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25)
2023(4358)
2022(3887)
2021(3590)
2020(3240)
2019(7435)
2018(7665)
2017(15698)
2016(8252)
2015(9726)
2014(9698)
2013(9836)
2012(9341)
2011(8672)
2010(8770)
2009(8301)
2008(8219)
2007(7506)
2006(6887)
2005(6233)
作者
(25374)
(21046)
(20819)
(19775)
(13051)
(9839)
(9651)
(8141)
(7728)
(7460)
(6980)
(6790)
(6626)
(6526)
(6491)
(6378)
(6255)
(6139)
(6067)
(6029)
(5301)
(5104)
(5057)
(4761)
(4614)
(4573)
(4561)
(4520)
(4212)
(4163)
学科
(37465)
经济(37434)
方法(19868)
(19659)
贸易(19650)
管理(19426)
(19138)
(18878)
数学(17965)
数学方法(17867)
(13030)
企业(13030)
中国(11968)
(10612)
(7942)
(7546)
(7368)
(7154)
银行(7133)
(6942)
业经(6429)
关系(6369)
(6349)
出口(6347)
出口贸易(6347)
(6034)
金融(6034)
农业(5944)
地方(5453)
(5322)
机构
大学(131054)
学院(130101)
(61798)
经济(60787)
管理(47177)
研究(43380)
理学(40626)
理学院(40204)
管理学(39588)
管理学院(39369)
中国(33605)
(28111)
(26981)
科学(24106)
财经(22754)
(22077)
(21289)
(20611)
经济学(20145)
研究所(19766)
中心(18695)
业大(18669)
经济学院(18604)
(18594)
北京(17246)
农业(17162)
财经大学(16915)
(15876)
(15627)
师范(15469)
基金
项目(79028)
科学(61198)
研究(58201)
基金(57585)
(49759)
国家(49385)
科学基金(40899)
社会(37716)
社会科(35997)
社会科学(35987)
基金项目(30370)
(29453)
教育(27094)
(25135)
自然(24942)
资助(24649)
自然科(24335)
自然科学(24327)
自然科学基金(23900)
编号(23839)
成果(19892)
(18813)
重点(17513)
(17171)
教育部(16313)
课题(16056)
(15891)
国家社会(15854)
人文(15824)
科研(15263)
期刊
(65020)
经济(65020)
研究(41154)
中国(22185)
学报(19228)
(18713)
(18338)
管理(16582)
科学(16578)
大学(14926)
(14567)
学学(14171)
(13775)
金融(13775)
农业(13013)
国际(12540)
经济研究(12480)
财经(11219)
业经(11069)
问题(11052)
教育(10703)
技术(9714)
(9705)
商业(8141)
理论(7228)
(7108)
贸易(7108)
统计(6706)
世界(6587)
技术经济(6564)
共检索到195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喜和  
针对2007年第二季度至2012年期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异常波动的现象,文章利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比较分析了相关要素的影响方向和力度。结果表明:(1)国外产出缺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人民币升值是影响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2)比较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国外产出缺口始终处于正向影响,人民币升值具有较强的负向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较中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雷鸣  葛敬光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传染和溢出效应是当下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热点和核心问题,而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正在向纵深发展,在危机传染机制下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各种外部条件的冲击。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波及效应,文章基于开放经济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动态均衡模型并对中国经济波动特征进行了研究,模型引入了反映国际经济传导的两类关键冲击,即国际贸易条件冲击和国际融资利率冲击。参数校准后的数值模拟显示,开放经济模型能够较好地匹配我国实际经济的主要二阶距波动特征,进一步的波动性分解发现国际贸易条件冲击和国际融资利率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有很强的解释力。政府在开放经济框架下应该加强对经常账户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使得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走向纵深的背景下稳定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宇峰  邵朝对  
在成本传递和"部门转移效应"基础上,本文构建并检验了国际油价冲击对中国贸易条件的传导路径,同时利用VAR模型模拟了油价冲击的动态影响,最后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是否改变了油价对贸易条件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1)能源密集型产品与整体贸易条件的运动轨迹基本一致,先恶化后改善,最终收敛于0,但不管恶化还是改善,主要取决于外部因素的影响;(2)由于"部门转移"比较弱,非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贸易福利虽有所提高,但仍会导致失业和资本闲置,从而扼杀社会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3)全球金融危机强化了能源密集型产品与整体贸易条件的运动轨迹,但削弱了国外的"部门转移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羽珊   张鹏龙  
如何加强和推进南南合作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以1980—2020年53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探究贸易条件冲击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虽然同属于支出法GDP核算体系,但生产端GDP与支出端GDP在核算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时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条件不同;第二,支出端GDP核算方法与宏观调控政策可以更好地解释贸易条件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可将解释程度从已有文献的10%提升至40%;第三,发展中国家多采用加剧经济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无法起到熨平周期的作用,因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汇率稳定双重目标不能同时实现。本文从核算方法视角解释了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之间存在分歧的原因,为加强南南合作以期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楠玉  李静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食品价格波动的属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主要国内外冲击因素对食品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食品价格序列为非确定趋势过程,同时不具有农产品价格和CPI惯性波动属性,波动方差较大,易受冲击;(2)所考察的主要国内因素中,冲击效应最大的为中长期的农产品价格,其次为CPI以及中长期的货币供给,但是前期的食品价格对当期食品价格影响较小,而GDP增长率对食品价格影响不显著;(3)在外部因素中,主要为国际原油价格,其次为美国实际有效汇率和国际食品价格。特别是中长期的国际原油价格是影响食品价格最重要的外部冲击因素,而长期的美国实际有效汇率对食品价格冲击显著。最后,提出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文莉  陈丽丽  
