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8)
2023(4953)
2022(4223)
2021(3901)
2020(3380)
2019(8029)
2018(8012)
2017(16888)
2016(8695)
2015(9769)
2014(9707)
2013(9941)
2012(9434)
2011(8588)
2010(8721)
2009(8362)
2008(8412)
2007(7551)
2006(6919)
2005(6346)
作者
(24943)
(20732)
(20695)
(19731)
(13012)
(9780)
(9424)
(7958)
(7584)
(7321)
(6882)
(6633)
(6548)
(6526)
(6366)
(6220)
(6190)
(6135)
(6006)
(5983)
(5334)
(5051)
(5019)
(4668)
(4589)
(4578)
(4508)
(4407)
(4099)
(3955)
学科
(41074)
经济(41040)
管理(25684)
(25236)
方法(20426)
(20088)
企业(20088)
(19429)
贸易(19418)
(18886)
数学(18085)
数学方法(18007)
(13317)
中国(12894)
(10345)
(10059)
(8531)
银行(8522)
(8482)
财务(8478)
财务管理(8465)
(8378)
(8115)
企业财务(8042)
业经(7613)
(7147)
金融(7147)
(7075)
地方(6798)
产业(6679)
机构
大学(134978)
学院(134177)
(66997)
经济(65941)
管理(49923)
研究(43396)
理学(43208)
理学院(42793)
管理学(42303)
管理学院(42061)
中国(34769)
(33190)
(27327)
财经(26724)
(24234)
经济学(22656)
科学(22302)
(21182)
经济学院(20937)
财经大学(19987)
中心(18894)
研究所(18742)
(18578)
北京(17360)
(16833)
(16806)
(15767)
商学(15747)
业大(15656)
商学院(15618)
基金
项目(80982)
科学(64142)
研究(60839)
基金(60761)
(51663)
国家(51303)
科学基金(43648)
社会(41331)
社会科(39578)
社会科学(39572)
基金项目(31813)
(29611)
教育(27803)
自然(25952)
资助(25725)
自然科(25333)
自然科学(25326)
自然科学基金(24893)
(24849)
编号(23990)
(19970)
成果(19789)
重点(18312)
国家社会(17781)
教育部(17667)
(17652)
人文(17221)
(16406)
社科(16207)
(16182)
期刊
(69982)
经济(69982)
研究(44740)
(24296)
中国(20149)
管理(18137)
学报(16718)
科学(15536)
(15265)
金融(15265)
(15202)
(14202)
经济研究(13990)
财经(13419)
大学(13418)
学学(12837)
国际(12792)
问题(11780)
业经(11677)
(11636)
农业(9727)
技术(9385)
商业(8831)
教育(8239)
(7277)
贸易(7277)
理论(7131)
技术经济(6979)
统计(6725)
世界(6684)
共检索到200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敬峰  
通过对有关贸易理论和我国贸易发展现实的分析,说明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及其影响。指出我国对外贸易活动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继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加大进口规模,以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为目标,并以此目标来调整相关的贸易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琼  齐源  
文章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顺差的三个阶段,分析近几年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征。据此认为,我国贸易顺差实际是一种"转移顺差",是国际间产业转移以及资本项目顺差隐形转移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劳动力价格、国内产能过剩及内需不足、配额限制取消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从顺差总量、贸易不平衡度以及顺差与GDP之比的国际比较上看,中国贸易顺差并不像一些研究人员所认为的那样严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婧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也持续扩大。扩大的贸易顺差在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促成近年来诸多的贸易摩擦,使我国对外贸易环境趋紧。本文通过贸易差额系数和贸易差额构成系数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对我国近十年贸易顺差的变化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从而对其变动的路径和现状得出一个更加客观的结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阳阳  冯明  唐燕华  
本文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我们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会经由两条路径来影响进出口贸易:第一是通过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的改变以及进出口贸易弹性来影响进口和出口,本文称之为"直接效应";第二是汇率变动还会通过出口量的变动来间接影响进口量,本文称之为"联动效应"。实证研究还发现,金融危机前,由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较大,因而联动效应在现实中占据主导地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并不明显。金融危机后,本币贬值带来的"J曲线"效应在短期增强,汇率调整引发的波动幅度增大了两倍,但恢复均衡所需要的调整周期变短。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已有文献中...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树理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之久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形成贸易顺差持久的根源所在。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枝仲  
