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5)
2023(12182)
2022(10693)
2021(10103)
2020(8549)
2019(19929)
2018(19973)
2017(39732)
2016(21188)
2015(23924)
2014(23967)
2013(24070)
2012(22324)
2011(20289)
2010(20294)
2009(18591)
2008(18225)
2007(15994)
2006(14168)
2005(12486)
作者
(62749)
(52113)
(51716)
(49248)
(32844)
(24934)
(23557)
(20498)
(19523)
(18517)
(17608)
(17344)
(16466)
(16447)
(16036)
(15807)
(15491)
(15465)
(14853)
(14773)
(12818)
(12817)
(12604)
(11685)
(11661)
(11492)
(11461)
(11369)
(10431)
(10153)
学科
(90932)
经济(90845)
管理(59523)
(58068)
(47219)
企业(47219)
方法(42602)
数学(36785)
数学方法(36461)
(24671)
贸易(24659)
(24124)
中国(24100)
(23933)
(21165)
业经(20147)
地方(18827)
(18783)
(17318)
农业(15447)
技术(14325)
(13853)
(13836)
环境(13815)
银行(13804)
理论(13727)
产业(13316)
(13211)
(12880)
财务(12822)
机构
大学(313625)
学院(312126)
(131000)
经济(128383)
管理(124770)
理学(108752)
理学院(107569)
管理学(105927)
管理学院(105381)
研究(104473)
中国(76323)
(66762)
科学(64124)
(58602)
(52433)
研究所(47878)
财经(47875)
(47644)
业大(45728)
中心(45602)
(43483)
(43408)
北京(42396)
(40021)
师范(39668)
经济学(39663)
(38375)
农业(37551)
经济学院(36189)
财经大学(35700)
基金
项目(212352)
科学(166697)
研究(155713)
基金(154368)
(134139)
国家(133102)
科学基金(113778)
社会(97735)
社会科(92800)
社会科学(92778)
基金项目(82805)
(81891)
自然(73930)
自然科(72132)
自然科学(72117)
自然科学基金(70822)
教育(70017)
(69069)
资助(63898)
编号(63585)
成果(50887)
重点(47504)
(47358)
(46121)
(43916)
课题(43155)
创新(40984)
科研(40494)
教育部(40466)
国家社会(39848)
期刊
(139990)
经济(139990)
研究(93626)
中国(50286)
学报(47709)
管理(44990)
科学(44406)
(42508)
(40735)
大学(35809)
学学(33858)
农业(30125)
教育(29459)
(25470)
金融(25470)
技术(25244)
业经(24132)
经济研究(23610)
财经(22806)
问题(20203)
(19528)
(19236)
理论(16044)
商业(15784)
国际(15678)
技术经济(15493)
图书(15176)
科技(15033)
(14878)
实践(14630)
共检索到446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华  
在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结构的变化通常会对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产业效应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研究贸易结构变化的产业效应具有其必要性,在此背景下,以国内宏观贸易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带来的产业效应,旨在优化国内贸易结构,整合国内产业资源,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征  李芬  
本文基于我国1992-2003年间的数据,对产业间-产业内贸易结构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进行检验。首先将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型与垂直型两类,考察了产业间贸易、两种类型产业内贸易结构的演变。然后探讨了贸易结构的这种演变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我国贸易结构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具有增加趋势;产业间贸易比重略低于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但呈现减少趋势;水平产业内贸易比重一直较小。我国垂直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参与国际垂直分工的程度密不可分,并且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伟  
文章首先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经常账户余额的影响。理论研究发现,少儿抚养系数的下降会引起储蓄率相对于投资率上升从而形成经常账户盈余,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储蓄率从而对经常账户余额产生负向影响。文章然后运用中国1993-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经验结论与理论模型预测一致,人口结构变化能够解释中国经常账户余额变化的近45%。在控制了其他解释变量后,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对经常账户的影响依然显著。文章的估计结果对替代性的经常账户余额指标、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选取以及模型的动态设定也非常稳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慧智  曹玲  
韩国贸易结构的调整实现了以贸易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贸易结构的适时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2000年以来韩国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其贸易结构变动的方向和特点,根据中韩贸易的实际情况计算出中韩贸易结合度,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中韩贸易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阚大学  
当前,我国贸易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贸易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化趋势大致表现为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贸易结构比重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三个阶段,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比重明显上升;二是第三产业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且影响力和就业起点均有减弱的趋势,第一产业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和就业起点有增加的趋势,第二产业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有减弱的趋势;三是整体上贸易额增加对就业增加影响不大,各产业贸易额增加对就业增加的作用各不相同,且就业结构与产业贸易结构变化存在不协调性,但产业贸易额增加会带动就业增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茂清  黄薇  
本文根据国家间投入产出表,利用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宏观估算方法研究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其演进过程,并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进行了产品类别的分解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上升,尽管中国加工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但是中间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全球占比仍在逐年提高;2.中国对全球价值链的贡献逐年增加,中国的生产活动正在逐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3.尽管总量水平不高,但中国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发展迅速,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制造业也体现在服务业领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轶芳  蒋雪梅  祖垒  
国际贸易为贸易品消费者所在国提供了环境污染转移至其他国家的机会。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CO2高排放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与污染排放责任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测算直接碳排放的基本原则,以及目前常用的测算隐含碳排放的理论方法——投入产出模型。利用1997年、2002年、2007年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及相关年份的能源数据、国际贸易数据,系统测算了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及贸易结构的隐含碳排放情况,对对外贸易结构及变化趋势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1997年至2007年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变化趋势。最后,依据贸易隐含碳排放现状,提出了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相关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子叶  
2000年后中国经济进入迅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年均GDP增长达到2位数,呈现出经济起飞的良好态势。然而,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不平衡问题,贸易平衡从略微逆差到外汇储备跃居全球第一,国际收支不平衡凸显。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认识和理解巨额贸易顺差的特征和性质,对于政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贸易失衡的性质与特征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规模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英姿  
区域产业分工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当前我国区域产业分工已被许多地区用实践证明:区域产业分工在政府和市场双向的引导下进行,对于合理的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处于比较关键的"十二五"发展时期,区域分工与合作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区域之间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资源整合、统一市场、产业链分工,无疑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区域产业分工进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其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贸易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蓝庆新  
我国贸易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 ,出口商品的高附加值趋势有所表现 ;我国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程度有所提高 ,与美日发达国家的贸易仍具有较强的垂直分工特征 ;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偏低。最后结合我国贸易结构的具体实际 ,提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结构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沁  徐康宁  
本文建立了产业转移影响实际汇率变动的理论模型,并检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实际汇率、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及我国贸易特化系数,认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所认为的贸易品劳动生产率降低带来的实际汇率上升在中国是存在的。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过大的现实,本文提出应当在及时调整我国贸易结构的基础上合理重估人民币汇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似臣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tinuum of Inputs Model,which we use to analyze the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 The conclusion is that most of the FDI in China are engaged in processing trade, and then promote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China.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东梅  张春月  姜延书  
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总结了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特点,进而对我国贸易战略的调整提出了四点建议:通过规模化经营战略,达到产业规模经济;通过实行产品差异化战略,促进国际产业内贸易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曙霄  张磊  
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应该是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但是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本文在前人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