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11)
- 2023(4032)
- 2022(3448)
- 2021(3182)
- 2020(2792)
- 2019(6612)
- 2018(6564)
- 2017(14346)
- 2016(7440)
- 2015(8583)
- 2014(8585)
- 2013(8801)
- 2012(8380)
- 2011(7636)
- 2010(7762)
- 2009(7724)
- 2008(7768)
- 2007(7189)
- 2006(6595)
- 2005(6337)
- 学科
- 济(37840)
- 经济(37808)
- 管理(23475)
- 业(23414)
- 方法(19740)
- 数学(18448)
- 数学方法(18390)
- 企(18203)
- 企业(18203)
- 中国(12383)
- 财(10893)
- 制(9814)
- 农(9468)
- 银(8999)
- 银行(8995)
- 行(8685)
- 融(8352)
- 金融(8352)
- 贸(7918)
- 贸易(7912)
- 易(7723)
- 务(6700)
- 财务(6696)
- 财务管理(6683)
- 业经(6556)
- 企业财务(6427)
- 体(5976)
- 农业(5547)
- 市场(5355)
- 体制(5114)
- 机构
- 大学(121772)
- 学院(119547)
- 济(59527)
- 经济(58488)
- 管理(47579)
- 理学(40177)
- 理学院(39864)
- 管理学(39497)
- 管理学院(39279)
- 研究(37879)
- 中国(32867)
- 财(30837)
- 京(24933)
- 财经(24608)
- 经(22326)
- 经济学(20166)
- 所(18608)
- 财经大学(18537)
- 经济学院(18382)
- 科学(18138)
- 中心(17324)
- 江(16653)
- 北京(16416)
- 研究所(16119)
- 农(15034)
- 融(14255)
- 商学(14110)
- 金融(14027)
- 商学院(14000)
- 州(13563)
- 基金
- 项目(68327)
- 科学(54527)
- 基金(51957)
- 研究(51353)
- 家(43672)
- 国家(43384)
- 科学基金(37407)
- 社会(35569)
- 社会科(33933)
- 社会科学(33923)
- 基金项目(27034)
- 省(24534)
- 教育(23579)
- 资助(22524)
- 自然(22172)
- 自然科(21636)
- 自然科学(21631)
- 自然科学基金(21291)
- 划(20762)
- 编号(20282)
- 部(17095)
- 成果(16873)
- 教育部(15260)
- 国家社会(15255)
- 人文(14875)
- 重点(14643)
- 发(14244)
- 创(13935)
- 社科(13802)
- 制(13501)
共检索到184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潮进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检验上市公司折旧政策选择与盈余反应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做出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盈余反应系数和折旧费率之间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样本中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资本市场存在着功能锁定现象,而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样本中则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资本市场能够在调整上市公司折旧政策横截面差异的基础上对其会计盈余做出定价。因此,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完善,从而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变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晓林
资本市场有效性根据价格反映的信息量划分三个层次,以往文献以及文章的大量实证数据也表明中国资本市场虽已达到弱势有效,离强势有效还有距离。基于弱势有效的中国资本市场,技术分析难以获得超额收益。对于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投资策略问题,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将公开信息进行细分研究,探讨如何利用基本面分析跑赢大盘。
关键词:
资本市场有效性 弱势有效 基本面信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俊华 周全 韩贺洋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关键是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度模型。文章回顾了已有的国外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度模型,指出了它们的缺陷,并构建了新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度模型,该模型改进了投资机会指标,增加了验证因子和时间滞后因子,三因子包括分部上期相对获利能力、本期资本流向及下期相对资产报酬率,如果三因子符号相同,则内部资本市场有效。该模型还可测度企业集团"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文章还以万科为例检验和应用新模型,得出引进大股东监督能提高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结论。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投资机会 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宏亮 赵雅娜
FF三因子模型提出后,关于资本资产定价领域中的风险因子的研究从未间断,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差异,结论却一直未达成统一。本文探究β系数、规模、账面市值比、市盈率倒数、财务杠杆这四个解释变量对于预期收益率的解释作用,并采用沪深两市2001-2011年数据进行大样本实证检验,从而探究衡量我国资本市场风险定价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规模、账面市值比、市盈率倒数三者对于收益率都是负相关作用,而β系数、财务杠杆则是正相关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焦方义
一、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现状及问题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诞生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有明显的转型特征,非市场化色彩浓厚,因此,仅就资本市场的结构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证券市场结构不合理。从一级市场来看,国债比重过大,股票比重过小,企业债券和基金比重太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亮 卫晓锋
