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3)
- 2023(11331)
- 2022(9150)
- 2021(8226)
- 2020(6871)
- 2019(15274)
- 2018(15368)
- 2017(30098)
- 2016(16515)
- 2015(18710)
- 2014(18554)
- 2013(18294)
- 2012(16729)
- 2011(15194)
- 2010(15354)
- 2009(14563)
- 2008(14530)
- 2007(13161)
- 2006(12256)
- 2005(11235)
- 学科
- 济(67357)
- 经济(67274)
- 管理(50978)
- 业(46602)
- 企(35531)
- 企业(35531)
- 方法(26919)
- 数学(23598)
- 数学方法(23353)
- 中国(22976)
- 农(22590)
- 财(18195)
- 业经(16256)
- 制(15644)
- 环境(15108)
- 农业(14745)
- 学(14341)
- 贸(14191)
- 贸易(14184)
- 易(13864)
- 地方(13050)
- 银(12632)
- 银行(12585)
- 行(12022)
- 发(11450)
- 划(11197)
- 融(10661)
- 金融(10660)
- 和(10461)
- 体(10460)
- 机构
- 大学(247590)
- 学院(247238)
- 济(101616)
- 经济(99498)
- 管理(91709)
- 研究(85689)
- 理学(78424)
- 理学院(77550)
- 管理学(76240)
- 管理学院(75810)
- 中国(66304)
- 科学(54095)
- 京(53062)
- 财(48572)
- 农(48412)
- 所(45360)
- 研究所(40977)
- 业大(39581)
- 中心(38808)
- 财经(38392)
- 农业(38157)
- 江(38006)
- 经(34762)
- 北京(33626)
- 范(32316)
- 师范(31921)
- 经济学(31300)
- 州(30370)
- 院(30265)
- 经济学院(28514)
- 基金
- 项目(161195)
- 科学(125284)
- 基金(116424)
- 研究(113748)
- 家(104033)
- 国家(103164)
- 科学基金(86266)
- 社会(73839)
- 社会科(69995)
- 社会科学(69972)
- 省(62864)
- 基金项目(61820)
- 自然(55768)
- 自然科(54305)
- 自然科学(54283)
- 划(53305)
- 自然科学基金(53302)
- 教育(51196)
- 资助(46935)
- 编号(45569)
- 成果(37024)
- 重点(36651)
- 发(35535)
- 部(35268)
- 创(32850)
- 课题(31412)
- 国家社会(31110)
- 科研(31073)
- 创新(30847)
- 计划(29958)
- 期刊
- 济(114888)
- 经济(114888)
- 研究(72518)
- 中国(48379)
- 农(44651)
- 学报(44476)
- 科学(38635)
- 财(35928)
- 管理(32849)
- 大学(32369)
- 学学(30463)
- 农业(29740)
- 融(24840)
- 金融(24840)
- 教育(23150)
- 业经(20350)
- 财经(19206)
- 经济研究(18562)
- 技术(18183)
- 问题(17016)
- 经(16538)
- 业(14950)
- 贸(13444)
- 图书(13343)
- 资源(12868)
- 版(12150)
- 商业(12020)
- 理论(11978)
- 技术经济(11683)
- 国际(11475)
共检索到372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姚士谋 王辰 张落成 陈振光 宋平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重大问题。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根本问题;也涉及到我国的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长远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资源十分有限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达13亿人,城镇总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世界最大的国家。因此,资源环境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非常深刻的。本论文从我国的城市化概念出发,深入论述资源环境基础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与制约因素,并对我国的国情条件作了辩证的分析研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我国今后城镇化发展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及其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晓兰 车明好 陈宝东
理论分析表明城镇化与环境污染应该呈现倒U型曲线。在分析城镇化影响环境污染内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3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省级层面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城镇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明显,而是呈现明显的正向效应。在影响因素中,工业占比和能源使用效率对城镇化对污染排放的正向作用分别起到了增强和削弱的传导效应,消费水平提升显著增加了环境污染水平,环境治理投入未发挥理想的治污效果,开放程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明显。实现城镇化过
关键词:
城镇化 环境污染 传导机制 环境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晓兰 车明好 陈宝东
理论分析表明城镇化与环境污染应该呈现倒U型曲线。在分析城镇化影响环境污染内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3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省级层面城镇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城镇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明显,而是呈现明显的正向效应。在影响因素中,工业占比和能源使用效率对城镇化对污染排放的正向作用分别起到了增强和削弱的传导效应,消费水平提升显著增加了环境污染水平,环境治理投入未发挥理想的治污效果,开放程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明显。实现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推进环境保护的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清洁技术水平和科学规划城市布局等。
关键词:
城镇化 环境污染 传导机制 环境治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琳 卢佳佳
构建指标体系评估了近15年城镇化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发展状况,通过曲线拟合分析二者的响应关系,并借鉴点弹性概念测度了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指数,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模型探析了影响该响应关系演变的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化持续推进所带来的高消耗、高污染已超过资源环境系统阀值,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资源环境治理改善速度滞后于城镇化变动速率,造成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关系整体呈“正响应”向“负响应”演变的态势。究其根源,长期以来绿色技术转化欠佳,环境制度安排不合理,环保治理投入利用效率低,造成技术创新的促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环境 承载力 响应指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城镇化既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是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器。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加速城镇化对于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城镇规模的扩大是城镇化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必须根据资源环境的现实国情对土地、水体、能源资源进行保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金华 曹广忠 王志宝
