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0)
2023(11571)
2022(9986)
2021(9496)
2020(8083)
2019(18778)
2018(19047)
2017(37794)
2016(20750)
2015(23451)
2014(23565)
2013(23510)
2012(21762)
2011(19629)
2010(19546)
2009(17973)
2008(17509)
2007(15409)
2006(13652)
2005(12010)
作者
(60829)
(49999)
(49962)
(47376)
(31896)
(23988)
(22688)
(19895)
(18891)
(17876)
(16954)
(16749)
(15938)
(15788)
(15491)
(15310)
(15149)
(15001)
(14253)
(14243)
(12486)
(12414)
(12155)
(11419)
(11323)
(11214)
(11178)
(11134)
(10087)
(9814)
学科
(81478)
经济(81381)
管理(58119)
(55983)
(44970)
企业(44970)
方法(39595)
数学(34737)
数学方法(34402)
中国(24140)
(22049)
(21243)
业经(17694)
(17380)
(16452)
(15876)
贸易(15868)
(15475)
地方(15002)
农业(14771)
(14759)
银行(14707)
(14033)
(13053)
(12970)
金融(12969)
理论(12740)
(12427)
技术(12383)
财务(12366)
机构
大学(298578)
学院(295622)
(118385)
管理(117870)
经济(115830)
理学(102296)
理学院(101203)
管理学(99562)
管理学院(99034)
研究(98071)
中国(73167)
(63878)
科学(61101)
(55248)
(49943)
(47802)
研究所(45519)
业大(45032)
财经(44802)
中心(43333)
(41460)
北京(40871)
(40680)
(38097)
农业(37863)
师范(37721)
经济学(35837)
(35471)
(34130)
财经大学(33525)
基金
项目(200574)
科学(156081)
研究(146074)
基金(144550)
(126340)
国家(125302)
科学基金(106405)
社会(90432)
社会科(85631)
社会科学(85609)
(77516)
基金项目(77322)
自然(69719)
自然科(68046)
自然科学(68030)
自然科学基金(66806)
教育(66593)
(65957)
资助(60449)
编号(60137)
成果(49104)
(44621)
重点(44457)
(42545)
(41406)
课题(40888)
科研(38666)
创新(38623)
教育部(37961)
项目编号(37457)
期刊
(126309)
经济(126309)
研究(88203)
中国(52458)
学报(47911)
科学(43115)
(42785)
管理(42727)
(39356)
大学(35519)
学学(33472)
教育(30818)
农业(29890)
(26511)
金融(26511)
技术(24073)
财经(21459)
业经(20889)
经济研究(20549)
(18186)
问题(17203)
理论(16103)
图书(15537)
(15145)
实践(14820)
(14820)
科技(14286)
技术经济(14224)
现代(13594)
商业(13509)
共检索到425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涛明  马勇强  滕红  
本文通过对我国转型期不同行业劳动报酬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行业劳动报酬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研究,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长庚  张松彪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实证分析了行业垄断和企业劳动报酬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垄断行业企业不仅获得了高工资收入,而且获得了高福利。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企业劳动报酬差距、工资差距和福利差距分别达到12670元、8754元和3914元。在考虑了企业效率和特征等因素之后,由行业垄断导致的企业劳动报酬差距依然达到了7827元,相当于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36.74%。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发现,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之间的企业劳动报酬差距、工资差距和福利差距中不合理部分的比重分别达到了27.00%、23.07%和40.41%。进一步按所有制和地区分组分解结果表明,国有垄断企业高劳动报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建文  
文章在广东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的基础上,对各行业人均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性和潜力进行分析,还利用1979年以来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琳  
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宏观税负占GDP比重有所增加,而劳动报酬在GDP的占比却略有下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首先对我国宏观税负与劳动报酬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及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现状,继而对宏观税负与劳动报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长江  方占广  谌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兼并重组所面临的劳资矛盾呈现结构性特征,不同行业差别明显。本文基于东部沿海地区六个行业企业的调查,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行业企业的雇员和谐感受、劳动关系协调力及其路径系数、雇佣关系目的。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企业的和谐程度不高而且不同行业差异显著,我国制造企业劳动关系的治理主要依靠劳资自治,不同行业企业的公平、效率和发言权的平衡性差异显著。因此,建议进一步规范制造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进一步加强制造企业的工会工作,政府在劳动关系协调中要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并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不稳定因素的预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奕明  徐明霞  买买提依明·祖农  
