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0)
2023(11095)
2022(9955)
2021(9456)
2020(8089)
2019(18999)
2018(19286)
2017(38236)
2016(20570)
2015(23234)
2014(23499)
2013(23357)
2012(21584)
2011(19555)
2010(19606)
2009(18154)
2008(17781)
2007(15496)
2006(13851)
2005(12245)
作者
(60230)
(49660)
(49513)
(47078)
(31448)
(23794)
(22607)
(19696)
(18723)
(17766)
(16881)
(16550)
(15744)
(15720)
(15312)
(15084)
(14876)
(14827)
(14224)
(14104)
(12302)
(12288)
(12058)
(11191)
(11175)
(11016)
(10986)
(10963)
(9962)
(9715)
学科
(84564)
经济(84474)
管理(57775)
(55711)
(45592)
企业(45592)
方法(41719)
数学(36147)
数学方法(35805)
中国(24460)
(24241)
贸易(24229)
(23532)
(22102)
(20556)
(17798)
业经(17619)
地方(16896)
(16546)
农业(14172)
理论(13594)
(13349)
银行(13306)
(13248)
(12714)
环境(12641)
技术(12568)
(12567)
财务(12509)
财务管理(12485)
机构
大学(302463)
学院(299836)
(123632)
经济(121045)
管理(119931)
理学(104505)
理学院(103349)
管理学(101666)
管理学院(101149)
研究(98676)
中国(72341)
(64359)
科学(60438)
(56315)
(49548)
财经(45872)
研究所(45110)
(44650)
业大(43654)
中心(42939)
(41679)
(41591)
北京(41044)
(39014)
师范(38680)
经济学(37140)
(36077)
农业(35152)
(34391)
财经大学(34169)
基金
项目(201757)
科学(157979)
研究(148609)
基金(146304)
(126537)
国家(125514)
科学基金(107249)
社会(92729)
社会科(87855)
社会科学(87831)
基金项目(78380)
(77721)
自然(69765)
自然科(68073)
自然科学(68055)
教育(67886)
自然科学基金(66830)
(65486)
编号(61244)
资助(61225)
成果(49790)
(45249)
重点(44677)
(42698)
课题(41668)
(41459)
教育部(38840)
科研(38607)
创新(38595)
人文(38105)
期刊
(132253)
经济(132253)
研究(90709)
中国(49683)
学报(45711)
管理(43410)
科学(42292)
(39578)
(39229)
大学(34642)
学学(32603)
教育(31127)
农业(28010)
技术(24626)
(24600)
金融(24600)
经济研究(22312)
业经(22293)
财经(21888)
问题(19048)
(18615)
(18504)
理论(15765)
图书(15249)
国际(15134)
商业(15091)
技术经济(14732)
实践(14437)
(14437)
科技(13948)
共检索到430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阚大学  
当前,我国贸易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贸易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化趋势大致表现为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贸易结构比重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三个阶段,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比重明显上升;二是第三产业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且影响力和就业起点均有减弱的趋势,第一产业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和就业起点有增加的趋势,第二产业贸易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有减弱的趋势;三是整体上贸易额增加对就业增加影响不大,各产业贸易额增加对就业增加的作用各不相同,且就业结构与产业贸易结构变化存在不协调性,但产业贸易额增加会带动就业增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光明  刘春生  
2005年后,我国城镇制造业就业结构出现了非对称变化,东部省区制造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中西部省区下降速度较慢甚至有所上升。产业结构、外商投资、贸易规模和商品结构等传统研究视角无法完美解释这一现象。基于2006-2013年28个省级地区制造业整体及各子行业面板数据,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及内生性问题后,文章研究发现:代表低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比重与当地制造业就业占比呈显著正相关,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及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和电器仪表制造等高劳动-资本比的制造业是加工贸易方式影响制造业就业结构的主要渠道;此外,近年全国尤其是东部省区加工贸易比重的下降带动了当地制造业熟练劳动力比重的上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春艳  张金亮  邢珺  
以我国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现状发现两者存在非协调发展。相关检验和协整检验表明变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短期内服务业进口贸易对就业结构优化具有正效应,贡献率不断增加,长期内服务业进口贸易对就业结构优化有正响应且响应程度仅次于服务业进口贸易,贡献率虽小但增速较快,为优化就业结构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进口贸易,加快就业从一、二产业向服务业转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华  
在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结构的变化通常会对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产业效应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研究贸易结构变化的产业效应具有其必要性,在此背景下,以国内宏观贸易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带来的产业效应,旨在优化国内贸易结构,整合国内产业资源,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申  武汉祥  
近年来贸易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影响日益引起关注。分析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一般从工资、就业、劳动收入份额三个方面着手,文章进一步细化之,从传统贸易模型发展演进的不同理论角度、从贸易对劳动力的不同作用机制视角,就贸易对就业结构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李可爱  鞠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贸易结构不断变动,对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首先建立了一个简明的理论框架,探讨贸易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然后运用投入产出法和偏差分解法对我国1993~2007年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变化的就业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结构变动不利于就业,并导致我国的就业结构偏向熟练劳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钟棣  
