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9)
2023(16934)
2022(14719)
2021(13854)
2020(11714)
2019(26880)
2018(26994)
2017(52024)
2016(28578)
2015(32501)
2014(32615)
2013(32271)
2012(29819)
2011(27159)
2010(27529)
2009(25797)
2008(25925)
2007(23551)
2006(21472)
2005(19521)
作者
(82807)
(68337)
(68081)
(64960)
(43713)
(32560)
(31170)
(26498)
(25897)
(24919)
(23159)
(23098)
(21964)
(21914)
(21308)
(21002)
(20267)
(20215)
(19820)
(19556)
(17205)
(16836)
(16618)
(15574)
(15499)
(15352)
(15331)
(15220)
(13780)
(13318)
学科
(110616)
经济(110469)
管理(96185)
(85685)
(73515)
企业(73515)
方法(46285)
数学(38715)
数学方法(38245)
(34535)
中国(32286)
(31349)
(28309)
业经(26575)
地方(24583)
(22683)
(21426)
贸易(21412)
(21322)
财务(21227)
财务管理(21178)
(20845)
(20833)
银行(20795)
环境(20217)
农业(20131)
企业财务(20057)
(20018)
(19761)
(19486)
机构
大学(408692)
学院(407436)
(162872)
管理(162275)
经济(158906)
理学(136920)
研究(136319)
理学院(135377)
管理学(133363)
管理学院(132545)
中国(106788)
(88917)
(83228)
科学(81028)
(68231)
(63732)
财经(63461)
中心(62265)
研究所(60928)
(60378)
(57274)
北京(57130)
业大(55855)
(53731)
师范(53319)
(51442)
(49979)
经济学(47575)
财经大学(46768)
农业(46597)
基金
项目(261368)
科学(204786)
研究(197036)
基金(187326)
(161184)
国家(159795)
科学基金(137124)
社会(122429)
社会科(115905)
社会科学(115875)
(101484)
基金项目(98877)
教育(90729)
自然(87591)
自然科(85370)
自然科学(85349)
(85275)
自然科学基金(83777)
编号(82390)
资助(77328)
成果(69220)
(58186)
重点(58186)
课题(57369)
(55571)
(53895)
(50876)
项目编号(50874)
创新(50253)
教育部(50153)
期刊
(192381)
经济(192381)
研究(128294)
中国(87219)
(65764)
管理(65526)
学报(58160)
科学(55049)
(55044)
教育(49918)
大学(45065)
(42135)
金融(42135)
学学(41695)
农业(37261)
技术(36370)
财经(31486)
业经(31182)
经济研究(28873)
(26925)
问题(25071)
图书(23817)
理论(20679)
(20322)
(20106)
现代(19893)
技术经济(19680)
实践(18731)
(18731)
科技(18526)
共检索到635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强  秦佩恒  白钰  曾辉  
目前我国跨行政区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而传统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在解决跨行政区环境问题时产生了许多矛盾。尽管我国部分地区已认识到跨行政区环境合作的重要性,也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建立跨行政区的环境管理协调机制研究显得不足。本文从机构、立法和手段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跨行政区环境管理协调机制的现状,指出了在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支撑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体制、政策和支撑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跨行政区环境管理协调机制的建设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梅凤乔  高菲  
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各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区域一体化的继续推进,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跨行政区车辆也成为城市机动车污染的重要贡献者。区域一体化为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城市环境治理带来了挑战。文章以粤港澳为例,分析了跨行政区机动车协同环境管理主要面临的障碍,从构建跨行政区机动车协同管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跨行政区机动车污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梅凤乔  高菲  
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各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区域一体化的继续推进,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跨行政区车辆也成为城市机动车污染的重要贡献者。区域一体化为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城市环境治理带来了挑战。文章以粤港澳为例,分析了跨行政区机动车协同环境管理主要面临的障碍,从构建跨行政区机动车协同管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跨行政区机动车污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梅凤乔  高菲  
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各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区域一体化的继续推进,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跨行政区车辆也成为城市机动车污染的重要贡献者。区域一体化为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城市环境治理带来了挑战。文章以粤港澳为例,分析了跨行政区机动车协同环境管理主要面临的障碍,从构建跨行政区机动车协同管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跨行政区机动车污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余兴厚  
跨行政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是指影响公共服务提供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也就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为实现既定的目标所采取的途径与方式,包括跨行政区公共服务供求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等。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筑区域合作的政策环境,建立区域合作的组织协调机制,从制度和组织上保障跨行政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有效运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耀  贾劼  
