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1)
- 2023(5879)
- 2022(4886)
- 2021(4886)
- 2020(4291)
- 2019(9836)
- 2018(9673)
- 2017(19750)
- 2016(10755)
- 2015(12204)
- 2014(12077)
- 2013(12445)
- 2012(11490)
- 2011(10227)
- 2010(10597)
- 2009(10460)
- 2008(10844)
- 2007(10202)
- 2006(9292)
- 2005(8797)
- 学科
- 管理(40648)
- 济(39497)
- 经济(39454)
- 业(38328)
- 企(31456)
- 企业(31456)
- 方法(19094)
- 财(17453)
- 数学(16487)
- 数学方法(16414)
- 中国(16320)
- 制(14066)
- 银(12989)
- 银行(12987)
- 行(12238)
- 务(12015)
- 财务(11994)
- 财务管理(11963)
- 企业财务(11384)
- 农(11157)
- 险(11069)
- 保险(10978)
- 融(10098)
- 金融(10098)
- 贸(8984)
- 贸易(8978)
- 易(8854)
- 业经(8743)
- 策(8470)
- 度(7799)
- 机构
- 大学(153944)
- 学院(152409)
- 济(66463)
- 经济(64901)
- 管理(62891)
- 理学(50616)
- 理学院(50090)
- 管理学(49633)
- 管理学院(49291)
- 研究(46818)
- 中国(45662)
- 财(39959)
- 京(33079)
- 财经(29562)
- 经(26709)
- 科学(24023)
- 江(23788)
- 中心(23107)
- 所(23001)
- 财经大学(22035)
- 北京(21997)
- 经济学(20599)
- 研究所(19851)
- 州(19640)
- 经济学院(18654)
- 农(17703)
- 范(17578)
- 师范(17465)
- 商学(17347)
- 商学院(17207)
- 基金
- 项目(84130)
- 科学(66114)
- 研究(65500)
- 基金(61707)
- 家(51526)
- 国家(51063)
- 科学基金(43981)
- 社会(42085)
- 社会科(39791)
- 社会科学(39781)
- 基金项目(32060)
- 省(30439)
- 教育(30101)
- 编号(27666)
- 自然(26617)
- 资助(26464)
- 划(26053)
- 自然科(25942)
- 自然科学(25936)
- 自然科学基金(25493)
- 成果(23754)
- 部(20096)
- 课题(18600)
- 重点(18025)
- 性(18023)
- 教育部(17871)
- 人文(17549)
- 项目编号(17260)
- 国家社会(17197)
- 制(17001)
共检索到252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小芬 梁雅慧
自2015年起,我国跨境资本结束此前的单边净流入,进入了双向流动状态。本文首先梳理了2015年后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变化的特点:2015—2016年,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2017年形势逆转,跨境资本转为净流入;2018年跨境资本流动整体稳定,但下半年开始资本流出。其次,对不同阶段资本流动的特点和渠道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国内外形势,剖析了我国在跨境资本流动方面面临的潜在风险来源,如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扰动、市场结构尚未完善引致的跨境资本短期化以及中国扩大金融开放放大跨境资本流动冲击这三个方面。最后,本文针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整体上构建"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一体化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但在非常时期可采取适当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同时要强化各国间的政策与管理措施协调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海霞 陈小荣 刘玉娟
随着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的不断演变,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短期波动开始加剧,同时伴随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双向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表现为: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差额呈现双向波动,短期化趋势明显,跨境资本流动活跃度日益增强,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为防止跨境资本流动"大进大出",避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建立和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加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防范跨境资本流动的过度冲击。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金融风险 宏观审慎 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钮伟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更趋稳定,我国涉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望进一步好转,外贸出口有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可能稳步增加,跨境资金流入压力进一步加大。对外汇管理部门来说,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任务依然较重。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欣欣 黎馨蔓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规模、类型结构、主体部门都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呈现出的特点包括:跨境总资本流动规模大幅下降、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净资本流入逐年攀升;发达经济体其他投资流入显著下滑、发展中经济体直接投资流入仍占主导;发达经济体其他部门资本流入占主导、发展中经济体政府部门流入增加。新特点的出现对各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政府部门融资比重提升,引发货币错配风险和债务危机压力,直接投资的“金融化”和“虚拟化”引发潜在风险。未来应减少外债规模,防止货币错配,引入高质量外商直接投资,健全监测预警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柳
伴随美元加息的步伐,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压力,这使得我国资金流出规模放大,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压力陡增。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此形势下,明确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成因并做好相关应对,对于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尤为重要。我国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成因分析风险成因之一:金融外部性贷款约束的放松。汇率和资产价格的上升提高了借款人抵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柳
伴随美元加息的步伐,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压力,这使得我国资金流出规模放大,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压力陡增。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此形势下,明确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成因并做好相关应对,对于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尤为重要。我国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成因分析风险成因之一:金融外部性贷款约束的放松。汇率和资产价格的上升提高了借款人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涛 张晓晶
