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3)
2023(15117)
2022(13149)
2021(12431)
2020(10483)
2019(24342)
2018(24111)
2017(47458)
2016(25260)
2015(28563)
2014(28572)
2013(27979)
2012(25623)
2011(22715)
2010(23068)
2009(21256)
2008(20313)
2007(17585)
2006(15235)
2005(13347)
作者
(71395)
(58970)
(58663)
(55924)
(37685)
(28162)
(26807)
(23183)
(22345)
(20857)
(20060)
(19594)
(18358)
(18346)
(18252)
(17806)
(17654)
(17450)
(16883)
(16860)
(14416)
(14388)
(14251)
(13507)
(13206)
(13165)
(12901)
(12894)
(11845)
(11453)
学科
(100075)
经济(99966)
管理(74278)
(71039)
(59017)
企业(59017)
方法(50015)
数学(43627)
数学方法(43091)
中国(28055)
(27417)
(26715)
业经(21700)
(19957)
(19742)
(18773)
贸易(18757)
(18242)
地方(18001)
(17962)
财务(17889)
财务管理(17817)
农业(17457)
企业财务(16900)
(16543)
银行(16507)
理论(16415)
技术(16169)
(16037)
金融(16035)
机构
大学(360211)
学院(358055)
管理(146028)
(144862)
经济(141754)
理学(127128)
理学院(125835)
管理学(123737)
管理学院(123093)
研究(112484)
中国(86467)
(76057)
(69300)
科学(67519)
财经(56536)
(54749)
中心(51980)
(51826)
(51470)
业大(51200)
(50200)
研究所(49179)
北京(47502)
(45354)
师范(44948)
经济学(44038)
财经大学(42510)
(41187)
(40970)
农业(40598)
基金
项目(244945)
科学(193465)
研究(180739)
基金(179294)
(154860)
国家(153611)
科学基金(133264)
社会(114243)
社会科(108300)
社会科学(108269)
基金项目(95525)
(94238)
自然(86876)
自然科(84810)
自然科学(84789)
教育(83579)
自然科学基金(83251)
(79388)
编号(74571)
资助(73943)
成果(59568)
(55047)
重点(54190)
(51082)
(50905)
课题(49835)
教育部(47876)
创新(47460)
科研(47160)
人文(46873)
期刊
(152924)
经济(152924)
研究(106321)
中国(65000)
(52972)
学报(52743)
管理(52698)
科学(48952)
(45701)
大学(40975)
学学(38578)
教育(36115)
农业(31879)
(31592)
金融(31592)
技术(30973)
财经(27620)
业经(25820)
经济研究(25278)
(23483)
问题(20599)
理论(18648)
图书(17545)
技术经济(17201)
实践(17026)
(17026)
商业(16789)
科技(16126)
现代(16008)
(15723)
共检索到513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存彦  王淑珍  尉京红  
为了研究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具备对审计师的自动惩罚功能,本文以2005年财政部对审计行业的检查公告为背景,采用事件研究法,借助于CSMAR数据库对受批评会计师事务所客户市价的波动进行了考察,发现在窗口期内其客户的股价有显著下降,且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越高,其客户股价下降幅度越大。这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基本具备了对审计师实施自动惩罚的功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克平  黎来芳  
运用2002-2014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数据,检验了审计师声誉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师声誉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在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低、经营业绩较差、成长性较低的公司,审计师声誉与股价崩盘风险皆呈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挥审计师声誉的外部监控作用、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增强公司的成长性等有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而助力新常态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爱东  王慧  
本文采集沪、深两市2003—2005年的相关数据,以财政部第十一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为研究事件,观测检查公告对受处罚会计师事务所未来收益与客户市场价值波动的影响,映射其中蕴含的资本市场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结果表明,市场对处罚公告回应并不强烈,验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弱势"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的存在性,而监管机构协调化、监督检查常规化与制度化,以及公众信用意识与监管手段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德明  陈玉秀  
利用2002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高管薪酬乱象,审计师发挥了一定的监督职能;相对于"天价薪酬",审计师对"零薪酬"的监督更为充分;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审计师对国有上市公司薪酬乱象的监督更为充分。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关注了高管薪酬,审计准则得到了较好的履行;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可能忽视了由"天价薪酬"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玮  陈思  周畅  姜付秀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女性高管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不同于西方CEO中心主义,在中国,董事长掌握了公司决策权。基于中国特殊的制度情境与公司实践,本文以2004-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审计师选择这一新的视角,实证检验了董事长性别对公司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女性董事长更倾向于聘用高质量的审计师,以向市场传递自身能力及公司经营情况的正面信号,该效应在董事长权力更大、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时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丰富高阶梯队理论以及审计师选择影响因素等领域文献的同时,还具有较为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亚莉  胡志颖  徐晓宇  
