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9)
- 2023(9358)
- 2022(7441)
- 2021(6642)
- 2020(5361)
- 2019(12182)
- 2018(12070)
- 2017(24347)
- 2016(13041)
- 2015(14929)
- 2014(14854)
- 2013(14578)
- 2012(13402)
- 2011(12132)
- 2010(12255)
- 2009(11622)
- 2008(11448)
- 2007(10375)
- 2006(9532)
- 2005(8884)
- 学科
- 济(61608)
- 经济(61557)
- 业(35315)
- 管理(34862)
- 方法(26716)
- 企(26201)
- 企业(26201)
- 数学(24258)
- 数学方法(24114)
- 中国(20613)
- 农(18233)
- 业经(13481)
- 财(13331)
- 制(12707)
- 农业(11663)
- 贸(11642)
- 贸易(11633)
- 地方(11485)
- 银(11338)
- 银行(11315)
- 易(11276)
- 融(10972)
- 金融(10971)
- 行(10944)
- 学(10164)
- 发(8994)
- 体(8634)
- 环境(8503)
- 产业(8058)
- 务(7614)
- 机构
- 大学(200912)
- 学院(198929)
- 济(89602)
- 经济(87868)
- 管理(75717)
- 研究(68393)
- 理学(64946)
- 理学院(64189)
- 管理学(63259)
- 管理学院(62900)
- 中国(53457)
- 京(42675)
- 财(42187)
- 科学(39334)
- 所(34217)
- 财经(33852)
- 农(32080)
- 经(30781)
- 研究所(30747)
- 中心(30525)
- 江(29272)
- 经济学(29008)
- 业大(28132)
- 北京(26953)
- 经济学院(26375)
- 范(26016)
- 师范(25785)
- 财经大学(25313)
- 农业(25235)
- 院(24329)
- 基金
- 项目(128008)
- 科学(102587)
- 基金(96074)
- 研究(92473)
- 家(83726)
- 国家(83136)
- 科学基金(71604)
- 社会(62566)
- 社会科(59593)
- 社会科学(59574)
- 基金项目(51336)
- 省(48354)
- 自然(45040)
- 自然科(44037)
- 自然科学(44026)
- 自然科学基金(43245)
- 教育(42265)
- 划(41061)
- 资助(38392)
- 编号(36330)
- 成果(29260)
- 部(29112)
- 重点(28748)
- 发(27911)
- 国家社会(27098)
- 创(26128)
- 教育部(25251)
- 课题(24961)
- 人文(24628)
- 创新(24555)
共检索到297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耿成轩 吴瑾 孙雪
文章基于国家总体资本要素市场化指数,进一步拓展评价元素和时空视野,探索构建地区资本要素市场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各地区资本要素市场化指数的相对水平,并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揭示我国资本要素市场化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趋势。研究发现,各地区资本要素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各省份资本要素市场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分地区来看,资本要素市场化水平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格局,增长速度则呈现“东北>中部>西部>东部”的格局;我国资本要素市场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向依赖性、空间集聚性和相对稳定性,但整体上极差下降,差异缩小,呈现收敛特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炯 李清杰
研究目的:探讨近年来国有土地市场化供应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为推进国有土地市场化供应工作提供政策启示。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1)国有土地市场化供应水平的空间布局总体上较为分散,但在局部地区呈现集聚态势。国有土地市场化供应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未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二者相关程度波动明显,呈"升—降—升"态势。(2)国有土地市场化供应水平的总体规模不断上升,在空间上也呈现出显著的扩展态势,扩展速度呈现先降后升趋于平稳的趋势。(3)国有土地市场化供应水平的高值集聚中心在东中西部都出现过,但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年份多一些。研究结论:空间自相关指数为国有土地市场化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飞 胡云鹏 黄河
文章从要素基础条件、市场准入程度、市场化运作水平和市场反应程度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值法进行了测度与分析,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对差异来源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1年,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其中差异来源主要是区域间差异,其次是区域内差异;四个考察维度中,市场化运作水平对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区域间差异的影响最显著,超变密度贡献率最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信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项目开放属于短期需要驱动型而非市场作用增进型,因而不一定能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经济绩效。长期以来我国放松资本管制较多地考虑外汇收支等短期因素,近几年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对市场机制的建设奶重视不够。未来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应统筹规划,根据信息公开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预算硬约束原则和间接调控原则,促进资本的合理流动,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资本项目开放 资源配置 市场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国强
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市场化进程明显加速。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其发展严重滞后于劳动力市场和土地要素市场的发展。衡量资本市场化程度一般采用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晰隆 陈娟
在继承和综合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市场化测度的基本思想上,建立了测度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对四川省苍溪县农村进行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计算出该县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的值,发现目前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十分低下,处于非市场经济状态。这说明在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应更加侧重于农村土地要素市场的培育。
关键词:
土地评估 市场化测度 实证研究 苍溪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现祥 王素素
研究目标:探究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南北差异及形成机理。研究方法:运用熵权法测度2005~2018年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综合指数以及三大维度指数,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解探究南北方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区域差异以及差异来源,运用二次指派程序实证考察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区域差异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南方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高于北方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市场化环境水平和市场准入水平持续向好,市场化运作水平是其发展的短板。全国和南方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指数空间差异呈缩小趋势,北方地区呈扩大趋势;市场化环境指数和市场准入指数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而市场化运作指数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市场化运作水平差异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差异的主要成因,市场化运作水平和市场准入水平从南到北对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差异呈缩小趋势,而市场化环境水平差异作用强度从南到北对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差异驱动强度呈现扩大趋势。研究创新:基于市场化环境水平、市场化运作水平以及市场准入水平三大维度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空间差异及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分析。研究价值:丰富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为揭示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南北的区域差异现状、探索协同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配置指数 南北空间差异 QAP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嘉舸 王满