2008年2月,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下降了,到6月,累计贸易顺差比2007年同期降低了128亿美元,降低幅度为11.6%,6月当月的顺差更是同比下降了20.7%。这次顺差减少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外需下降有一定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来的政策调整效果开始显现。当然,在贸易顺差朝着"基本平衡"的目标迈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出口企业陷入困境的现象,出现了担心净出口减少引起GDP增长率过度下滑的忧虑。本文对这次贸易顺差变化的性质、构成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找出了顺差变化的真正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这对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此次贸易顺差减少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毅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特征并对贸易顺差的未来演变做出展望。通过对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产生是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未来做出了预测,计量工具所给出的预测是贸易顺差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通过国际比较以及针对我国现实的分析也给出了同样的预测结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伟  
文章首先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经常账户余额的影响。理论研究发现,少儿抚养系数的下降会引起储蓄率相对于投资率上升从而形成经常账户盈余,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储蓄率从而对经常账户余额产生负向影响。文章然后运用中国1993-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经验结论与理论模型预测一致,人口结构变化能够解释中国经常账户余额变化的近45%。在控制了其他解释变量后,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对经常账户的影响依然显著。文章的估计结果对替代性的经常账户余额指标、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选取以及模型的动态设定也非常稳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维  张群  
一、中国贸易顺差的规模及其结构性特征从1994年到2005年,我国经常项目实现了12年的顺差,2001年,经常项目顺差174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1607亿美元,增加了8倍。贸易项目也持续了12 年的顺差,尤其是近年来,贸易顺差出现异常变化,总额大幅增加,2005年突破历史记录,达到910.8亿美元。货物贸易迅猛发展,从1997年到2005年,货物贸易顺差额从462.2亿美元急剧上升到1018.8亿美元, 出口额从1826.7亿美元上升到7620亿美元,出口占 GDP的比重从20.2%上升到34%,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从1997年的3.4%上升到2004年的6.5%, 在全球贸易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流科  
一、我国贸易差额变化情况从1950年以来的58年间,我国有20年出现贸易逆差,37年出现贸易顺差,1年达到贸易平衡。我们将1950年以来我国贸易差额变化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一)贸易差额规模较小阶段(1950-1977)在这28年间,有10年出现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修媛媛  
文章构建实物持续贸易红利模型,对我国实物贸易顺差波动进行宏观性政策指标因子测度。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是影响我国对外实物贸易顺差波动的重要宏观性政策指标,货币发行量和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我国对外实物贸易顺差波动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华妤  
一、2010年的贸易顺差不可能造成货币超发2010年CPI上升3.3%、PPI上升5.5%。因为2010年广义货币(M2)计划增加17%、实际增加了19%,很多人相信这次通胀产生于货币超发,并认为贸易顺差带来基础货币被动增加是货币超发的根源,进而把压顺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芸春  
高额贸易顺差的连续出现,给经济政策的制定带来了诸多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贸易顺差的结构特点,借助资源禀赋与贸易顺差的相关理论,剖析了顺差形成的内在原因。本文认为,相对较低的资源价格是形成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积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要素市场是解决顺差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海关总署公布了我国前5月及5月当月的外贸数据。以人民币计价,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1. 6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 8%,贸易顺差收窄31%。其中,我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进出口增长高出同期我国整体外贸增速1. 5个百分点。单看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 53万亿元,增长8. 6%。其中,出口1. 34万亿元,增长3. 2%;进口1. 1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