文章分析了多年来我国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 ,讨论了目前解决跨行政区污染问题存在的困难 ,提出了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祖麟  毕亮亮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交叉路口,水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跨行政区水污染问题为资源环境有效配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上下游地方政府及人民之间矛盾解决及社会稳定等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以江苏浙江边界水污染治理为例,结合国外跨行政区水资源管理经验,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管理机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间的矛盾。解决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较为可行的方案是:保持以条块结合的政府层级结构基础上的管理体制,通过机构、机制、法规等综合性改革来协调当前管理体制中流域及区域中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的矛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跨行政区科技合作与交流也显露苗头,特别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文章从科技资源的稀缺性、空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政府增加(准)公共物品供绘画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成因,把它们归纳为三种模式,并在总结欧盟科技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跨行政区科技合作中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立新  晋秀龙  
环城游憩带(ReBAC)已成大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布局的主要形式。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是否受行政边界的影响?这种影响以何种形式表现?文章以行政上隶属安徽省,但城市空间作用却属于环南京城市游憩带的滁州市ReBAC为研究个案,对跨行政区的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及其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都市圈经济的无缝对接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国清  
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常态化、散客化、个性化,以及旅游活动方式从旅行社组团游为主"条带型"向以散客自助游为主"板块型"转变,迫切要求跨行政区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文章从时空-功能("独占"→"分享")、提供主体("一元"→"多元")、受益范围("游客"→"居民")三个维度诠释跨行政区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内涵,认为稳定长效的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动力源于一系列具有路径依赖性质的提供机制设计(包括组织协商机制、规则自律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绩效激励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管理问责机制等),旨在尽快突破行政区经济困境,加速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和提升区域旅游服务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和成  顾裕玲  钱俊  
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是实现国家重大战略、提升区域和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主体联结方式演化特征;基于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内涵,描述了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设计了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服务系统各子系统及其平台组织结构;设计了平台运行机制。期望为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布局及其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开元  
本文从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其核心特征:创新主体的多元化,跨行政区划的密集联系,多行政区创新活动的明确分工。认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应主要包括:总体协调机制与系统,共同市场与环境,地域分工与协作机制及其网络等几个部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发展历程与体系建设的障碍与问题。之后,针对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鹏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由粤港澳三个行政区域内有着密切联系的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动力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跨越行政区划的多层次结构的区域创新系统。该系统中的不同城市或区域依据各自的经济技术条件,可采用和实施不同层次的创新模式,其创新功能定位也不尽相同。构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需要根据不同行政区域的自身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好各种创新子系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翔  
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问题是我国环境治理中的一项重要难题,现有文献对此问题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也没有系统的定量研究分析跨行政区这一因素对水资源保护的影响。基于公共物品、"搭便车"和集体行动等理论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问题,并使用41个可以获得较完整数据的主要湖泊和水库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水资源周边涉及的行政区数量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基本结论是湖泊或水库周边每增加一个地级市,水质会变差一个等级,而没有发现县级行政区的数量会产生明显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夫敏  
本文以江南古镇为例,对跨行政区域的旅游景区合作进行了研究。在访谈和问卷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体发展战略、政府功能定位、信息沟通支撑体系、合作方式与合作机制、古镇自身特色与整体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