本文借鉴Dornbusch(1987)模型,通过建立投资国-受资国-国际市场的三国框架,分析多国汇率冲击对跨国企业公司内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1)受资国汇率的单边波动对公司内贸易余额的影响取决于汇率的出口数量弹性、价格弹性以及母公司在跨国生产中附加值比重;(2)当投资国和受资国汇率均出现波动时,公司内贸易的综合汇率弹性等于"加权"的单边汇率弹性;(3)市场结构因素在决定汇率对公司内贸易传导效果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历次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的特征进行经验比较后发现:贸易波动的幅度均高于经济波动幅度,同时贸易收入弹性值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而危机冲击时期贸易收入弹性值呈现明显的"放大性"并有出现负值的可能。因此,贸易增速历来高于经济增速的事实,很难准确解释危机冲击下的贸易大幅度波动。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特征的演进规律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应从国际分工演进和国际贸易自身特点入手,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莉  丁晓松  伍晓光  
影响一国贸易条件的因素很多。除了熟知的供求层面因素外,货币及宏观经济运行特点等因素也可能引发价格贸易条件的长短期效应。运用新开放宏观一般均衡模型发现:(1)"货币的投放速度"可能引发一国价格贸易条件的短期波动,但不会影响长期价格贸易条件。而"货币供给的波动性"能够对一国长期价格贸易条件产生实质性影响,且跨期替代弹性的大小对传导程度和方向的作用不可忽视。(2)当外国的货币供给波动性加剧时,本国的长期贸易条件将得到改善。只是针对不同跨期替代弹性的经济体,其改善的程度有显著不同。(3)工资粘性不仅影响一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幅度,还影响调整周期的长短。一国的价格运行机制越接近弹性化,在面临货币冲击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本文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从1987~2006年,中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2)对贸易条件波动性分阶段考察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不管是整体贸易条件还是分类商品贸易条件,其波动性都是显著下降的。(3)中国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于低技术产品大的出口份额、中技术产品大的进口份额以及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均衡所造成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钰莹  王明利  石自忠  
本研究基于1995年1月至2018年3月中国鲜奶、奶粉进出口贸易月度数据,借助马尔可夫转换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考察奶产品贸易市场波动的状态转换特征,以及不确定性对贸易市场的冲击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鲜奶、奶粉进出口贸易市场存在3种转换状态,且目前均处于受不确定性冲击影响更大的状态3,即在大幅波动状态中运行;鲜奶市场状态间转换较为频繁,奶粉市场状态间转换相对较少;外部性是造成鲜奶、奶粉市场状态转换的主要原因。②中国鲜奶、奶粉贸易市场受不确定性冲击影响较大,持续时间长,并具有非对称性;当不确定性为主要影响因素时,影响持续时间基本在8个月以上;不同市场状态下,不确定性对鲜奶、奶粉贸易市场进出口量的作用方向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婷  庞东  
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实现的,本文在对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GDP波动0.2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婷  
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这个渠道实现的,本文在对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GDP波动0.2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戴翔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贸易冲击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发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但这种影响十分有限,解释力不足10%。本文认为,将危机冲击下贸易出现的暂时性"崩溃"视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脆弱性,将贸易波动可能引发经济波动的风险过分夸大,并由此主张转变中国外向型发展模式为内需主导型,是片面的、错误的。危机后继续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中国经济乃至区域协调发展,应是我们坚持的基本战略取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华  刘庆玉  
普雷维什提出的贸易条件概念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利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据对西方经济理论中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对贸易条件却有明显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本文从产业结构角度对我国今后的政策导向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月   田志宏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进程的加快,使得来自贸易市场的冲击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愈发明显。通过选取小麦、玉米、大豆和猪肉的月度数据,利用TVP-VAR模型分析了贸易条件变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贸易条件变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具有时变性和短期性特征,随着滞后期增加,冲击影响逐步减弱。第二,贸易条件冲击在不同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且冲击效应会因汇率制度和农业支持政策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状态。具体而言,在浮动汇率制度时期,贸易条件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小于固定汇率制度时期;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使得农产品价格与政府“托底”价格相关,进而减弱贸易条件的外部冲击。随着中国农业政策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贸易条件冲击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将逐渐增加。因此,政府应加快建立农产品价格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能力,并积极寻求措施避免贸易条件的异常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