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0)
- 2023(13800)
- 2022(12274)
- 2021(11490)
- 2020(9720)
- 2019(22052)
- 2018(22245)
- 2017(43247)
- 2016(23491)
- 2015(26521)
- 2014(26222)
- 2013(25875)
- 2012(23781)
- 2011(21613)
- 2010(21641)
- 2009(20363)
- 2008(19713)
- 2007(17329)
- 2006(15483)
- 2005(13700)
- 学科
- 济(95466)
- 经济(95361)
- 管理(70729)
- 业(63084)
- 企(51912)
- 企业(51912)
- 方法(43269)
- 数学(37587)
- 数学方法(37181)
- 中国(26041)
- 农(24986)
- 财(23873)
- 地方(21249)
- 业经(20599)
- 学(20567)
- 环境(19379)
- 制(17755)
- 贸(17652)
- 贸易(17643)
- 易(17137)
- 和(16560)
- 农业(16424)
- 理论(15316)
- 银(15056)
- 银行(15015)
- 务(14902)
- 划(14893)
- 财务(14836)
- 财务管理(14812)
- 技术(14426)
- 机构
- 大学(338986)
- 学院(338185)
- 管理(134338)
- 济(134204)
- 经济(131210)
- 理学(116471)
- 理学院(115187)
- 管理学(113286)
- 管理学院(112677)
- 研究(111366)
- 中国(82860)
- 京(72378)
- 科学(69936)
- 财(62178)
- 所(56167)
- 研究所(51218)
- 农(50571)
- 财经(50370)
- 中心(49783)
- 业大(49016)
- 江(48034)
- 北京(46001)
- 经(45592)
- 范(45508)
- 师范(45114)
- 院(40736)
- 经济学(40070)
- 州(39901)
- 农业(39866)
- 财经大学(37459)
- 基金
- 项目(229975)
- 科学(180263)
- 研究(169698)
- 基金(165632)
- 家(143695)
- 国家(142531)
- 科学基金(122000)
- 社会(106106)
- 社会科(100481)
- 社会科学(100455)
- 省(89914)
- 基金项目(88478)
- 自然(78978)
- 教育(77191)
- 自然科(76963)
- 自然科学(76945)
- 划(75541)
- 自然科学基金(75535)
- 编号(70708)
- 资助(68241)
- 成果(56825)
- 重点(51373)
- 部(50644)
- 发(49898)
- 课题(47845)
- 创(47371)
- 创新(44187)
- 科研(43829)
- 项目编号(43496)
- 教育部(43085)
- 期刊
- 济(146699)
- 经济(146699)
- 研究(99017)
- 中国(58940)
- 学报(51324)
- 管理(48196)
- 科学(47680)
- 农(44839)
- 财(44658)
- 大学(37960)
- 教育(36756)
- 学学(35471)
- 农业(31812)
- 技术(28228)
- 融(27353)
- 金融(27353)
- 业经(25435)
- 财经(23621)
- 经济研究(23536)
- 经(20058)
- 问题(19643)
- 图书(19529)
- 理论(17148)
- 资源(17087)
- 技术经济(16266)
- 科技(16146)
- 商业(15908)
- 实践(15771)
- 践(15771)
- 业(15705)
共检索到486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传忠 郑丽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近年来的工业效率变动进行了总体分析和评价,同时结合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2005—2007年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工业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蓉蓉 耿弘 时正杰
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视角,本文运用Super-SBM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份2010-2015年的技术效率,并检验其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地区间技术效率差异明显,低水平集聚特征明显。利用固定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区域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研发投入对技术效率产生负作用,第三产业占比、人力资本水平、外商投资和环境规制对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燕 谢蕊蕊
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阶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由此,国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考察工业经济增长时,能源环境因素就不容忽视。为此,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引入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能源和环境因素约束下的我国2001-2009年区域工业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考察,对区域之间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逐年提高,其中技术进步的作用显著高于效率提高;非期望产出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工业的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翔
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利用1989~2009年省际投入产出数据,分析研究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整体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1989~2009年间我国整体环境无效率值为0.1684,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所产生的无效率值合计为0.1251,约占到环境无效率总量的74.3%,是导致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2)在分析期间我国环境无效率呈现出中间低、两端高的特点,2004年之后与污染排放相关的无效率值出现了大幅度反弹,是导致近期环境技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3)区域间经济环境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小鹰
文章以1995—2014年我国省际数据为样本,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资源环境约束下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经济增长无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污染排放严重和能源效率低下,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无效率值低于中部和西部,非期望产出是三大区域增长无效的主要原因;东部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技术效率低下是阻碍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政府干预程度和环境管制能力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而经济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方向性距离函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兵 王丽
本文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方法测算了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7年各地区工业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和环境规制成本,并对影响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技术效率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并且技术效率越高的地区,环境管制成本越低;考虑环境因素后,中国各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降低,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环境约束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人均GRP、FDI、工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密度对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方向性距离函数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燕 刘婷
通过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全国30个省份碳约束下的物流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的空间特征和演化趋势,并通过Tobit回归考察我国区域物流能源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5年,我国物流能源效率没有明显的提升趋势,并且区域的东西分化特征较为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能源效率普遍高于其他地区。物流业的规模、能源价格和能源消耗结构是影响我国物流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占风 张建