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实证考察了竞争战略和地区要素市场化水平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其费用粘性高于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企业;企业所在地区要素市场化水平越高,企业的费用粘性越低;在实施不同竞争战略的企业中,要素市场化水平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地区要素市场化水平对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在成本领先战略企业中更加显著。这一结论加深了战略决策、外部市场与成本费用管理之间的联系,深化了对费用粘性成因的研究,并对管理者与监管部门进行相关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振华 陈静
数据要素具有与传统生产要素不同的经济特征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要素具有使用的非竞争性、价值差异性和强外部性、跨时空快速流动等新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数据要素可能对生产力的提升产生乘数效应。
关键词:
市场化配置 控制者 数据产权 数据生产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武宵旭 任保平 葛鹏飞
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探讨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资本要素市场化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僵尸化的发生概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化通过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加企业资产收益率、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减少企业政府补贴渠道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僵尸化风险。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资本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僵尸化的抑制作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相比于国有企业、外资及港澳台企业,提高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可以更加明显地降低民营企业僵尸化的发生概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霞
我国资本市场确定以对价方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以后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资本市场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凸显了利率市场化的紧迫性;资本市场发展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完善利率结构及利率形成机制;资本市场的发展将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优化金融监管体系;资本市场推动我国企业及银行的发展,夯实利率市场化的微观经济基础。总之,资本市场发展从各个方面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以深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利率市场化 股票 债券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树俊 董哲铭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从数字化、韧性、创新、绿色和安全视角多维度构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赋予权重并进行测度;利用达古姆(Dagum)基尼系数分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差异及其来源;以空间核密度估计法进一步探究空间差异;运用莫兰指数(Moran’I)检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整体水平呈先抑后扬态势,并以整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呈阶梯状,提升速度依次递减;同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空间关联性呈U形态势发展。我国应加强数字化赋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测度体系,立足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从多维度多要素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共治;正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存在的区间差异大、区内发展不平衡问题,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空间关联效应,推动周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缩小区间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差距,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秀梅 吴镔
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可以增加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劳动份额并不一定是增加的。资本市场化对劳动力要素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市场化使得利息提高,进而影响了劳动力要素的分配份额。二是资本市场化的发展使得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进而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劳动份额却不是必然增加的。本文就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的。
关键词:
资本市场化 劳动力要素 影响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查华超 裴平
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成效卓著,却常因外界对中国金融市场化实际进程认识的不足,而导致国际社会长期曲解甚或无端指责中国金融体制。为此,本文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构建能够反映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特征的指标体系,修正并重测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并由此研判中国金融市场化真实水平。研究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金融市场化水平远非外界误解的那样低;相反,中国金融业也基本实现市场化。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金融体制 逆市场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玥
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技术要素非标性、慢消性和依附性的特点,决定了技术要素市场的特殊性,即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因此,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注定艰难且复杂。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存在技术要素价值被低估、技术成果供需对接不畅等诸多难点,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要素评价机制,完善技术成果信息共享机制,构建技术与资本融合发展机制,支持多主体技术创新,由此提高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关键词:
技术要素 市场化配置改革 难点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