文鹏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劳动者的实际退休年龄却普遍低于法定退休年龄,呈现提前退休趋势。本文试图在生育受到约束的制度环境下对上述反常现象进行理论解释,通过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世代交叠(OLG)模型,考察预期寿命延长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退休年龄选择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的现实经济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预期寿命提高时,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在生命周期中获得更高的工资率回报,劳动者在少年期倾向于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积累、有效工资率上升和利率下降引起的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使得劳动者在老年期增加对闲暇的需求,有能力和意愿提早退休,减少终生劳动供给时间;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放松生育控制政策也会使劳动者享受更多闲暇时间的意愿增强,选择提前退休。本文还考察了个体退休行为的异质性,发现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相对穷人而言,富人的退休年龄和终生劳动供给更低。本文的结论有益于厘清劳动者在老年期的退休决策机理,为如何推进退休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封进 胡岩
文章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劳动力的提前退休行为。结果表明,失业或下岗可能性越大的个体提前退休的可能性越高;失业可能性增加1个百分点,男性提前退休的概率增加约0.25个百分点,女性提前退休概率增加约0.32个百分点。另外,健康状况是女性提前退休的一个动因,但并不是男性提前退休的原因;对女性而言,子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更有可能选择提前退休。文章指出当前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失业保险的功能,因此需要改革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政策,同时加强失业保险的保障力度,完善就业保障政策。
关键词:
提前退休 失业风险 养老保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崔国东 张剑 李精精
提前退休是指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从长期工作岗位或职业路径离开,并伴随着心理契约水平降低的过程。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大规模的提前退休无疑给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养老体系和组织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而目前国内对提前退休的研究均基于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的宏观视角,不能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和减少提前退休行为的发生。提前退休作为一种个人决策行为,探讨员工提前退休的发生机制,在实践上将为企业影响个体的提前退休行为提供干预路径。本文对提前退休进行了界定和归类,归纳了提前退休发生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对所有相关研究深入讨论和分析,为未来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提前退休 发生机制 人口老龄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晓红
非正常“提前退休”会加重养老保险金的支出负担、加剧养老基金入不敷出、侵害在职职工的权益。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1)要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提前退休的政策 ,严禁搭车办理“提前退休” ;( 2 )逐步延长个人缴纳养老金时间 ,严格遵循法定退休年龄 ;( 3)社会保障制度要综合考虑 ,不能顾此失彼。
关键词:
“提前退休” 养老保险制度 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廖少宏
文章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城镇人口提前退休模式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是:(1)提前退休模式与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距离法定退休年龄更近时退休,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法定退休年龄对女性退休模式与行为的影响更大;(2)随着中国家庭子女数量的减少,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逐步增强,人们劳动参与意愿和可能性都会显著提升,提前退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且不断提高的受教育程度也会使女性提前退休的可能性减小;(3)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男性提前退休有显著影响,对女性则不显著。与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医疗保险与失业保险制度对男性提前退休的影响更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会增加提前退休的可能性,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更有可能增强男性的工作意愿,降低提前退休的可能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阳义南
对广东省21个地市10000名退休职工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3.2%的男职工、16.1%的女职工属于提前退休,而推迟退休的男职工只有5.7%,女职工只有3.6%。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了其它控制变量的影响之后,男职工选择提前退休的每月养老金水平会提高5.2%,女职工会提高8.1%,表明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对提前退休者的收益激励。这说明推迟退休并不吻合职工的实际行为,而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难以发挥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提前退休 养老金 社会保障 推迟退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泉文 姚世华
作为企业裁员的替代手段之一的提前退休政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工具。虽然这一手段对员工、企业和社会的不利影响远小于裁员,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企业在创新之路上扫清障碍最好的方式之一,因此,是否采用这种手段已不是企业要讨论的关键,关键应该是如何使用好这一工具。本文从提前退休政策的特点出发,对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
提前退休政策 裁员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西省吉安地区劳动局采取六条措施遏制企业职工非正常提前退休:一是规范提前退休审批工作,实行保险福利机构、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三家会审制度从严控制提前退休;二是健全地县(市)两级劳动鉴定机构,严格执行劳动鉴定程序和鉴定标准,实行“两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锐 官小容
如何提高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和老年劳动者劳动参与率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问题。文章使用Harmonized健康与退休追踪数据测算中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劳动者的社会养老保险财富,以及累计值、峰值、期权价值3个退休激励指标,运用久期模型估计其对退休的影响,据此比较中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提前退休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累计值和峰值对提前退休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较大,而在美国,二者对提前退休的影响不显著;中美两国期权价值对提前退休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中国劳动者的提前退休影响更大,对美国劳动者提前退休影响较小,其中中国男性和女性提前退休激励程度分别是美国的2倍和2.5倍。文章建议,通过改革退休年龄结构和养老金支付结构,优化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娅娜 王天宇
本文使用1992—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收支调查数据,利用强制退休制度设计断点回归,研究了退休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退休仅仅使总耐用品消费出现1.5%的轻微下降,其中,工作相关消费下降了8.4%,闲暇替代型消费下降2.2%,而闲暇互补型消费上升4%,与扩展的生命周期理论相一致。整体来看,中国城镇居民在退休前后的消费基本是平滑的。究其原因,首先是20世纪90年代的养老金替代率高达70%以上,退休并没有造成巨大的负向收入冲击;其次,父母与子女同居的生活模式使得家庭收入受到退休的影响进一步变小,子女赡养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最后,受90年代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退休引起的家庭劳动替代消费的作用并不...
关键词:
退休 消费 退休消费之谜 断点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