在用贸易品结构这个反映贸易质的变化的变量来代替了贸易数量上的增长以后,贸易品结构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不只是一种大多数研究注意到的前者影响后者的单向关系。用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证明了:贸易品结构与行业收入差距之间的这种双向影响关系的确存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静芳  
我国入世过渡期结束后,三大产业利用外资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利用1997-2010年数据,从产业视角对外资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经验分析表明,第一、二产业的外资结构比例与就业结构比例总体趋于下降,第三产业外资结构比例和就业结构比例显著上升;外资结构比例在三大产业中的动态分布与就业结构比例的产业分布不完全同步,外资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要快于就业的产业转移;第二、第三产业外资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前者为反向变动,后者为同向变动;但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受就业因素的牵制。在劳动力成本趋升的条件下,要从引资"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是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平  孔德志  王维薇  
自2001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文章以温室气体CO_2为例,借助2000-2013年中国贸易和CO_2排放量数据,采取协整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CO_2排放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温室气体排放间互动效果明显,呈现为正向影响,且维持长期均衡稳定,这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是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变化的原因之一,即贸易开放程度越高,CO_2排放量越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开放与资源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平  孔德志  王维薇  
自2001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文章以温室气体CO_2为例,借助2000-2013年中国贸易和CO_2排放量数据,采取协整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CO_2排放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温室气体排放间互动效果明显,呈现为正向影响,且维持长期均衡稳定,这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是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变化的原因之一,即贸易开放程度越高,CO_2排放量越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开放与资源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相关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王辉  
文章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并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相关性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产业偏离度过高,产业结构效益差和三次产业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少,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的转移至关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日星  蒋文莉  
在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名义工资增长会促进就业增长。名义工资增长与产出增长共同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促进就业增加。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名义工资上升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名义工资增长、就业结构偏离对就业增长影响不显著。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上升会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在名义工资增长率和就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会促进就业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日星  蒋文莉  
在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名义工资增长会促进就业增长。名义工资增长与产出增长共同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促进就业增加。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名义工资上升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名义工资增长、就业结构偏离对就业增长影响不显著。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上升会促进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在名义工资增长率和就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就业结构偏离系数减小会促进就业的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子叶  
2000年后中国经济进入迅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年均GDP增长达到2位数,呈现出经济起飞的良好态势。然而,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不平衡问题,贸易平衡从略微逆差到外汇储备跃居全球第一,国际收支不平衡凸显。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认识和理解巨额贸易顺差的特征和性质,对于政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贸易失衡的性质与特征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规模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永胜  崔日明  李丹  
文章从就业结构角度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政策效应,基于2003~2019年中国23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自贸区设立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自贸区设立对制造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显著增加了所在城市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并降低了制造业就业比重,由此促进了就业结构升级。机制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能够通过劳动力流动、产业升级和金融发展改变所在城市的就业结构。自贸区设立显著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重,降低非高技术制造业就业比重,但对非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同时,沿海城市设立自贸区能显著增加服务业就业比重并降低制造业就业比重,而内陆城市设立自贸区的就业效应不显著。空间效应分析表明,自贸区设立会显著减少邻近城市服务业就业比重,产生虹吸效应。文章结论对构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区域就业的引导性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