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9)
- 2023(14430)
- 2022(12580)
- 2021(11437)
- 2020(9559)
- 2019(22138)
- 2018(22182)
- 2017(44375)
- 2016(23658)
- 2015(26546)
- 2014(26799)
- 2013(26880)
- 2012(25052)
- 2011(22895)
- 2010(23029)
- 2009(21464)
- 2008(20753)
- 2007(18267)
- 2006(16622)
- 2005(14847)
- 学科
- 济(119105)
- 经济(118979)
- 管理(70159)
- 业(63649)
- 企(50999)
- 企业(50999)
- 方法(49355)
- 数学(43674)
- 数学方法(43336)
- 中国(30698)
- 农(26445)
- 地方(25763)
- 财(25028)
- 学(23596)
- 业经(22173)
- 环境(19397)
- 制(19246)
- 贸(19080)
- 贸易(19069)
- 易(18369)
- 农业(17980)
- 和(16239)
- 银(16079)
- 银行(16034)
- 融(15726)
- 金融(15725)
- 行(15343)
- 地方经济(15324)
- 理论(15272)
- 务(14779)
- 机构
- 大学(355407)
- 学院(351564)
- 济(154217)
- 经济(151026)
- 管理(139575)
- 理学(120800)
- 研究(120036)
- 理学院(119449)
- 管理学(117660)
- 管理学院(117027)
- 中国(88842)
- 京(75505)
- 科学(70874)
- 财(70267)
- 所(59647)
- 财经(56865)
- 研究所(53908)
- 中心(52457)
- 经(51601)
- 农(50915)
- 江(50049)
- 业大(49024)
- 经济学(48250)
- 北京(48110)
- 范(45168)
- 师范(44830)
- 院(43449)
- 经济学院(43381)
- 财经大学(42240)
- 州(40640)
- 基金
- 项目(233071)
- 科学(184063)
- 基金(171144)
- 研究(170894)
- 家(147760)
- 国家(146601)
- 科学基金(126438)
- 社会(110512)
- 社会科(104824)
- 社会科学(104796)
- 基金项目(91223)
- 省(88570)
- 自然(81040)
- 自然科(79094)
- 自然科学(79078)
- 自然科学基金(77672)
- 教育(77097)
- 划(74694)
- 资助(70912)
- 编号(68704)
- 成果(55509)
- 部(52361)
- 重点(51456)
- 发(50186)
- 创(47443)
- 课题(46728)
- 国家社会(45641)
- 教育部(45363)
- 人文(44469)
- 创新(44331)
- 期刊
- 济(172736)
- 经济(172736)
- 研究(111522)
- 中国(59864)
- 管理(51701)
- 学报(51045)
- 财(50798)
- 科学(48358)
- 农(45059)
- 大学(38976)
- 学学(36946)
- 教育(31772)
- 融(31625)
- 金融(31625)
- 农业(30978)
- 技术(29254)
- 经济研究(28875)
- 财经(28711)
- 业经(25898)
- 经(24541)
- 问题(24173)
- 技术经济(18995)
- 理论(18035)
- 贸(17764)
- 现代(16710)
- 商业(16498)
- 统计(16181)
- 实践(16054)
- 践(16054)
- 图书(15976)
共检索到518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云燕 赵国龙
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费,而能源消费直接导致大量的碳排放,深入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对超大城市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选取了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和重庆市1995~2014年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对两者的脱钩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长期内实施碳减排政策不会阻碍超大城市经济增长的结论。因此,超大城市应该积极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和倡导低碳生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之兵 满舰远
经典区域发展理论把大城市当作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该文以超大城市北京和上海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京、沪与周边区域发展的首位度指标和市场潜能结构指标,揭示了京、沪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然后,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京沪两市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带动能力进行检验,发现上海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有正向的带动作用,而北京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负向的空吸作用。最后,该文从城市自身因素、区域联系因素和周边区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超大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能力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超大城市 周边区域 带动能力 因素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东峰 王静文 殷成志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使我国大城市地区普遍实现了建成区空间的大规模扩张过程。以2004年我国大城市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动力的现状特征。研究认为,我国大城市在普遍呈现出建成区空间快速增长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多元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等各种因素共同驱动了我国大城市空间扩张的现实进程;在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具有主导性的作用,道路交通条件改善也发挥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影响较为复杂、尚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研究建议,致力于空间紧凑型城市建设、适当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加强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甫 蔡梦宁
文章对1995—2014年我国分省域碳排放数据进行测算,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在城市化水平各区间内GDP和碳排放对应不同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双门槛效应。我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省市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还没有到达改善碳排放的拐点。因而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碳排放的政策。
关键词:
碳排放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城市化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甫 蔡梦宁