本文以200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观察了不同行业中的收入分配关系,考察了充分竞争、劳动(资本)密集、金融非金融行业等行业差异对收入分配关系的影响。收入分配关系体现为政府、股东、债权人和员工四方在企业中的收入占比,分别用税负率、股东所得率、债权人利息率和劳动所得率来衡量。主要结论是:1)不同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差异很大。例如,卫生和社会工作的劳动所得率为最高,达到16.31%,最低的是房地产,为1.43%,而股东所得率也是卫生和社会工作最高为8.38%,教育业最低为-1.48%;2)充分竞争型行业的税负率、劳动所得率和股东所得率要低于缺乏竞争型行业,利息率的差异不大;相比资本密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中国工会覆盖率与行业劳动报酬呈现出剪刀差悖论关系,这与传统的工会理论以及西方国家的现实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这一现象,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中国城市住户调查"以及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行业资料数据,借助两阶段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会并未对劳动报酬产生显著影响,而行政垄断力量在行业劳动报酬差距扩大和工会组织行政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市场经济结构中行政垄断与非行政垄断部门并存,以及这种二元结构下工会行政化与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协调,是造成其收入分配作用弱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工会收入分配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其自身的"去行政化"改革、维权职能建设和基层工会组织的独立性改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中建  金慧娟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期低廉劳动力成本。近年来劳动报酬占比的提高,表面上,将侵蚀企业粗放式下较高的利润,但劳动报酬占比提高对经济转型存在着倒逼机制的逻辑关系,给企业施加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通过利益导向"将企业外部压力内源化,从而激发企业提升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同时,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动能够促使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由"金字塔"型向"橄榄球"型转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士斌  
美国劳动报酬比重在工业化过程中长期保持在高水平,日本和韩国等国劳动报酬比重趋于上升,中国和拉美国家则在低水平上相对稳定。产业结构转变的阶段性特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特征、粗放型和资本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过于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是中国劳动报酬比重长期较低的主要原因。目前,政府需要放松对经济领域的直接干预,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基础性功能,同时,政府还需整合各种政策资源,构建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的长效机制和协同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季  
通过对英美日长周期(30~5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呈上升趋势,之后便呈现出相对稳定态势,近年来有微降趋势。比较发现,我国劳动报酬占比远高于经济发展阶段相近的日本(1955~1975年);与同时期OECD国家相比,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处于中等水平,据此可以认为,我国目前劳动报酬占比并不低,但持续下降的趋势应引起重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秋阳  
Solow(1958)提出了将劳动报酬整体份额的变动分解为产业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两部分的双因素模型。本文基于产业分工的视角扩展了其中的产业结构因素,把投入产出理论中产业结构决定于水平分工的最终需求产品结构和纵向分工的最终产品价值链结构这一关系纳入到双因素模型之中,得到了最终需求结构效应、价值链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的三因素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内部效应对我国1997—2007年间的总体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做出了70.2%的总体贡献,是主要因素,价值链结构效应做出了23.2%的总体贡献,最终需求结构效应的总体贡献最低,为6.6%。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慧  费利群  
文章利用我国1993~2009年间29个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政府对我国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发现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总体为负。进一步以东、中、西部分别建立面板模型,发现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为正,中部为负;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总体上来说会经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对东中部的影响会逐步降低,对西部地区会逐渐增加。因此,应改革我国政府绩效评价机制、政府支出机制、政府收入机制等,对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劳动报酬比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卫平  
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是尽快提高收入水平。该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劳动报酬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提高我国劳动报酬水平的主要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济广  
我国提高企业劳动报酬比重具有很大的空间。过去提高劳动报酬水平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特别是提高非公企业劳动报酬比重存在一些难点。为了克服这些难点需要进行政策创新,主要包括重塑工会体制,以保障劳动者的谈判地位,调整农民工的社保政策尤其是养老保险政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运用政府力量建立剩余分享机制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晶  
文章从技术进步与投入要素所得或回报关系的角度,通过构建劳动报酬份额、资本收益率、人均劳动报酬、技术水平之间一阶差分变量的实证模型,利用中国1993~2007年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和验证实证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探求中国省际地区劳动报酬份额演变的动因。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收益率和人均劳动报酬的变动是影响劳动报酬份额演变的重要因素,同时技术进步又是资本收益率变动和人均劳动报酬变动的直接动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