在分析1990年以来我国各省(区)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速度差异的基础上,按城镇化进程特征将各省(区)划分为四种类型,并采用面板数据分析1990年—2005年各类型省(区)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型省(区)的影响作用程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就业比重对各类省(区)城镇化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对外贸易规模仅对城镇化水平高的两类省(区)的城镇化影响显著,但是推动作用比较小;教育水平对城镇化水平较低的两类省(区)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显著。
关键词:
省(区) 城镇化 类型 影响因素 中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轩会永 阎文峰
本文通过建立我国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78-2011年间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变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居民消费、工业化及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与城镇化之间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图表明,以上四个影响因素的单位冲击均对城镇化建设有着正向作用,同时方差分解给出了四个影响因素对城镇化建设的贡献率。在分析的影响因素中,农村居民纯收入对城镇化的贡献率最大,居民消费次之,工业化对城镇化贡献率不太明显而地方财政投入短期内对城镇化建设有明显的刺激作用,长期而言贡献较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揭筱纹 邱璐
基于2000~2013年我国31省市区面板数据,对各地平均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进行对比分析,将其分为高、低两类;随后从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与就业环境、居民生活水平及教育发展水平四维度视角出发,确定了12项变量,分类探讨了其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指标对两类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差异明显,且教育因素中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地区城镇化发展影响效果十分显著,影响力最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凯 任建兰 程钰 王泽楠
提出了“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概念,运用响应指数和响应度模型,对1985-2013年中国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响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响应关系演变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城镇化综合指数不断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呈W形变化趋势;2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指数经历了“负响应、正响应、负响应”的演变趋势,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度由相对保持稳定变为急剧提高;3环境支撑力下降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比重低分别是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关系演变的重要内部驱动因素和主要驱动因素。研究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进 赵定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衍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本文就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建立了协调性指数模型,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当前中国的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在此基础上,基于外在制度和内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这种不协调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造成中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的直接因素是二元土地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而这又内生于以投资驱动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投资驱动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乔海波 蒲国良
从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城市失业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策等多方面研究了城镇化滞后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促进城镇化水平、减弱城镇化滞后的因素有: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城市失业率、城市公共服务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加重城镇化滞后程度的因素有:对外直接投资、国有经济占比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策。为此,应继续扩大外贸规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减少政府过度干预,加快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勇 俞海 张永亮 赵子君 张燕
未来一段时期,依然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势必会影响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采用定额法和动态回归方程分别预测不同情境下未来城镇化进程对土地、水资源需求以及多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即使按照相对集约的方案,2020年、2025年和2030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分别为9403km2、17185km2和24370km2,新增城镇人口的生活用水总量分别为每年70亿m3、128亿m3和182亿m3。在污染物排放上,相对集约的城镇化能够抑制人均废水和CO_2的上升趋势,加快人均SO_2、烟粉尘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需求 污染物排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城镇化是一个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转移的过程。其结果,现代城镇成为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消费和污染集聚之地。根据生态系统法则的演绎,城镇的资源环境消费或占用是通过直接、间接和诱发三种方式来实现的。重要的问题在于,现代城镇的资源环境消费或占用是按照直接<间接<诱发的形式排列,从而构成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左的倒"金字塔"型结构特征。在这种倒"金字塔"型消费和占用结构的作用下,现代城镇发育的资源环境基础不仅在于城镇所在区域,而且也在于整个国家、乃至全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泽义
以城镇化综合指数为期望产出,并纳入环境污染,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长江经济带112个地级市州20052014年的绿色城镇化效率、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忽略环境污染将高估真实城镇化效率水平,绿色城镇化效率水平呈现东高西低态势,环境污染是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的大幅提升,但提高有所放缓;政府财政支出是城镇化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对城镇化效率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