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0)
2023(14388)
2022(12501)
2021(11824)
2020(9708)
2019(22637)
2018(22852)
2017(44178)
2016(24052)
2015(27232)
2014(27409)
2013(27367)
2012(25654)
2011(23358)
2010(23545)
2009(21652)
2008(21076)
2007(18555)
2006(16819)
2005(15046)
作者
(70636)
(58147)
(57903)
(54870)
(37185)
(27826)
(26408)
(22792)
(22181)
(20913)
(19863)
(19594)
(18608)
(18372)
(17935)
(17611)
(17255)
(17166)
(16672)
(16561)
(14510)
(14355)
(13972)
(13249)
(13072)
(13056)
(12998)
(12933)
(11716)
(11480)
学科
(102293)
经济(102183)
管理(65802)
(62485)
(48884)
企业(48884)
方法(40664)
数学(35002)
数学方法(34653)
中国(33136)
(28839)
地方(27681)
业经(22805)
(22258)
(20677)
农业(19418)
(19050)
(18349)
贸易(18332)
(17696)
(17133)
银行(17094)
环境(16805)
(16469)
(16030)
(15966)
金融(15963)
理论(15667)
技术(15520)
(15124)
机构
大学(344934)
学院(343609)
(136832)
管理(134404)
经济(133537)
研究(118893)
理学(114914)
理学院(113537)
管理学(111768)
管理学院(111129)
中国(89913)
(76095)
科学(73325)
(63714)
(59918)
(54304)
研究所(54102)
中心(53394)
(51198)
财经(50280)
业大(49732)
北京(49115)
(48475)
师范(48072)
(45454)
(43412)
(42502)
农业(42242)
经济学(40132)
师范大学(38954)
基金
项目(227027)
科学(177537)
研究(169307)
基金(161718)
(139713)
国家(138470)
科学基金(118382)
社会(104809)
社会科(99111)
社会科学(99083)
(88907)
基金项目(87000)
教育(76970)
自然(75927)
(74963)
自然科(74063)
自然科学(74046)
自然科学基金(72671)
编号(71110)
资助(65971)
成果(58365)
(52063)
重点(50328)
(49581)
课题(49234)
(46515)
创新(43340)
项目编号(42907)
科研(42536)
教育部(42293)
期刊
(159024)
经济(159024)
研究(107961)
中国(68572)
学报(50542)
(49898)
管理(49714)
科学(48361)
(45440)
教育(41816)
大学(38147)
学学(35410)
农业(34840)
(32714)
金融(32714)
技术(30146)
业经(27408)
经济研究(24453)
财经(23550)
问题(22825)
图书(20386)
(20017)
理论(17799)
(17431)
现代(16638)
技术经济(16570)
科技(16358)
实践(16349)
(16349)
资源(16305)
共检索到521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良沛  
为研究我国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获取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深圳1979-2014年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二因素线性动态回归模型及函数变换方法,实证检验出深圳生产函数各主要参数,指出常住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深圳GDP的两个重要因素。文章指出,为保持城市发展的惯性和动力,超大型城市首先要保持劳动力总量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持续改进劳动力质量;第二,要建立鼓励固定资产定期更新的机制,增加资本投资;第三要不断鼓励科技革命和创新,放大科技在生产函数中的乘数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健生  李萍  张玉清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领域,基于生态足迹计算的发展能力指标是较有效的评价指标之一。本研究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按不同土地类型与不同消费类型计算了2005年深圳的生态足迹,分析了生态赤字构成并给出生态足迹矩阵,以使政策建议更有针对性;修正了Ulanowicz的发展能力模型,将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因子引入计算公式中,对深圳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深圳人均生态赤字为3.16 hm2/人,生态足迹是其可利用生态承载力的57倍;1986年~2005年深圳生态赤字扩大10倍,20年间系统稳定性逐渐下降,近年有向良性化方向好转的趋势,2003...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治清  王仰麟  丁艳  李贵才  
生态功能区划通过揭示生态系统空间分异规律,对生态地域和生态单元进行划分和合并。作为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生态功能区划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深圳的实例,对城市区域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原则进行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圳市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深圳市划分为3个区:经济文化密集区,生态协调区,生态支持区;其中生态协调区包括西部沿海农工协调亚区、西部水源山体保护亚区、中部物流-水土保持亚区、东部产业-山水协调亚区等四个亚区,生态支持区包括生态脆弱型支持功能亚区和生态敏感型支持功能亚区。最后,文章分析了各功能区在市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指出各区协调发展的途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亮亮  张晖明  
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增长极,超大型城市的产业创新升级至为关键。如何从更高阶产业中持续获取递增收益,以平衡同步攀升的异质性人口集聚成本,并弥补"创造性破坏"带来的传统产业收益耗散,加快增长方式向知识驱动转变是关键,也是世界难题。其中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延续传统增长理念的规模化创新投入,并使其自动转为预期的经济绩效。文章基于企业家资本理论的拓展分析,对上海在创新方面"苦种薄收"的现象进行了三个层次的系统剖析:(1)测度并讨论了考虑高技术企业家活动的上海创新表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论证了上海知识生产机制、政治经济周期以及创业壁垒等现存企业家资本要素对高技术企业家活动的影响;(3)进一步探究了上海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美婷  胡振宇  
深圳作为国家首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具有向国内外同类超大城市提供破解大城市病解决方案的任务使命。本文在阐述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以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区为研究案例,深入剖析老城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提出打造集约紧凑的立体空间开发模式、构建以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驱动体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幸福格局、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对策建议来推动老城区复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朝永,顾朝林,徐海贤,甄峰  