2001年下半年以来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关于独立审计的管制政策和监管措施使此后证券审计市场的监管环境明显趋严,但是恶性的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事件仍时有发生。本文对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审计意见及证监会处罚公告进行调查发现,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实践体现为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注册会计师注意领域对审计质量产生着重要影响。论文最后提出从调整监管重点和改进监管制度方面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效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边泓  周晓苏  黄小梅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审计意见越来越成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资本市场上诸多虚假财务报表的出现,不禁令信息使用者对审计质量产生了怀疑。本文使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我国资本市场上9个行业进行了研究,归纳出2003—2005年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具有的业绩不实、实质与形式不符和资金去向不明等容易引发审计师初步疑虑的异常特征,同时发现具备这些异常特征但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样本数仅占35%。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璐  万怡  杨敬静  
基于审计需求方的视角,在新股发行这一独特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事务所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事务所转制的IPO市场反应以及审计师声誉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水平更高。同时,审计师声誉会增强事务所转制对IPO抑价的影响力度。这表明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已获得新股发行市场上投资者的认可,IPO市场审计更多发挥的是信号传递作用;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对高声誉事务所在新股发行市场上品牌价值的提升幅度更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璐  万怡  杨敬静  
基于审计需求方的视角,在新股发行这一独特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事务所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事务所转制的IPO市场反应以及审计师声誉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水平更高。同时,审计师声誉会增强事务所转制对IPO抑价的影响力度。这表明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已获得新股发行市场上投资者的认可,IPO市场审计更多发挥的是信号传递作用;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对高声誉事务所在新股发行市场上品牌价值的提升幅度更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凡  方卉  于东  刘峰  
本文基于2010年至2013年的四个公司舞弊事件,考察了声誉受损后的审计师变更情况,发现:市场并没有用"及时离开"来惩罚声誉受损的审计师,使其失去准租,审计师的执业资格直接决定了其能否继续获取准租。我们的讨论,是对De Angelo(1981b)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的补充与修正,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传导机制,丰富规模与质量的理论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凡  方卉  于东  刘峰  
本文基于2010年至2013年的四个公司舞弊事件,考察了声誉受损后的审计师变更情况,发现:市场并没有用"及时离开"来惩罚声誉受损的审计师,使其失去准租,审计师的执业资格直接决定了其能否继续获取准租。我们的讨论,是对De Angelo(1981b)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的补充与修正,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传导机制,丰富规模与质量的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晶妹  宋哲泉  梁墨  
本文以资本市场所反映出的环境违法违规声誉惩罚为测度对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我国具有创新性的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缓解市场声誉惩罚失灵问题的逻辑和机制。实证证据表明:(1)在市场声誉惩罚失灵的环境领域,我国环境违法违规上市公司受到了显著的声誉惩罚,达到市值的-1.52%,占比总惩罚的98.06%。(2)环保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是我国环境违法违规受到声誉惩罚的决定性因素,是我国资本市场所反映出的总惩罚效应的主要来源。(3)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环保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克服了我国以往对环境违法违规企业惩罚不当的问题,将环境违法违规成本提高至与主要发达国家可比的水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阳钧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增强.但由于市场参与各方对完善和指挥资本市场整体功能的认识不够,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直接融资规模偏小,投资者收益受损,上市公司运作欠规范,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功能缺陷,严重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应增强对我国资本市场整治功能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清除障碍,促进资本市场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袁红   史文   刘峰  
基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差异化制度场景,探讨审计师于同一年度在多个层次资本市场的执业行为(即跨层次执业)对其在新三板市场审计意见决策的影响。基于2014—2019年间新三板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跨层次执业的审计师为新三板客户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低于新三板市场其他企业;机制检验表明,跨层次执业主要通过抑制审计师的投入,即降低执业效率、阻碍信息沟通、缩减行业知识投入,进而对审计意见决策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从“事务所-审计师”资源配置及其他经济后果等视角开展分析,丰富了个体审计师决策形成机制的相关文献,也从制度优化角度为未来的资本市场统一审计监管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艳  钟文胜  
法律风险机制是资本市场约束审计师行为、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机制。本文以2002年至2010年7月期间中国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及个人的处罚公告为研究样本,对2001年后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师面临的法律风险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审计法律风险机制运行效率较低,表现为对审计失败的识别及惩罚力度都非常弱,审计师面临的实际法律风险较低,极容易诱发审计报告行为中的独立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