Faber战术资产配置是根据简单均线思想进行择时,并在大类资产间进行均衡配置的模型,在降低投资组合风险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采用我国资本市场2010—2017年的股票、债券、期货等大类资产的周数据,在构造适用于我国资本市场的Faber战术资产配置策略的基础上,利用T-M模型和H-M模型详细检验了策略的择时效果,结果发现:无论是单独对股市进行分析,还是对大类资产进行组合构建,Faber战术资产配置模型均可以显著扩大投资收益并降低投资风险,T-M模型和H-M模型的检验结果也表明该模型的择时效果极其显著,充分验证了择时加资产配置对于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具有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
战术资产 资产配置 择时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秋红 王德发 陈刚
以信用为支点的现代金融,具有风险和收益两面性,金融领域风险聚集、传染和释放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危机救助为出发点,针对2007-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总结归纳在危机过程中的各种援助措施,同时对美国典型的救助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斌 何林渠
近年,剥夺行为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较为普遍的丑闻类型。为分析影响剥夺行为的股权及治理因素,本文从终极控制人性质角度入手,论述其性质差异与剥夺行为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04~2005年有关数据,并运用logistic逻辑回归检验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背景的董事比例与剥夺行为发生概率成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并不是影响剥夺行为是否发生的显著因素;在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中,剥夺行为发生的概率与控股层级正相关、与两权分离度负相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大志
应计利润分离法是盈余管理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本文使用2006年新准则颁布后的中国资本市场数据,对研究中常用的四种应计利润分离模型进行了效力检验。这四种模型分别是基本Jones模型、修正Jones模型、业绩匹配Jones模型和非线性Jones模型。研究发现:无论是综合样本估计还是分行业样本估计,四种模型的拟合性都较好,但业绩匹配Jones模型和非线性Jones模型的表现更为突出;分年度、分行业样本估计的效果要优于综合样本估计;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盈余持续性检验结果说明四种被检验模型都能有效地揭示盈余管理;二项检验结果显示,基本Jones模型、业绩匹配Jones模型和非线性Jones模型犯第一类错误的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易玄 谢志明 樊雅琦
国际投资者如何进行审计师选择,其审计信任受何影响,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证检验发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更倾向选择国际"四大";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削弱了QFII对国际"四大"的审计信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信任是影响国际客户审计信任的重要因素,高声誉国际"四大"更容易获得国际客户的审计信任。这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战略实施提供以下启示:国际化不仅要求国内所加强国际声誉建设和品牌管理,也需要会计监管部门加强中国会计制度建设,提升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及参与者的制度认同,帮助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获得国际客户的审计信任。
关键词: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审计信任 审计师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孝兵
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过程 ,呈现出路径依赖特征。从总体上看 ,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营效率不理想 ,潜伏着较大的风险。防范风险的思路可从市场化的秩序和融资结构两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效率 风险 路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昌文 蒲自立
本文从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入手研究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机制 ,使投资者有权选择投资的对象 ,从而改善和提高公司的治理结构 ;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 ,可使出资者了解公司经营信息 ,降低了股东对管理层的监控信息成本 ,降低了公司治理的成本 ;资本市场的并购机制 ,可以强制性纠正公司治理的低效率。本文还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验证了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理及其有效性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公司治理 有效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爱东 王慧
本文采集沪、深两市2003—2005年的相关数据,以财政部第十一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为研究事件,观测检查公告对受处罚会计师事务所未来收益与客户市场价值波动的影响,映射其中蕴含的资本市场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结果表明,市场对处罚公告回应并不强烈,验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弱势"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的存在性,而监管机构协调化、监督检查常规化与制度化,以及公众信用意识与监管手段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独立审计信用 市场惩罚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宋书彬
本文简要总结了资本市场中锚定现象的特征,探讨了对锚定实证的方法,并以我国实行询价制5年来上市公司IPO定价中的锚定效应为例进行了实证,发现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对市盈率、市净率的锚定效应明显,但两板块锚定目标有差异,中小板紧密锚定于市盈率,而创业板紧密锚定于市净率。
关键词:
锚定效应 IPO定价锚定 中小企业市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