本文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来全面反映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运用基于非径向、非角度包含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了资源环境约束下2001—2015年我国30个省(市)的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然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空间Markov链对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分布动态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在地理空间上具有集聚特征,呈现"东高西低"非均衡的空间分布格局;工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的分布状态;资源环境约束下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地区差异整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地区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造成资源环境约束下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分布的演变总体上受到邻域空间滞后类型的影响,但在传统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方式下,工业环境技术效率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在1年之内很难实现短期跨越式发展。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志伟 温孝卿
将工业用水、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产出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对2000-2010年中国30个省份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如果将水资源和水环境因素考虑在内,上海等6个省份的工业效率始终处于最佳实践边界,黑龙江等省份的效率水平则相对较低。从地区角度看,东部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且大部分地区效率提升进程自2004年之后出现停滞。回归结果显示,国有工业占比、资本—劳动比、FDI、对外贸易和人均水资源使用量五项指标对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存在一定负向影响。同时,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斐 张建清 杨刚强 孙元元
将环境约束的异质性引入到中国省级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中,构建在固定规模报酬下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比在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与考虑非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分异,并引入空间Durbin模型分析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省级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分布格局的非均衡性特征较为明显,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要比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时较大,但两种情况下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都整体偏低,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②省级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与直接效应表现出相同的影响方向,但是不同解释变量对于本地区与其它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影响作用的显著性不同。③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更多地强调了劳均GDP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忽略了环境因素与市场化因素对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考虑环境约束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更为科学、合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珊 范德成 王韶华
文章运用基于参数的SFA方法,测算了2001-2011年间环境约束下的我国区域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并对能源污染综合指数(EPI)加以测算分析。研究发现:在此期间的综合环境约束条件下,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以2008年为转折点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始终处于平稳下降的状态;EPI也经历了以2008年为拐点的先增后减的过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淑惠 陈晓楠 张春梅
日益稀缺的水资源制约农业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后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新时期,长江与黄河流经的大部分地区作为中国重要农业生产区,其农业生产须向高质量阶段迈进。在此背景下,考察并比较沿江与沿黄区域农业用水效率,对两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下,基于2000~2019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混合距离函数模型,按照“用水理想值/实际值”的思路,测度农业用水效率,并从时空演变、地区差异等方面对两区域展开多层次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除上海外,两区域其余省份效率提升明显,沿黄区域在2016年前明显低于沿江区域,2016年后,反超沿江区域。(2)两区域农业用水效率的分布形态发展虽在样本期初期差异较大,但在后期,具有较高相似性,均表现为主峰位置右移,出现左拖尾现象。(3)沿江区域内部相互影响程度较低,其空间效应并不明显;沿黄区域则呈“低-低、高-高”集聚现象,存在较强空间相关性。(4)两区域农业用水效率的地区差异均呈波动下降趋势,超变密度和地区间差异分别是沿江和沿黄区域差异的主要推动力量。据此,沿江区域各省份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而沿黄区域应加强协同,坚持农业用水效率“在协同中提升,在提升中协同”的良性发展之路。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和平 王丽影
通过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01-2014年工业环境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区域工业生产与环境协调性的动态演变。结论如下:(1)2001-2014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工业环境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出"N"型的波动性趋势走向,整体状况并不理想,部分地区的工业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具有可持续性。(2)南昌、上饶和九江在各个转型期的技术效率都在不断地进步,景德镇、新余、赣州和宜春的排名不断下降,整个研究期内达到生产前沿面上的最佳实践地区较少。(3)整体上看,工业与环境的协调性发展不断优化演变,赣北地区优于赣南地区,尤其"十二五"以来,环境技术效率整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佳骏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资源短缺状况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面临的水、土、能矿资源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我国未来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即依托生态文明建设,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线,利用政策、制度等规范措施,推动产业与技术升级,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保障我国资源安全。
关键词:
资源 约束 改革 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睿劼 张智慧
为了对中国各地区工业进行环境约束下的效率评价,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利用2005~2009年各地区工业的面板数据,对31个省市的工业进行了环境约束下的效率测算,揭示了中国工业效率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各地区间的差异。在进行超效率DEA评价的过程中,利用工业环境影响的社会支付意愿代表环境投入,弥补了过去研究中在处理非期望产出问题上的不足,并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评价结果,反映了环境问题对各地区工业的效率影响程度上的差异。根据效率评价结果,利用投影寻踪方法加权评分,反映了各地区工业效率的综合状况,从区域情况来看呈现东部优于中部与西部,而中部优于西部的态势。最后,根据效率评价结果,对各区域中的特殊省份进行了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