香港与内地的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增大,渠道增多。上万亿港元的资金通过贸易、金融和非正规渠道在两地间流动。其影响因素包括两地经济增长、贸易往来、资金收益率、制度规则变化、政策面及两地金融管理制度和水平差异等。跨境资金流动给内地带来潜在金融风险:内地资本管制的“防火墙”作用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影响,受到攻击的香港联汇制会波及内地金融稳定等。应引导和规范两地资金流动,推进内地宏观政策改革,推动香港金融业的发展。
关键词:
香港路径 资金流动 金融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向华
文章介绍了短期资本的内涵、特点和流动动因,提出了建立短期资本跨境流动应对策略和防范措施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应对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具体策略安排。作者认为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策略安排应该包括短期资本流动监测、评估和管理三个方面,并具体阐述了各个方面应开展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
短期资本 监测 评估 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钟震 郭立 姜瑞
近年来,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避险情绪波动较大,国际资本流动剧烈,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再次面临资本流出的局面。一些国际机构出现了"中国面临大规模资本外逃"的论调,严重影响了市场参与者对我国的投资预期。在此形势下,理性客观地看待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新局势关乎我国金融稳定的大局,至关重要。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新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的内外部因素以及我国应对国际形势变化中的主动和被动调整行为,提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面临的输入性风险和内生性风险,认为我国亟需构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短期内,应"紧抓四大权力",即干预监管权、统计监测权、监管协调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洪燕 罗宁
本文在简要概述近年来跨境资本流动重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解析了后危机时代主导资本流向的核心要素,详细分析了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传导机制及可能引发的风险。本文认为,为促进跨境资本的有序流动,中国一方面应加强对跨境资本过度流动的监管,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机制,另一方面更应加快主动的政策调整,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稳步、主动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新兴市场 汇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少东
本文提炼分析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典型事实,并研究包括资本管制和宏观审慎政策在内的资本流动管理政策演变,同时探析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和溢出效应机理。研究发现,总资本流动规模较大且波动性显著,并呈现出顺周期特征。不同类型资本流动在跨境资本流动中地位存在差异。此外,资本流动背后呈现明显部门异质性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主要国家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面临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变化时,各国政府和IMF等组织也开始认识到资本流动管理的重要性。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及之后,宏观审慎政策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逆周期调节作用凸显。一国经济基本面情况、资本流动管理政策使用优先顺序、与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协调配合等因素均能影响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同时资本流动管理政策溢出效应日益显现。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合理利用政策工具,重视国际间政策协调;第二,适时稳步推进金融开放,坚持循序渐进开放策略;第三,继续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红河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波 陆晓岚
随着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对资本的需求日益扩大。本文对当前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归纳,并梳理了我国近年来跨境资本波动的特征,采用2012~2016年五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人民币汇率与跨境资本的流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程度的结论;通过研究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在不同人民币汇率预期下的监管重点,并从宏观审慎管理方面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玉凤
我国自2001年底加入WTO后,资本流入规模猛增,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流入国。大量流入的国际资本特别是其中的投机性资本,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已形成了潜在风险,如加剧国际收支失衡,影响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助长国内房地产泡沫化倾向等。对此,我国政府应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对策,化解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入 潜在风险 短期外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小文
在当前美联储加息周期冲击下,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和汇率波动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亟需加强政策监管。文章构建一个包含跨境资本流动审慎监管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系统研究美联储加息造成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并深入分析跨境资本流动的“双支柱”政策应对效果。结果显示:第一,美联储加息产生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导致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加剧,造成经济下行。第二,面对美联储加息,小幅跟进式加息能缓解产出波动,但不能缓解汇率、跨境资本和资产价格等波动,而大幅加息对经济和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都较大;“双支柱”政策相比加息政策有明显优势,既能抑制跨境资本流出,又能降低经济波动与金融风险。第三,社会福利损失分析表明,最优的双支柱政策组合是货币政策钉住产出、通胀和汇率波动,宏观审慎政策钉住跨境资本波动;随着宏观审慎政策力度增大,社会福利损失逐渐减小。
关键词:
美联储加息 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双支柱调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红燕
近几年跨境短期资本在我国的流动日益频繁,而且流动规模逐渐扩大。这使我们想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几次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都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有密切的联系。若发生短期国际资本的大规模的、突发性的逆转,会对我国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国际收支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中,要加强对短期资本的流动的风险监管。
关键词:
跨境短期资本 冲击 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