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8)
- 2023(14374)
- 2022(12263)
- 2021(11159)
- 2020(9205)
- 2019(20931)
- 2018(20740)
- 2017(40564)
- 2016(21829)
- 2015(24619)
- 2014(24855)
- 2013(24672)
- 2012(23487)
- 2011(21747)
- 2010(22458)
- 2009(21365)
- 2008(21024)
- 2007(19182)
- 2006(17789)
- 2005(16731)
- 学科
- 济(110127)
- 经济(110005)
- 管理(66389)
- 业(61289)
- 企(48056)
- 企业(48056)
- 方法(36026)
- 中国(32639)
- 数学(31513)
- 数学方法(31225)
- 农(28937)
- 地方(27868)
- 财(25622)
- 制(24854)
- 业经(23682)
- 银(19747)
- 银行(19716)
- 行(19137)
- 农业(19018)
- 学(18845)
- 贸(18693)
- 贸易(18676)
- 融(18567)
- 金融(18565)
- 易(18068)
- 环境(16591)
- 体(16565)
- 地方经济(16558)
- 策(15512)
- 发(15315)
- 机构
- 学院(327035)
- 大学(325690)
- 济(149542)
- 经济(146411)
- 管理(120954)
- 研究(118625)
- 理学(101417)
- 理学院(100269)
- 管理学(98900)
- 管理学院(98262)
- 中国(92883)
- 财(72901)
- 京(69660)
- 科学(66027)
- 所(60213)
- 财经(55311)
- 研究所(53297)
- 中心(52803)
- 江(52519)
- 农(51163)
- 经(49876)
- 经济学(46906)
- 北京(45202)
- 范(43397)
- 师范(43036)
- 业大(42484)
- 院(41861)
- 经济学院(41760)
- 州(41188)
- 财经大学(40502)
- 基金
- 项目(197742)
- 科学(156527)
- 研究(150658)
- 基金(142523)
- 家(121883)
- 国家(120794)
- 科学基金(103212)
- 社会(98196)
- 社会科(93205)
- 社会科学(93183)
- 省(77247)
- 基金项目(73694)
- 教育(69047)
- 划(64456)
- 自然(61873)
- 编号(61134)
- 自然科(60350)
- 自然科学(60334)
- 自然科学基金(59273)
- 资助(58966)
- 成果(52461)
- 发(47908)
- 部(45016)
- 重点(44800)
- 课题(44166)
- 制(41189)
- 创(40809)
- 国家社会(40564)
- 发展(39517)
- 教育部(39158)
- 期刊
- 济(184681)
- 经济(184681)
- 研究(112169)
- 中国(73654)
- 财(55153)
- 管理(48846)
- 农(48639)
- 学报(43237)
- 科学(42310)
- 融(40138)
- 金融(40138)
- 教育(37897)
- 大学(34305)
- 农业(32423)
- 学学(32114)
- 经济研究(30145)
- 技术(29049)
- 业经(28965)
- 财经(28941)
- 经(25076)
- 问题(24061)
- 贸(19957)
- 国际(17863)
- 技术经济(17699)
- 世界(16675)
- 业(15979)
- 商业(15740)
- 理论(15598)
- 现代(15566)
- 统计(15275)
共检索到532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广斯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章分别从思想观念制约,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模式的影响,经济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四个方面分析其制约因素。然后从改变思想观念,倡导科学发展观;协调投资、分配和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以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郭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制约性因素往往可以归因于政策环境。因此,政策环境是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然而,改革政策环境不存在一步到位的方案,必须深入政策环境内部分析,充分考虑既得利益者的抵制与人民群众的支持。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政策环境 要素价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颖飞
在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双重挑战下,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区之后的中原经济区,应该抓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从自身的区位优势出发,在转变发展观念、产业结构优化、统筹城乡发展、科技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探索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途径。这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制约因素 路径 中原经济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龙桂杰
一、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广西海岸线长1595千米,拥有浅海面积6488平方千米,滩涂资源面积1005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迂回曲折,据初步估计,沿海有可开发的大小港口21个,可建成120个以上的万吨级深水泊位。北部湾海洋生物种类丰富,是著名的渔场。这片海域天然气储量也很丰富,初步预测其油气资源量为12.59亿吨,开发前景广阔。(一)21世纪以来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成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玲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在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同时,却遭遇到了城乡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将从研究中国经济国情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国情 瓶颈因素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吉宏 邹昀芹 鄢海艳
县域经济多重目标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集社会、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而复杂的综合系统,财政政策则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和方向的主要手段,它多方面作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机制而发生效应。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财政实施所受制约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和财政政策体系两个层面,因此须通过完善财政管理与投资机制、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效率与效益、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等方式充分、有效地发挥财政在县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金明 岳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向伟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有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科技因素、资本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和体制因素等。本文认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是要构筑完善、高效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农业发展方式 制约因素 实现机制 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印 高连廷
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已把发展循环经济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但是,受传统能源利用结构以及某些经济、法律制度安排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制约了发展的步伐。只有尽快采取措施克服这些制约因素,才能将循环经济的发展逐步推向规模、良性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约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晓琼 周亚雄
以定性方法界定了我国83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县、镇),并运用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25座地级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特征,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人力资本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数量 发展特征 计量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斌
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在新时代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共同致富的首要条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人才、政策、市场竞争以及组织力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进度。通过对新时代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影响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金融服务以及生态乡村建设等层面提出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经济 制约因素 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方文涛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既具有普遍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顺利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目标,需要依靠生产性投资,农民素质、资金来源、投资引诱力等影响生产性投资的重要因素。本文将详细阐述新时代背景下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相关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经济发展 制约因素 应对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丁丑 王文略 马丽荣
在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对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9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其中资源循环利用因素的拉升作用较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的推动作用也较为明显,资源减量化投入和资源环境安全因素是甘肃农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制约因素诊断结果表明:2008年影响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化因素,其约束度为57.03%,然后依次是资源环境安全因素、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其约束度分别为20.06%、17.12%和5.79%。依据分析结论,...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因素诊断 甘肃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