本文以深圳市东部工业组团为案例 ,提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 ,即通过环境容量、资源容量分析 ,确定出区域适宜的开发规模 ,使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与环境容量、资源容量之间相互协调 ,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张传军  
基于2000—2017年的广州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数据,采用人口综合增长率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2018—2035年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与在校生人数的变化,选取十五年前人口出生率、GDP增长率和当年高中入学学生数占户籍人口的千分率构建数学模型,对广州市2018—2035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自2018年开始生源数将稳步上升,2032年招生人数将达到峰值,2034年在校生人数将达到峰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海山  汪阳  
稳定的外部自然环境是保障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易洪涝地区的经济发展动态,通过构建2000-2013年的地区平均夜间灯光亮度指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防洪功能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三峡工程防洪功能的发挥显著提高了易洪涝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土地开发强度的提升,以及随后产生的工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是促进易洪涝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三峡工程从整体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充分发挥了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还保障和助力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晓帆  
本文将区域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分解为成长性、根植性、平稳性和协调性加以观察与研究,由此细化了对产业发展属性的认识;并将产业发展战略的操作基点,划分为产业和谐、产业比选、产业替代、产业培植、产业迁移、产业共生、产业创新、产业救助等若干层面,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从而更为全面、系统地形成或体现区域产业战略的着力点或着力方向。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从深圳区域实际出发,提出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体实现路径与对策措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小红  王洁玲  李峰  
本文介绍了深圳市街道图书馆的发展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街道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帅  任颋  
本文应用发展经济学中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深圳过去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深圳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过去30年中全要素生产率,包括技术进步、体制机制创新等因素,对深圳经济持续、高速、高质增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深圳也面临着劳动力收入比重较低、经济增长对资本投入的依赖度较高、全要素生产率在近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所放缓等挑战。对此,也提出了提高劳动者报酬、注重资本的内生积累、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深化体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钱耀军  
生态城市是实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建立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海口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海口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指标呈波动式可持续发展态势,社会指标呈可持续发展态势;资源因素和环境因素令人担忧,成为海口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利用障碍度法对海口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阻碍海口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海口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军  穆海振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社会城镇规划与自然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城镇规划体系需要纳入气候变化的影响并考虑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首先以发达国家及世界著名大城市为参考,对美国、德国和日本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城镇可持续发展规划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措施分别进行了综述和提炼;然后,以上海为例,对照分析了我国大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及存在的脆弱性,包括城镇发展规划与气候环境的相容性考虑不够、城镇化过程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缺乏充分论证、城镇基础设施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较低、气候变化对城镇人体健康的影响未给予高度关注等;最后,指出了我国大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城镇可持续发展思路及重点方向,即充分考虑区域气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振民  林炳耀  
城市作为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巨复杂系统,它的运行需要进行不断的描述、评价和解释,以供城市发展调控部门进行动态的有效的调控,从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城市系统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以及它们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度以及城市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整合状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状态进行分析,得出一种警度分析表,为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提供基础。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上,对城市发展的序参量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相态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度进行预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