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7)
- 2023(14563)
- 2022(12317)
- 2021(11173)
- 2020(9311)
- 2019(21328)
- 2018(21285)
- 2017(41098)
- 2016(22279)
- 2015(25279)
- 2014(25442)
- 2013(25344)
- 2012(23989)
- 2011(22263)
- 2010(23081)
- 2009(21953)
- 2008(21480)
- 2007(19371)
- 2006(17843)
- 2005(16684)
- 学科
- 济(117451)
- 经济(117325)
- 管理(66701)
- 业(58980)
- 企(46567)
- 企业(46567)
- 方法(42404)
- 数学(37705)
- 数学方法(37267)
- 中国(34317)
- 地方(28978)
- 农(27115)
- 业经(23577)
- 财(23506)
- 制(23442)
- 学(20420)
- 银(18553)
- 银行(18522)
- 农业(18064)
- 行(17968)
- 融(17884)
- 金融(17882)
- 环境(17827)
- 贸(17409)
- 贸易(17392)
- 易(16754)
- 地方经济(16718)
- 发(16288)
- 体(16004)
- 和(14950)
- 机构
- 大学(337244)
- 学院(337157)
- 济(150078)
- 经济(146897)
- 管理(125174)
- 研究(121874)
- 理学(105940)
- 理学院(104670)
- 管理学(102812)
- 管理学院(102172)
- 中国(93301)
- 京(73309)
- 科学(71176)
- 财(70606)
- 所(62401)
- 研究所(55693)
- 财经(54587)
- 中心(53762)
- 农(53650)
- 江(52491)
- 经(49232)
- 北京(47211)
- 经济学(47154)
- 业大(46236)
- 范(44774)
- 师范(44378)
- 院(43300)
- 经济学院(42009)
- 州(41809)
- 农业(41534)
- 基金
- 项目(211460)
- 科学(167138)
- 研究(155371)
- 基金(153350)
- 家(132619)
- 国家(131537)
- 科学基金(112493)
- 社会(101452)
- 社会科(96358)
- 社会科学(96334)
- 省(82746)
- 基金项目(80094)
- 教育(71222)
- 自然(70105)
- 划(69177)
- 自然科(68347)
- 自然科学(68331)
- 自然科学基金(67085)
- 资助(63597)
- 编号(62090)
- 成果(51733)
- 发(50211)
- 重点(48012)
- 部(47322)
- 课题(44494)
- 创(43234)
- 国家社会(42285)
- 制(41572)
- 教育部(40789)
- 创新(40659)
- 期刊
- 济(180371)
- 经济(180371)
- 研究(110371)
- 中国(73304)
- 财(52541)
- 农(49624)
- 管理(49472)
- 学报(48535)
- 科学(46319)
- 大学(37282)
- 融(35757)
- 金融(35757)
- 教育(35196)
- 学学(34938)
- 农业(33440)
- 技术(30112)
- 经济研究(29432)
- 财经(28243)
- 业经(27723)
- 问题(24914)
- 经(24425)
- 技术经济(18503)
- 统计(18419)
- 贸(18274)
- 业(16970)
- 策(16526)
- 现代(16103)
- 国际(15999)
- 商业(15745)
- 世界(15709)
共检索到534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晓琼 周亚雄
以定性方法界定了我国83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县、镇),并运用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25座地级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特征,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人力资本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数量 发展特征 计量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海兵 张文忠 余建辉
对外交通联系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我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日常可达性指数表征城市对外交通联系水平,利用工业替代产业产值反映经济转型发展程度,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可达性对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成效的作用机制,揭示不同可达性水平下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规律与特征。研究表明: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可达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可达性水平对资源枯竭城市工业替代产业规模与效率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可达性通过影响民营经济、工业园区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和高技术产业等因素间接地推进或阻碍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鉴于此,各地结合可达性水平差异,适宜采取不同的转型模式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吴卫红 张爱美 孙龙涛 刘佳 王阳阳
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综合考虑资源枯竭型城市特征与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核心,运用"目的树"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5个子系统、28个指标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铜陵循环经济发展的动态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进行循环经济试点6年以来,铜陵市循环经济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不同子系统间发展趋势有很大差异,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红霞
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竞争力重塑的概念模型,指出经济、社会、环境、空间为四个关键要素。以枣庄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过程中的集群化实践为例,结合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的可行模式和路径。研究认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突破资源产业发展瓶颈、以经济转型带动城市全面转型的必由之路,要在政府指导下,以资源型工业为基础发展接续产业集群,以潜在优势为基础发展替代产业集群。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替代产业 产业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开泳 肖玲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入手,着重讨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诸多文化问题,并设计了“纳克斯怪圈”,以演示经济衰退和文化衰退之间所形成的恶性循环。然后探讨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加强文化创新可以促进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伟