文章对1995—2014年我国分省域碳排放数据进行测算,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在城市化水平各区间内GDP和碳排放对应不同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双门槛效应。我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省市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还没有到达改善碳排放的拐点。因而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碳排放的政策。
关键词:
碳排放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城市化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广月 宋德勇
首先根据碳排放因素分解法计算出我国1980-2007年的碳排放量,然后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显示:3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出口贸易是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碳排放对出口贸易的响应强度不断增强,至第5期达到最大值,随后不断减少,直至达到最小值;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响应强度从第2期开始由负变正,且不断增强,至第8期达到最大值,而后减少。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碳排放 经济增长 因素分解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文
本文通过对1995年至2016年贵阳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协整分析,利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就贵阳的节能减排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协整 因果关系 贵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丁有 代进荣
本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江西省碳排放的问题。首先分析江西省能源消耗情况,计算江西省碳排放量,并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描述江西省碳排放的现状,再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江西省的碳排放量在一个长期的阶段保持一个高位,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呈现单向的因果关系;江西省低碳经济的实现不能简单地减少能源消耗,能耗的减少会损害经济增长;最后根据前文分析结论提出江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菲 杨雪 田阳 王思鹏
基于EKC理论,采用27个省份2009—2014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GDP数据,研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从27个省份整体,还是依照地域将其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关系均满足EKC假说中的倒"U"型曲线,但是其拐点却存在着不同。整体来看,在未来6~7年可以达到相应拐点;东部可能需要在未来8~10年甚至更久才能达到相应的拐点;中部正处于倒"U"型的下降阶段;西部此时接近拐点期。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减缓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碳减排技术和能源利用率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庆 曾菊新 杨振
文章结合脱钩关系评价模型,对Ang构造的碳排放量变化LMDI模型进行优化推导,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湖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经济增长 湖北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明贤 刘娟
本文选取1978—2006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和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出发,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及其检验和因果关系阐述,研究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演替轨迹,并建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状况下,中国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推动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但单位GDP碳排放逐渐降低,即碳排放增长率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范允奇 王文举
用EKC模型、STIRPAT模型和SS-STIRPAT模型分别对1980—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驱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SS-STIRPAT模型不仅能够分析动态特征而且模型预测性质更好。研究发现,我国的碳排放EKC曲线并非倒U型,我国人均碳排放对人均GDP的弹性系数在1.11到1.15范围内波动,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改革、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和环境保护力度是影响该弹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每年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单位GDP碳排放下降比率必须达到4%。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碳排放 驱动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民 杨文培 杨力
文章采用4步法,对1990~2011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基于三者之间协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关系的传导效应关系,其传导关系为:1:1.5177:1.5722,即经济每增长1%,能源消费增长1.5177%,碳排放增长1.5722%。
关键词:
3E协调 传导与反馈 四步法 协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越 范允奇
文章基于异质性EKC的视角,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一种新的异质性EKC计量模型对地区碳排放、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腐败是否是影响碳排放EKC异质性的因素,以及这种影响如何改变碳排放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碳排放EKC呈现稳健的倒U型,腐败影响了EKC的转折点,但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低收入地区腐败的影响不显著,而高收入地区腐败会显著提升碳排放EKC的转折点,并且这种影响导致的提升幅度较大。外资流入在高收入地区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而在低收入地区则导致碳排放加剧。
关键词:
地区 碳排放 异质性EKC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纳 董璐 陈黎明
文章采用马尔科夫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宏观经济在不同区制下对碳排放量的动态影响,度量和检验不同区制下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变动表现为三个区制状态;各区制内相关关系表现各异,区制间持续期和转移概率差异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