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6)
2023(7626)
2022(6206)
2021(5825)
2020(4867)
2019(11248)
2018(10964)
2017(23074)
2016(12438)
2015(13755)
2014(13729)
2013(13864)
2012(13213)
2011(12177)
2010(12285)
2009(11876)
2008(11578)
2007(10636)
2006(9832)
2005(9070)
作者
(34935)
(28920)
(28773)
(27825)
(18385)
(13479)
(13301)
(11114)
(10880)
(10634)
(9755)
(9322)
(9298)
(9174)
(9130)
(8999)
(8653)
(8497)
(8409)
(8220)
(7437)
(7158)
(7099)
(6674)
(6610)
(6547)
(6396)
(6354)
(5732)
(5606)
学科
(56363)
经济(56313)
(37213)
管理(35455)
(28460)
企业(28460)
方法(21413)
数学(19161)
数学方法(18971)
(18187)
中国(17759)
(15096)
(14191)
业经(13520)
地方(12128)
(12116)
贸易(12109)
(11851)
农业(11517)
(11235)
银行(11220)
产业(11038)
(10837)
(10106)
(9388)
金融(9388)
(9194)
技术(8397)
(8342)
(8310)
机构
学院(182796)
大学(179831)
(84898)
经济(83226)
管理(70371)
研究(62706)
理学(59691)
理学院(59106)
管理学(58389)
管理学院(58036)
中国(49903)
(41512)
(37463)
科学(33820)
财经(31881)
(31051)
(28729)
中心(28236)
(28180)
研究所(27534)
经济学(26735)
(25892)
北京(24322)
经济学院(24262)
财经大学(23432)
(23207)
师范(23036)
(22586)
(22521)
业大(22158)
基金
项目(110496)
科学(87874)
研究(86215)
基金(79725)
(67182)
国家(66611)
科学基金(57121)
社会(55915)
社会科(53228)
社会科学(53217)
(43036)
基金项目(40960)
教育(39029)
(35846)
编号(35631)
资助(33639)
自然(33569)
自然科(32704)
自然科学(32696)
自然科学基金(32164)
成果(30270)
(26241)
(25556)
课题(25309)
重点(24741)
国家社会(22891)
(22867)
(22850)
教育部(22260)
发展(22166)
期刊
(98905)
经济(98905)
研究(61426)
中国(33695)
(29581)
管理(27102)
(24547)
(23899)
金融(23899)
科学(21732)
学报(20857)
教育(18204)
业经(17803)
经济研究(16998)
大学(16734)
农业(16347)
财经(16077)
学学(15748)
技术(15296)
(14003)
问题(13897)
(12049)
国际(10215)
商业(10174)
技术经济(9814)
理论(9569)
现代(9267)
统计(8989)
经济问题(8775)
实践(8435)
共检索到283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继康  
在国民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地区未能依据本地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来选择不同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而是背离区域产业合理分工的规律,片面追求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从而导致“大而全”、“小而全”、自我循环、自我封闭的趋同型产业结构。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能力人为闲置,社会资源严重浪费。从微观企业运行的视角来看,区域产业结构同化,一方面导致不同地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致使不少产品供过于求,产销率持续下降,最终形成企业生产能力的闲置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昌善  
转型期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地位淡化、专业萎缩、模式难行和课程失衡等。化解这一现实困境的对策则相应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地位从“中心”走向“合适”、专业从“依附”走向“自主”、模式从“构建”走向“实施”、课程从“失衡”走向“均衡”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谭清文文章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是“九五”期间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尽管自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不稳,后劲不足;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素质低下,等等。在充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红玲  张景富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一些突出矛盾 ,并以此为基础 ,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向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受到多重冲击,调整任务异常艰巨。第二产业增速和工业化率大幅下降,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第三产业发展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且在某些方面存在泡沫化风险,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虽然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是全球性问题,但我国政策取向、体制机制改革尚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为此,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困境,更好地处理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目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为重点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机制,同时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向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受到多重冲击,调整任务异常艰巨。第二产业增速和工业化率大幅下降,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第三产业发展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且在某些方面存在泡沫化风险,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虽然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是全球性问题,但我国政策取向、体制机制改革尚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为此,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困境,更好地处理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天  孙永波  遇华仁  吴长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冬  孔庆峰  
中国的出口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经处于困境当中,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种困境加剧。分析发现,出口贸易的困境主要来自出口企业对产业升级的短视行为,因此称为"短视困境"。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出口企业的产业升级带来了强迫性机遇,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摆脱出口困境的一种重要方法。面对产业升级,出口企业切勿盲目应对,要依据资源禀赋结构和升级成本选择最优升级途径和升级幅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明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都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国际经验表明,在都市的发展进程中,中、低技能职业仍然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阵地。然而,现行的人口调控政策加剧了职教生源短缺的现状,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使得职业教育面临人才培养的技能危机。为此,都市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延展社会服务功能,加快面向新型产业的专业结构调整,从简单的技能训练转向人机智能合作教育,为普通教育学生提供技能选修课程服务,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战略发展中确立自身的新型定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忻  
"入世"以来,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逐步由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国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基于2010—2012年六个行业的产值比重、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占比、贸易总额占比、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入比重等相关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三次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进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 忻  
“入世”以来,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逐步由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国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基于 2010—2012年六个行业的产值比重、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存量占比、贸易总额占比、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入比重等相关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三次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进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卫  谢锡美  
近年来,民办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事件风波,反映出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以促使民办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需要进一步规范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探求有利于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为民办教育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生存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王岳平  
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既顺应需求变化支撑了经济高速增长,但所形成和积累的矛盾也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集中表现为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品牌等关键环节滞后或缺失,由此带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服务业难以快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国摆脱国际金融危机走向新繁荣的时期,也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实施"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的战略,产业政策重心也应由过去倾斜式的结构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汉君  
在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趋势下,全球性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更多地寻求我国农村产业的比较优势,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明友  李方华  李春彦  
长期以来 ,产业结构失调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加入WTO后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考察与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揭示了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即产业结构“同构化”与“低度化”并存 ,进而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