文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选取9个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对比分析2005~2008年和2008~2011年两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和转型发展情况,得出:(1)9个城市整体转型效果较好,但分化明显。(2)9个城市产业结构优势消失,竞争优势明显。(3)9个城市第一产业普遍持续劣势,第二产业分化明显,第三产业转型明显并成为优势产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静雅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如何在配合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自身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金融作为支持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部门,在现有体制下,如何积极与城市政府部门协调配合,创新金融扶持方式,并赋予资源枯竭地区开展金融的先行先试,突破现有金融瓶颈,以促进该类城市经济成功转型与发展。
关键词:
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 金融支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永红
我国资源型城市相当一部分已处于资源枯竭期,随着开采时间长,开采成本日益上升、企业亏损严重,资源型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不单纯是经济结构的改变,而且是城市发展方向的改变和城市定位的改变,本文从产业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模式。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资源枯竭 经济转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余佳奇
自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湖北省H市立足本市实际,坚持"工业强市、加快赶超"的发展思路,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城市转型,走出了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转型之路。本文介绍了H市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戴鸿丽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口岸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选择东北边境对俄口岸城市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中俄两国边境地区的生产要素互补与经济结构互补的理论基础上,判断目前是发展东北边境对俄口岸城市经济的最佳时机。但在推进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政治风险、金融风险显著等制约性因素。克服上述困难,主张抓住时机,扩大东北边境口岸城市各类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出口份额;结合中俄合作项目的规划方向,重点发展相关产业集群;发挥政策性金融资本优势,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资源开发项目;合理规划对俄边境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瑞茜
自国家发改委将河南焦作、山西大同等城市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如何实现主导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型的转变,已成为困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难题。本文选取加权感应度系数、加权影响度系数等测度产业关联的指标,以河南焦作为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今后的主导产业选择问题加以分析。本文认为,焦作市在经济转型中应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发展旅游业为契机,重点发展与能源相结合的装备制造等五大战略产业和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群,逐步实现其向综合性工业城市、服务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的转变。
关键词:
资源枯竭 加权感应度系数 主导产业 焦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军 耿建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及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简要概述及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4~2009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计量分析,得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可持续发展能力却稳步提升的结论。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创琳
1.大力发展接替产业,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再工业化。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路径依赖病",借鉴大庆、焦作、新余等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经验,大力发展接替产业,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由资源主导型转为市场主导型,由资源密集型、增量型、封闭型和低水平小规模的投入漏出型结构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质量型、开放型和投入产出型结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综合发展之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产业转型过程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树义 郭少青
截止2009年,我国已有44个城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主体产业衰退、失业及贫困人口较多等方面的困境。本文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生的原因和面临的困境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扶持和立法保障两方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资源枯竭 发展困境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文
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广开城乡就业渠道、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服务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吸收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服务业做法的基础上,指出服务业发展的生产性、消费性和农村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提出了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深化体制改革,激活服务业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不断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规范监
关键词:
资源枯竭 城市发展 经济转型 现代服务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