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1)
- 2023(7370)
- 2022(6427)
- 2021(5939)
- 2020(5338)
- 2019(12492)
- 2018(12542)
- 2017(25478)
- 2016(13912)
- 2015(16094)
- 2014(16337)
- 2013(16607)
- 2012(15779)
- 2011(14586)
- 2010(14864)
- 2009(14300)
- 2008(14531)
- 2007(13333)
- 2006(11792)
- 2005(10674)
- 学科
- 济(62723)
- 经济(62661)
- 管理(40636)
- 业(38207)
- 方法(31379)
- 企(29010)
- 企业(29010)
- 数学(28433)
- 数学方法(28237)
- 中国(17895)
- 农(17714)
- 财(16300)
- 制(13265)
- 贸(13188)
- 贸易(13183)
- 易(12855)
- 学(12176)
- 业经(11632)
- 农业(11394)
- 银(11177)
- 银行(11154)
- 地方(10971)
- 行(10668)
- 和(10330)
- 环境(9889)
- 融(9846)
- 金融(9844)
- 务(9459)
- 财务(9438)
- 财务管理(9409)
- 机构
- 大学(218094)
- 学院(216210)
- 济(93418)
- 经济(91468)
- 管理(82771)
- 研究(71863)
- 理学(70813)
- 理学院(70053)
- 管理学(68999)
- 管理学院(68586)
- 中国(56054)
- 京(46195)
- 财(44755)
- 科学(43717)
- 所(37649)
- 农(37081)
- 财经(35905)
- 研究所(34008)
- 中心(33288)
- 经(32456)
- 江(32237)
- 业大(31791)
- 经济学(29728)
- 农业(29595)
- 北京(29533)
- 范(27614)
- 师范(27367)
- 经济学院(27326)
- 财经大学(26617)
- 州(25841)
- 基金
- 项目(136416)
- 科学(106066)
- 研究(99157)
- 基金(98659)
- 家(85754)
- 国家(85085)
- 科学基金(71527)
- 社会(62799)
- 社会科(59608)
- 社会科学(59585)
- 省(52495)
- 基金项目(52431)
- 教育(45540)
- 自然(45452)
- 划(44589)
- 自然科(44215)
- 自然科学(44198)
- 自然科学基金(43415)
- 编号(41263)
- 资助(41231)
- 成果(33901)
- 部(31564)
- 重点(30762)
- 发(29707)
- 创(27445)
- 课题(27426)
- 教育部(26753)
- 科研(26332)
- 国家社会(26065)
- 人文(25921)
- 期刊
- 济(100755)
- 经济(100755)
- 研究(63202)
- 中国(38162)
- 学报(33931)
- 财(33666)
- 农(32686)
- 科学(30242)
- 管理(27818)
- 大学(24616)
- 学学(22995)
- 农业(21906)
- 融(20884)
- 金融(20884)
- 教育(18379)
- 财经(18047)
- 技术(17516)
- 业经(16918)
- 经济研究(16740)
- 经(15532)
- 问题(14840)
- 贸(12482)
- 理论(11929)
- 技术经济(11640)
- 图书(11572)
- 业(11491)
- 商业(11272)
- 统计(11183)
- 资源(11000)
- 实践(10741)
共检索到317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资源总配置效应分析方法是对增长因素分析法的深化,它反映了产业间资源流动和结构变化对于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这种分析一般要以产业部门增长因素的系统分析为基础。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在我国似乎尚属空白。本文将根据对三次产业增长因素的分析结果,对我国社会资源的总配置效应及其变动作些初步考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保利
对零交易成本市场的分析表明,不仅在交易成本为零时产权的界定不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对损害者征收与损害相等的税收来解决因损害导致的外部性问题并非一定是最优的方式。现实的市场运行中无所不在的交易费用往往导致市场的失效,因而产权的界定以及相应的不同形式的产权安排便具有重要的资源配置效应。
关键词:
产权 交易成本 资源配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广达 嵇晨 程罗娜
1984年我国开始征收资源税,30多年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资源税也进行了多次改革。文章从一个长期的角度,应用回归计量经济模型从资源生产环境保持效应和消费社会保持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资源税政策对自然资源的保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源税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费同方向变化,资源税政策的实施没有促进对自然资源的保持。经过实证,要保持资源税收政策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应有效应,应当进一步合理调整税率、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税对自然资源的保持效应。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资源税 保持效应 税制改革政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向辉 陈通
基于对我国经济在东、中西部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总效应的测算及相关制度因素的量化分析,通过建立资源配置总效应及相关制度因素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之间的长期动态数量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除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促进了区域间的资源配置总效应外,其他几个方面的制度变革均对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总效应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资源配置总效应 制度因素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鸿志 许书平
首先论述了对垄断持否定和批评态度的一些传统理论,由于传统的各种理论大都基于严格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中难以具备,据此推导出来的垄断结构下的厂商产量较低,价格较高,"消费者剩余"减少以及无谓损失等一系列生产效率低下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进而从规模经济机制、外部效益、技术创新等角度提出垄断拥有竞争所不具有的优点,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提高国际竞争力,揭示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是竞争和垄断两股力量共同推动的。
关键词:
垄断 资源配置 外部效益 技术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裴育
政府采购对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有来自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而且有来自收入分配和政治及社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资源配置角度探讨政府采购的影响。一、政府采购对资源数量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鹃 付京亚
2010开始,我国资源税开始了由"从量计征"到"从价计征"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源税制,充分发挥资源税对环境的杠杆调节作用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本文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我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纳入政策虚拟变量,对资源税计征方式改革前后的环境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资源税从价计征方式下,有效地遏制了资源开采快速增长的势头,相比从量计征方式下的环境效应更加突出。但总体上资源税的环境效应的发挥还不够充分,应通过扩大从价计征范围、适度提高税率、设置浮动和差别税率等措施完善我国资源税税制。
关键词:
资源税 从量计征 从价计征 环境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裴潇 蒲志仲
本文利用1994年以来矿产资源税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数理模型分析矿产资源税负与资源开采量、矿产品价格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和GDP增长率的关系。研究结论是矿产资源税与矿产品价格、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没有明显的关系,对此从理论、政策和矿业企业资源税博弈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资源税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物价指数 经济效应 资源税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冬梅
资源税在我国开征已有近30年的历史,有关资源税改革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过。随着我国于2010年起在包括新疆在内的十二个西部省区进行的资源税改革试点,以及2011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作出修改的决定,我国资源税改革进入加速阶段。本文以资源税的经济效应为视角,探讨资源税与若干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并藉此对资源税改革的经济前景加以初步预测。
关键词:
资源税 经济效应 预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莉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约束我国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原因,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初始构建并非以资源优化配置为起点,而且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制度参与主体对制度环境的反馈而存在着财富的耗散。进而指出要实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实现租金的消散;二是制度逆行过程,而这已经逐渐由市场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的变化成为可能。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资源配置效率 租金 制度逆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琴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土地流转效应进行分析,从资源配置的视角给出土地流转的现实的路径。文章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动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其土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和路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土地流转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土地流转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趋势明显。为此,需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资源配置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平衡土地资源配置的边际效应和交易效应,这些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土地流转的实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永平 王培安
集聚经济现象作为经济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始终以来备受关注,但是从资源配置角度的研究却非常有限。研究结合集聚经济的时空属性,采用Clusterseer、Geoda和Sam计量分析软件,对浙江省2001年至2010年70个市(县)的集聚经济水平进行了多尺度的扫描统计量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从城市化集聚经济和地方化集聚经济类型入手,分别比较了区域资源要素流的聚集规模和聚集范围。进而得出如下结论:①集聚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显著的效用;②不同的资源要素集聚的强度和范围各不相同;③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城市化经济的资源配置效应显著高于地方化经济;④城市化和地方化集聚经济交互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鑫露
基于2015~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与面板门限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振兴间存在门限效应。其中,银行信贷型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双重门限效应、与乡村产业融合有单一门限效应;证券融资型金融资源配置与乡村产业融合、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均具有单一门限效应。面板门限分位数模型检验可知,银行信贷型、证券融资型金融资源配置在不同分位点、不同门槛值下,对乡村产业融合、乡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特征。基于此,应从强化乡村产业金融资源倾斜、拓展乡村产业金融资源供给渠道、推动涉农信贷资产证券化进程等方面着手,切实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申丹虹 滕云平
效率和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双重目标,改革初期的收入分配及利益关系的调整,对劳动者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改革成功的关键。随着改革的深入,不仅要调动资本、经营管理、技术等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而且要重新唤起广大劳动者参与改革的热情,尊重他们的自主创新,降低改革的摩擦成本,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趋于完善。
关键词:
改革 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认真
文章将经济增长指标分解为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消费需求、净出口值、进出口值、财政收入、技术创新等,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比较分析了中国四大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与经济发展各指标空间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非均衡配置 经济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